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中国品牌“小护士”,紧接着又在2004年1月28日收购了“羽西”,产品线一下子延伸到50元人民币以下。与欧莱雅迂回曲折降低产品线的做法相比,宝洁的降价措施显得直截了当。比如在2003年11月,宝洁推出零售价只有9.9元的200ml瓶装飘柔洗发水,而在此之前的价格是13.5元。  相似文献   

2.
韩磊 《走向世界》2011,(15):36-37
日化用品涨价传闻甚嚣尘上。各路媒体纷纷报道,从4月初开始,人们在购买日化品时要多掏腰包了!这其中包括了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集体涨价,涨幅为5%-15%。这一消息,让很多人便开始囤货。  相似文献   

3.
《现代乡镇》2004,(9):38-38
事实上,当宝洁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同时遭遇低潮的1998年,罗宏斐本人正在俄罗斯和卢布贬值较量。那年夏天,“卢布贬值,经济环境困难。从人员方面来讲,让外籍员工在那里生活和工作都非常困难;从品牌上讲,因为成本结构还没有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品牌上也不是很好。”“值得欣慰的是”罗宏斐最后留住了宝洁的员工,并且使宝洁  相似文献   

4.
润妍是宝洁旗下惟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日化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生产的惟一系列产品。润妍曾经被寄予厚望,视为宝洁全新的增长点,但今天,被普遍看好的润妍已全面停产.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5.
宝洁集团麾下的世界知名品牌汰溃、佳洁士、帮宝适等对我们来说耳熟能详,宝洁的品牌建设与管理,成为世界所有企业学习的楷模。本书总结了宝洁集团历经165年的品牌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更讲述了在宝洁集团成功后面鲜为人知的故事。该书是目前惟一经宝洁公司认定公开发表其品牌管理以及经营战略的图书。  相似文献   

6.
提起宝洁,就不能不提那句印刻在人们心坎上的“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广告语。在宝洁优质产品的背后,是什么成就了它在日化行业巨无霸的地位,宝洁的品牌营销秘密武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假若你拥有一项美白面膜的专利配方,你既想让这款面膜投入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美白带来的快乐,但苦于没有资金,并且不愿花太多精力在经营品牌或生意上,怎么办?或许你可以考虑和宝洁合作。”  相似文献   

8.
崔甜甜 《环球财经》2003,(11):58-59
在资生堂看来,目前中国的洗护用品市场缺少高端领袖品牌,而这正是它窥视宝洁、联合利华等品牌高端地位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从开始的甜蜜恋爱,到今天抽刀断水,宝洁在中国上演了一场清洗分销商的大戏。如今,好戏还没到结尾,胜负似乎已经露出端倪;而自1999年启动“宝洁分销商2005计划”开始,宝洁更是一路强权走来。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09,(3):78-78
随着美国消费者需求萎缩,不起眼的折扣优惠券正取代高调的广告攻势,逐渐成为美国一些大型零售品牌争夺的新阵地。 美国最大广告主宝洁(P&G)的顾客在向其竞争者——价格更低的“自有品牌”流失。为此,宝洁最近表示,“在有效的情况下,正将资金转投向能够创造更高价值的优惠券和消费者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1.
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久根 《特区经济》2005,(6):271-272
1.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某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对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来说,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性能和质量上,在满足顾客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的是差异化战略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不断创新。企业实施差异化营销可以从产品特征和式样两个方面着手。产品特征是指对产品基本功能给予补充的特点,在此方面实施最为成功的当数宝洁公司,以其洗发水产品来讲,飘柔消费者的购买目的无非是去头屑、柔顺、营养、护发、黑发,与其相适应,宝洁就推出相应的品牌海飞丝、潘婷、沙宣、润妍。产品式样是指产品给予购买者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营销是对需要满足的促进,需要无处不在.营销也无处不在。从宝洁的品牌营销。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斯沃琪的差异化营销,马狮的关系营销,到戴尔大规模开始定制营销,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营销创新成就了一个个品牌,一个个企业,并丰富了营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14年8月18日,宝洁进入中国刚好26年。这位领跑中国日化市场二十多年的日化巨人,如今站在了十字路口上。2014年8月1日,重掌宝洁帅印14个月后,宝洁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雷富礼(A.G.Lafley)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未来两年,宝洁公司将砍掉旗下半数品牌,数量高达90到100个,最终留下为宝洁贡献了95%利润的大约80个品牌。  相似文献   

14.
陈志宏 《上海经济》2010,(11):60-63
中国的日化产业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市场领域之一,时至今日,掌控日化市场的是宝洁、欧莱雅等跨国巨头,这些跨国日化集团大多拥有健全的金字塔型品牌组合,覆盖了从十几元到上千元几乎所有细分市场空间,一线城市百货公司专柜中几乎没有本土品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假若你拥有一项美白面膜的专利配方,你既想让这款面膜投入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美白带来的快乐.但苦于没有资金.并且不愿花太多精力在经营品牌或生意上.怎么办?或许你可以考虑和宝洁合作.”  相似文献   

16.
尽管欧莱雅稳坐世界化妆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在中国,它却始终无法超越宝洁,成为化妆品行业的老大。为了实现战胜宝洁的宏伟目标,欧莱雅正在很多方面向宝洁提出挑战,这一过程中,谁是赢家?请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谷俊 《东方经济》2003,(9):34-37
在国内,洗发水自宝洁公司独领风骚之后,先后由奥妮、丝宝发起挑战,植物一派退避三合之后,终端制胜笑傲江湖。但严格说来,这几个阶段的洗发水行业还是比较稳定的。从产品定位和层次来看,都属于同一阵线的短兵交接。自广东的好迪、拉芳异军突起之后,整个洗发水行业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国际化企业都必须走本土上道路,但本土化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自品牌为人们所认识后,品牌竞争就难以来息,据笔都观察,家电业中外品牌竞争大致分为三个时期,90年代以前是洋品牌的天下,90年代以后,中洋品牌各占半壁江山,但到90年代中后期,洋家电便基本销声匿迹,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现在,洋品牌又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假若你拥有一项美白面膜的专利配方,你既想让这款面膜投入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美白带来的快乐,但苦于没有资金,并且不愿花太多精力在经营品牌或生意上,怎么办?或许你可以考虑和宝洁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严莉 《西部大开发》2003,(10):44-45
近年来,洗发水市场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甚是热闹,诸如飘影、清逸、顺爽、拉芳、雨洁等全新的国产洗发水品牌,通过满天飞的广告,加之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明星们的卖力推荐,无不在消费者眼前混了个脸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