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以来,我国银信合作业务迅猛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货币信贷调控力度有所加大的背景下,银信合作又成为银行绕开信贷规模限制的有效渠道,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给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带来挑战。同时,作为新型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银信合作发展的轨迹,全面剖析了监管当局出台相关监管文件的出处和动因。在当前宏观及监管背景下,思考银信合作的基础,探究银信合作的新思路,寻找银信合作合理合规发展的新道路,解决日益严重的"影子银行"风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银信合作业务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信合作业务的飞速发展,监管正在逐步加强,这将对银行系统、信贷市场、债券市场等多个方面带来影响一、银信合作业务发展及规范(一)银信合作业务简介银信合作业务是信托业务中的一种特色业务形式。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银信合作业务  相似文献   

4.
《甘肃金融》2011,(1):5
2009年以来屡禁不止的围绕贷款规模,违规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转让等"影子银行"业务将成银监会2011年的监管重点。  相似文献   

5.
7月2日.各地银监局电话通知信托公司和银行,“即日起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决策层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即银行人民币理财资金对接信托业务,意在封堵银行信贷资产经信托公司平台转至资产负债表外的腾挪管道,避免今年全年7.5万亿元信贷规模控制目标陷入形同虚设的危险境地。然而,全面暂停仅是权宜之计,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堵不如疏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蒋萍  姚维斌 《云南金融》2011,(6Z):96-97
在监管层叫停银信合作逾月,相关产品大幅缩减之后,日前一份最新出炉的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合作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如一枚重磅炸弹再次炸开。这次《通知》的出台无疑是政府对中国金融业展开调整的强有力的体现,这次调整使得银行与信贷机构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不断更新自身体制,在改变中相互依存寻求新发展。但一切都仅仅是开始,在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后金融业的旋风将会更加猛烈。  相似文献   

7.
在监管层叫停银信合作逾月,相关产品大幅缩减之后,日前一份最新出炉的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合作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如一枚重磅炸弹再次炸开。这次《通知》的出台无疑是政府对中国金融业展开调整的强有力的体现,这次调整使得银行与信贷机构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不断更新自身体制,在改变中相互依存寻求新发展。但一切都仅仅是开始,在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后金融业的旋风将会更加猛烈。  相似文献   

8.
吴红丽 《中国外汇》2018,(20):67-69
转变传统银信合作通道类业务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主动管理类业务或将成为银信合作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各界普遍认为影子银行业中暗藏的系统性风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诱因之一,各国监管当局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动态的政策体系作为对危机的响应。银信合作,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我国监管当局的监管对象。本文将介绍银信合作业务的成因与发展,分析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并对银信合作业务的监管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甘肃金融》2011,(1):5-5
2009年以来屡禁不止的围绕贷款规模,违规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转让等“影子银行”业务将成银监会!2011年的监管重点.  相似文献   

11.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新规的主要特点早在2009年12月24日,中国银监会便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文。该文件对既有的信贷类银信合作的合作架构带来重大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综合经营步伐的临近和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其中与信托公司的战略合作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一方面,银信合作因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令机构兴奋着迷;另一方面,银信合作也因其市场基础的脆弱而令投资人疑虑胆怯。  相似文献   

13.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以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迅猛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关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挑战,以及其监管盲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从督促商业银行提高产品风险监管能力、改进监管手段和完善监管手段入手,对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银监会信托投资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定》的出台为商业银行进军信托业打开了大门,近几年商业银行掀起了入股信托公司的风潮。厘清银信合作的作用、商业银行通过何种方式进入信托业以及各种模式的利弊等问题对于促进银信合作的发展和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意义重大。一、可见的好处自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展合作以来,两者间的关系就不断拓宽和加深,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业务合作与创  相似文献   

15.
银信合作理财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监管部门全面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这意味着此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银信合作产品不久可能将在市场上绝迹。去年以来,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产品进行了大量的表内资产表外化的操作,成功实现了信贷的表内外"迁徙"。今年这类理财产品更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据普益财富统计,2009年9月末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还不足600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发行量已超过2500款,规模达2.8万亿元。尤其是今年二季度,银信合作业务逐月狂飙,发售产品总额达1.4万亿元,而同期人民币信贷投放总额也不过2万亿元左右。银信合作产品被叫停后,整个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将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家》2018,(1):12-12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对银信类业务进行规范。其中,要求信托公司在银信类业务中,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市、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行业。该《通知》共10条,分别从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双方规范银信类业务,并提出加强银信类业务监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白琳 《中国外汇》2011,(16):29-31
金融机构为了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用最少的资金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踩着政策底线,绕开监管开展业务,应对监管机构的措施则是"见招拆招"。2010年银信合作被叫停的阴影还未散尽,近期国内关于"影子银行"的讨论一时间甚嚣尘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第一款银信合作产品问世以来,短短几年,银信合作市场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庞大。早期的银信合作基本上源于证券市场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2008年证券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银信合作的重点转移到信贷类产品上来。银信合作的方式和投资的领域也更加多样和广泛,以信贷为主,结合股权等权益投资稆受益权分层设计,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事业投资等领域大战拳脚。  相似文献   

19.
《信托法》实施后,银信合作成为一种不断推出金融产品的重要渠道,在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下,通过合作发挥资金、信息、网络等功能,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参与各方多赢,也为金融业多元化经营和应对“WTO”冲击做出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当前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现状、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主要形式以及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法律关系的分析,就当前通道式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对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银行业及信托业发展、投资者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提出了通过堵、疏结合的规范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