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贯串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且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有不同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已经经历了三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即 1979年至 1984年, 1985年至 1991年, 1992年至 1997年,以上三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都处于农产品结构性短缺阶段,市场需求指向性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非常明确,即增产那些最短缺、最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产品即可。但目前实行新一轮结构的调整与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自 1997年以…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和入世可能带来的冲击 ,现阶段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塑造我国农业产业优势。在我国 ,广大农村实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模式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经营方式本应由农民自主决定。但是 ,由于农业天然禀赋和农民素质等原因 ,农业活动往往带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保守性 ,而缺乏科学性、统筹性与前瞻性。同时 ,现行农业经营模式具有经营主体的个体性与经营设施、经营服务公享性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依靠农民自身是无法解决的 ,必须借助代表农民共…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农业在耕地面积净减少90万亩,农业劳动力转移100多万人的前提下,农业总产值仍增长了1倍多,农业综合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4倍,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对改善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周边地区大量农产品源源入市,使本市农产品市场告别短缺,并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此前提下,未来上海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支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5.
胡星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2):17-18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作为扎根农村、面向农业、服务于农民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更好地适应形势,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是当前经营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或信用社资金富余的地区,更应积极参与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一、提高认识,调整经营思路,树立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坚… 相似文献
6.
7.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一个关系跨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现实紧迫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后深入到泰和、遂川、永新、安福等县进行调查研究,现把调查情况综述如下:一、当前结构调整的三个“基本一致”从调查情况看,当... 相似文献
8.
9.
<正>2011年底,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全面分析了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11.
The Industries Assistance Commission came into existence in 1974. It extends to all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rural industries, the system of public scrutiny of advice regarding assistance.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ethos of the IAC's establishment. It discusses some criteria which are features of the IAC's operation, and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necessary for an effective public inquiry process. Finally, it com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AC to other policy objectives and other advisory instrumentalities.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tr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kibbutz settlements in Israel follow the investment policy, as set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 regression analysis, which was applied to data from 66 settlements, shows that the Ministry does direct the settlements to invest in approved projects financed by long term funds. 相似文献
13.
T. J. Hard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2,33(1):47-56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ole of farm management in ensuring compatibility of extension content with the motives and constraints of individual peasant farmers. It emphasises the need for a modicum of farm management expertis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from extension agent to farmer but questions the suitability of advanced farm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this purpose. It is argued that, if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farm management is to be realised, there is a need for an intermediate and appropriate farm managemen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主要农产品优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产品高产高效的追求和市场对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内在要求,使农产品必须具备基于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比较优势。该文提出了优势农产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从资源禀赋、品种构成、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11种主要农产品的优势,并就这些农产品如何培育成为优势产品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Secondo Tardit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7,38(3):407-422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talian agriculture in the EC, both in terms of net value added and of employment, has never been matched by a comparable impact on the CAP policymaking process. Mediterrane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particular have been less favoured by the overwhelming common policy instrument of product price support, which has also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y as a whole. The most relevant effects of the CAP are reviewed: the impact 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income transfer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n inter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An evaluation of CAP is then made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e likely perspective of present Italian farmers, a 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an overall perspective, including the interests of non EC countries and future generations. Lower and more balanced price support, together with higher concern for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especially in less favoured areas, are advocated. 相似文献
16.
以精准农业驱动农业现代化加速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6
[目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发展精准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推广精准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模式,加速我国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方法]文章认为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载体,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生产要素和技术支撑。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现行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精准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梳理国内外精准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形成了1S、3S和5S等3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结果](1)精准农业从技术上保障了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及时、定位、平衡,构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现代农业方式相比,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排放,是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农业遥感等3S空间信息技术是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农业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的基本路径,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精准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结论]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形成了空间基础设施、农业空间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有利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数字农业发展必然性的规律性认识,加强精准农业示范应用,加快构建数字农业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李应中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5):1-5
该文结合部分省市更新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要求,从市场经济、农业经济新阶段、农业经济新时期(工业化中期)与农业区划3阶段论述了新时期农业区划的特点,提出传统农业区划改进型、农村经济区划、农村发展区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20.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产面,农业生产总值还可以增加55.22%,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进一步分析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弹性系数为0.272,即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技术效率增加27.2%,增加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同时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地理条件相关性很大,农业技术效率因区域差别.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显著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远高于全国水平及中西部地区.为缩小区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距,建议各地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农支出水平,提高中西部地方财政农业科技支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