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6年7~8月南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明、南平、龙岩地区512个样本农户的微观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林地转入户资源禀赋、经营方式对其林地流入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平均边际效应测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资源禀赋中林地面积、林业劳动力数量、社会关系均正向显著影响农户林地流入行为,家庭总收入负向显著影响农户林地流入行为;第二,经营方式中营林形式、单位面积资金投入对其林地流入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增长"和"农户增收"双重目标,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政府应通过加快林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鼓励"联户经营+集约化"经营方式、培育中青年林业经营主体及引导木材市场价格健康有序发展等方式来推进林地流转进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辽宁省11个县(市)409户林农的抽样调查数据,针对农户的林地流转行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农户综合流转模型、流入模型与流出模型3种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分别对其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承包地面积、流转期限、林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林地流入和流出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林收入、是否拥有林业技术、交通条件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是否有林业收入、林龄、对林改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林地流转服务中心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户林地流转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西省30个县抽样调查228个有效样本的数据,对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林地流转行为与各个自变量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承包年限、林业经营风险、林改前的经营方式、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林业投入和林业收入增加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上影响农户对林地流转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480位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Probit模型,识别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以及林地流转年限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户主文化程度、林地块数、是否拥有林权证、林地流转政府支持度、林地流转程序便利度、是否参加林业合作组织、林地价格以及林地流转模式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16年浙江省6个县(市)39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林地流入、流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中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数量、农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对农户流入及流出林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干群关系仅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村民的信任程度对流入、流出林地的影响均不显著。另外,户主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比、林地地块数、用材林及经济林面积占比、对当地林地流转价格和流转政策的满意度等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西省10个林区县50个村庄50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集体林区区位因素和林地禀赋对农户选择林业经营模式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在区位条件中,乡村通达度、村经济水平和人口集聚度对农户选择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在林地禀赋中,林地细碎化对农户选择联户经营具有正向影响,用材林面积、竹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对农户参与股份合作经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政策制度等对农户选择林业经营模式行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东、浙江、安徽三省的农户调查,考虑林业生产行为的权能匹配,从组织林业生产的交易频率和农户林业依赖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林地流转意愿,进而分树种实证检验了农户林地转入与转出的推理。林业生产周期越长、对林业依赖度越高,农户林地转出的意愿越低;对轮伐期较长的杉木与松木,提升农户行为能力的金融服务抑制了林地转出意愿;而果树、桉树与毛竹组织生产的频率较高,农户家庭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对流转意愿影响更显著。推动林地规模经营需要考虑树种经营特征与林地功能变迁,差异化引导林地流转或经营合作。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农户行为能力角度,从排他能力、交易能力和处置能力3个方面考察林地流转意愿及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10县(市)25镇(街道)50村506户农户调研样本数据,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林地流转意愿和流转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单方程Probit模型对林地流入和流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排他能力中承包合同的签订能显著激励流入、流出行为的发生;稳定的承包权能减少农户因害怕无法继续承包而大量流入林地,促进有序合理的流转;林业经营收入和林业补贴收入的强排他能力分别对农户流转行为产生显著的激励和抑制作用;交易能力对林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处置能力对流转行为产生显著负相效应;农户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均对林地流转、林地流入和林地流出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0年对北京市58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为教育水平、林地面积、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现在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等,且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完善林地林木的流转政策,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合作组织的服务质量,扩大合作组织的服务范围;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来源等促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户家庭主要劳动成员就业形态的分析对农户进行分类,采用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行为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影响农户林地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结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都存在差异,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的林地技术效率最高;第二,林业主要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家庭劳动力数量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出务工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类型对林地技术效率影响显著;第三,林地质量和距离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地块数对林地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因此,得到政策启示: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占据未来西部地区林地经营主体重要的位置;农户兼业化和从事林业生产的“半工半林、男工女林”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农户林地未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实证角度论证了农户未流转行为的三方面关系。