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1~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并分析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讨论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问题,为平原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彰武县2006~2012年林业产值统计数据来分析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出彰武县5个不同时间段林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彰武县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产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因素,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彰武县2013~2017年林业产值进行发展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彰武县林业总产值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大,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最弱;在各产业内部,第一产业与花卉的关联度最大,第二产业与人造板制造关联度最大,第三产业与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的关联度最大;未来五年,彰武县林业第二产业将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2017年福建省、湖南省和辽宁省3个省份的县级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影响林业总产值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动态关联度模型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总产值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林地流转面积、林地保险面积和合作社数量对林业总产值的增加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林业第一产业和林业第二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林业第三产业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小。所以,为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业总产值增长以及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一方面应持续增加林地流转和林地保险面积,增加合作社数量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应延长林业第二产业产业链,夯实林业第一产业基础性地位,大力提升林业第三产业比例,促进林业总产值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黑龙江省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52010年间各时间段内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出以及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与三次产业产出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结构关联度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应该挖掘潜力发展林业第一产业、利用现代科技全面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木质林产品以其可再生性和对资源的恢复和再利用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特质,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拉动和提升作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其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预测后的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大,预测的结果也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发展非木质林产品产业来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实现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林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产业结构效应与战略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援引数据对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浙江林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浙江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总体之间的关系予以实证分析;再次,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浙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度及灰色发展决策,计算2005~2013年江西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关联度、灰色发展系数,预测各产业产值占比。研究表明:短期内江西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江西林业发展主导产业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业、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江西林业发展较多依赖于初级林产品,深加工不足;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将会成为未来江西省林业发展的有力带动产业。  相似文献   

8.
以"全面禁伐"政策实施为节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2009~2012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以及灰色加权模型,对林区林业产业次级产业综合发展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面禁伐"前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就较为缓慢,而随着"全面禁伐"政策的实施,该区域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将更加艰难。因此,提出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增强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优化与调整木质资源接续产业等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业产业结构对其总产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了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1999~2008年间林业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此阶段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变化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贡献和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且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产业产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的关联度最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了中国林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动态关联分析的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矢量夹角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稳定程度,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产业间及产业内部构成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在2010年和2012年呈现了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后,最终趋于稳定状态。同时,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排序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林业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逐年增加,应当在长期立足第一产业的同时,向周边地区转移第二产业,优先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1.
以产业发展能力和产值比重两个角度为着眼点,运用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类型进行识别,从新的角度为优化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寻找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分别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若干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参考数据,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析得出了林业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林区的主导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系统分析了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影响林业产业转型最显著的因素;多种经营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化水平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增长率和林业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下经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各因素协同作用等加快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颖  万志芳 《林业经济》2012,(11):102-104,115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2001~2010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来看,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基础好,第二、第三产业属于产业因素推动类型,产业结构处于优势地位,但第二产业不具备区域优势。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第二产业规模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林业大力发展营林业,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木材、林地、森林环境的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兴办林产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林、人造板、制材、木片、山野菜加工、采矿、森林旅游为主体的跨行业、多产业比较协调的产业框架,使林业产业在规模上和效益上都有新的突破.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产业与林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析制约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选取泰尔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31个省区2013—2018年期间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此提出了提高林业产业技术投入、强化林业产业间衔接与加强林业产业合理化监测和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林业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及林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明确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及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吉林省林业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吕盈 《林业经济》2012,(5):93-96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现代林业建设布局提供了基本依据。文章选取东北、内蒙古林业经济产业带为例,通过对林业三次产业占林业总产值比重变化的分析,以及该地区林业三次产业与林业的灰色关联度的分析,给出相应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黑龙江森工林区2018—2027年林业三次产业产值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此阶段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林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结果表明:2019年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将演变为"三、一、二"模式;林业第一产业中的林木育种和育苗、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业可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和管理。因此,提出优化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继续巩固发展林木育种和育苗、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这两个优势产业;推动加工制造业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方向转变;加强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