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改革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国有经济的市场化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坚持公共部门的公益性与利用市场运作相结合。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之后,居民的收入公平分配已经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成就举世瞩目,并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方面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十大“宝贵经验”,其中“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是宝贵经验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有关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原则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防工业(人民军工)先后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走过不同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兵民一致、兵民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时期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因此,收入分配原则既要反映效率,又要体现公平。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实现效率公平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激发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钢花  吴俊 《生产力研究》2013,(3):1-6,20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模式"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卓越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中国改革的经验和理论总结,不仅证明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富有效率的社会,也是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效率和公平可具体化为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效率和公平,要坚持以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并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的增进。  相似文献   

8.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为第一阶段,主要特征是冲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体制性障碍,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至今为第二个阶段,主要特征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路问题的探索,贯穿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其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通过走增量带动存量、局部带动整体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实现了促进改革与维护稳定的有效兼顾,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畅通内外经济循环,优化中国经济运行机理,多次创业创新创富浪潮孕育兴起,居民就业和收入极大改观.进入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深化各项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关收入分配的争论越来越多,涉及到怎么评价我们的改革成就。发展还是不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是否正确?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不是应该坚持?本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短短的三十五年里,我们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归根到底,是由于坚持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切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路线。正是在这个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探索到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建设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在实现社会稳定、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纯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渐进式改革到攻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对外开放是局部开放到全局开放,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从三高发展到统筹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在传统利益调节机制失灵和新利益调节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大困境: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平等,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信任,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稳定。因此,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内涵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公平,而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利益调节机制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其关键在于国家治理结构的调适促成强大的利益整合能力、再分配能力与市场规制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利益调节机制。当前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聚焦,其意义绝不仅在于一系列浮在表面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是整个改革和发展路径的重大变化,即在解决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的同时,必须更关注解决生产力发展标准问题,在市场化改革中"将社会带回来",以此促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平,让国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东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这30年,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开放中迅速崛起,在改革中率先突破,从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省份一跃成为当今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5.
30年来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排头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市场化取向,大胆实践,积极创新,采取渐进方式实现了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的基本转变,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伟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原则和方式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抽象的,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公平正义的权利结构和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一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权利分布及收入分配状态,以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向.实现共享发展,对于抑制和缩小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道路选择应该是以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共享式发展来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矛盾,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神州大地处处呈现出活力进发、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经济、政沿、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这些成就和经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总结、思考、分析、体味和评价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无疑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为此,我刊从2008年4月起开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共同走过"专栏,诚邀我国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畅谈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神州大地处处呈现出活力迸发、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这些成就和经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总结、思考、分析、体味和评价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无疑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为此,我刊从2008年4月起开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共同走过"专栏,诚邀我国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畅谈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改革30年来,中国经济运行走着一条由支薪制或工资制经济走向收入与产权分享制经济的路子。本文提出,分配制改革的方向是淘汰工资制经济,全面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以利益分享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的原则,从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走向社会公平、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对既有经济理论和体制反思、质疑的过程,又是一个经济理论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自由主义学说对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对政府失灵的认识逐渐深入人心,公用事业市场化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并在缓解财政压力、满足公用事业需求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同时也产生了效率与社会责任的冲突、腐败滋生、私人垄断、民主被削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从过于依赖政府这一极端,走向了过于依赖市场的另一个极端,将一些社会职能不适当地让渡给了市场。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否定市场化方向,而是政府必须设计、组织和管理整个过程,并承担起事后监管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