其中,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所得出的结果显示林地经营规模影响农户对林地的需求,但不影响农户对林地的供给,且与农户的未流入行为为非线性关系;资金状况显著影响农户的未流入行为,而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并不显著影响农户的未流出行为;林业服务状况对未流入和未流出行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为促进林地的流转应主要解决好资金和服务体系建设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福建省典型样本村的跟踪调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间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差异较为明显;变动差异主要来源于劳动力和资金因素;林业经营预期和砍伐限额制度对农户林地经营规模变动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扶持;鼓励林权流转,创新林业经营体系;优化砍伐限额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丰富与贫困聚集并存,且"均山"改革下的林地细碎化又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而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贫困缓解却存在树种依赖。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监测数据,在分树种测算农户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将林地流转引发的效率变化对农户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的绝对减贫效应和相对减贫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林地生产效率较低且不同农户间的效率差异明显;经营杉木与松木的农户通过林地流转能够实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缓解,但对经营果树而言,生产效率更高的农户从林地流转中获益更多,形成相对剥夺,农户间相对贫困加剧;毛竹经营不存在规模依赖,林地流转也不存在减贫效应。林地流转的政策鼓励需要考虑利益导向,同时关注村庄内部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新型林地经营模式,林农作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探索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对深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浙江、福建、江西3省(区)678户林农的调研数据,剖析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选择逻辑和行为特征,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面积越大的林农更不会选择合作经营和流转经营,地块数量越多的林农更趋向于选择流转经营;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不同文化程度水平林农以及不同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由此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效率提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地流转不仅是我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对浙江省4个县(市、区)228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了DID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流入对农户人均林业收入、林业收入占比和人均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林地流出对林业收入占比存在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全面确权到户后,农户家庭林业经营支出直接关系到全面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辽宁、甘肃、陕西、江西、湖南、福建和云南等7个省3500户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和家庭、林地状况和政策3个方面的12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户获得各类补贴总金额、家中是否存在林权纠纷、是否参加联户经营、家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占家庭总林地的比例、农户留守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可用于林业投入的总资金、林地块数等8个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确权到户工作、建立产权保护制度、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简化并宣传采伐指标申请制度、加强补贴扶持力度以及扩大林业科技服务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对林地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方法: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建立林地流转中双方利益博弈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户总预期收益函数构建林地流转双方决策行为博弈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结果:当同时存在一组满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林业经营收益最大的劳动、资金和林地投入时,双方共同认可的流转租金价格为流转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实现(流转,流转)的策略,流转行为得以发生。研究结论:现实中通常会存在一些因素制约林地流转中均衡策略的选择,政府等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均衡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以使林地流转均衡策略得以发生,达到促进林地流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结构变化促使农林业农户劳动力发生转移,对林地流转造成一定影响。采用IV-Probit模型及估计方法,分析了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迁移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情况抑制了林地转入,但却促进了林地转出。希望通过分析,实现非农就业转移稳定、长期、有效发展,推动农户间林地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和土地产权稳定性三维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林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机理和三重效应(保证效应、收益效应和交易效应),进而对福建省三大林区进行调研,利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事实稳定、法律稳定和感知稳定3个维度实证林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法律和感知层面的产权稳定性对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具有重要激励作用;产权稳定性促进了农户对林业基础设施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林地经营面积、村庄经济对林业基础设施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产权稳定性对营林面积大的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影响大于对小规模营林农户的影响。因此,在林权深化改革工作中未确权的要尽快落实,已确权的要强化产权保护和管理;加大法律法规和林改政策的宣传力度,重视农户对产权的主观感知;鼓励林地流转,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规模化经营;完善配套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江西省集体林区的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家庭收入结构差异化的角度分析了农户林地流转行为。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户主性别、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收入水平等家庭结构特征因素对农户林地转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农户对林业经营风险的态度及家庭收入结构因素对农户林地转入有显著影响。户主为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的农户趋向于转出林地,户主文化程度高、认为林业经营风险低的农户趋向于转入林地。家庭收入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农户,其林地转出量高于其他收入结构的农户,而其林地转入量却低于其他收入结构的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