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侯作前 《旅游学刊》2012,27(11):3-5
权利本位—国家义务的对应结构,是现代社会国家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结构模式.不仅宪法这样的根本大法要贯彻和体现权利本位并对应国家义务,部门法、行业法也是如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旅游法(草案)》,就比较好地贯彻了权利本位—国家义务的对应思想,成为此次立法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民权利实现与保障的旅游法构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旅游产业性质认识的突破和跨越,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融入国家战略体系,但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还没有旅游基本法,这与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极不相称。为此,笔者就我国旅游立法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略论旅游法的立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坚 《旅游学刊》2011,26(2):9-10
一部好的、可持续的法律,其立法宗旨至为重要。早几年的立法凡涉及行政管理的,多考虑如何实现及保障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旅游学刊》2011,(7):43-43
5月26日至27日,旅游法起草组在北京召开旅游法立法研讨会,就国内外旅游立法现状及趋势、旅游业监管体制、旅游者权利义务、旅游规划和旅游民事关系特殊性等相关情况和旅游立法的重点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一、旅游法立法必要性尘埃落定改革开放30余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矛盾问题也日益显现。旅游业发展方式粗放、  相似文献   

6.
旅游立法是老话题,其艰难征程中的问题亦由来已久。问题久而不决,原因何在,当然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吕方园  郭萍 《旅游学刊》2014,29(10):108-115
邮轮霸船已成为邮轮旅游发展之实质障碍,在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生效之后,将邮轮霸船行为置于《旅游法》框架下进行考量确为解决问题之良策。首先明确邮轮公司与旅客各自的法律定位,邮轮旅客身份发生了从旅客到消费者再到不轨旅客的嬗变,将邮轮公司定性为《旅游法》下的履行辅助人则更为恰当,并厘清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而分析邮轮霸船中不轨旅客因违反法定义务而对邮轮公司法定权利的践踏与公共秩序安全的危害。为此,邮轮霸船问题的有效解决亟须确立疏堵并举的法治化治理理念,严格执法,并以倒逼的方式来培养旅客的规则意识,同时,需要通过域外旅游纠纷裁决制度的本土化构建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谈论国家层面的旅游立法,要考虑的问题具有多向延伸的特点。立法的大环境已然改变,对立法的前提条件和构成要素的认知亦不能再因循既往,而是需要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找准法律定位,确立法律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传统的旅游行政治理体系进行总结,并从我国旅游行政治理的主体和客体、职能目标和理念、手段和内容等结构层次,对《旅游法》实施后的旅游行政治理体系的变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法》推动了旅游行政治理主体和客体的扩大化;引导治理理念转向服务、公平、可持续发展导向;强化法律手段,且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了治理内容。研究据此提出了《旅游法》推进实施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债权相对性原则在债法领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提出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重大挑战,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旅游合同纠纷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立法予以明确规制。文章基于旅游合同视角,从国内外立法对旅游合同内涵及外延界定入手,分析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理论基础及立法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违约案例分析研判,从4个方面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论证债权作为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具有不可侵性,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最后,对在我国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进行旅游立法展望,提出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可以尝试协调理论上的债权相对性与不可侵性,明确侵害债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以及将旅游合同中的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纳入正在制定的"旅游基本法"范畴,使其作为侵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相对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1.
论旅游权利应是旅游立法的宗旨和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立法的核心问题是明确立法精神和价值取向。由此出发,旅游立法的根本宗旨只可能是指向公民旅游权利的实现和旅游权益的保障,而不应当是为了调整部门权力关系和商业机构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旅游合同立法模式选择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凡哲 《旅游学刊》2008,23(5):79-84
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旅游合同立法体例模式及其具体内容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旅游合同不同立法体例选择的内在根源.探讨了中国旅游合同立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可供选择的路径,认为将旅游合同立法置于<合同法>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马晓京 《旅游学刊》2000,15(5):50-54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Kenya is an important tourist destination in Africa accounting for over 6% of the total international tourist arrivals to the continent.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Kenya's tourism industry has been experiencing problems of poor performance and continuing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arrival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s tourism product vis‐a‐vis the changing trends in global tourism market demands. It is argued that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recent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relates to the nature of the country's tourism product. Over the years, Kenya has been offering a limited tourism product that is based on beach and wildlife tourism. Also, the marketing of Kenya mainly depends on overseas tour operators who mainly sell inclusive tour packages. Thus, the form of tourism product that is offered by Kenya has not responded to the recent changes and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demands. Post‐modern tourists, particularly touris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becoming aware of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mass tourism and are increasingly looking for alternative tourism products that provide a deeper and more meaningful experience. Thus, if Kenya is to rejuvenate its tourism industry there is need for the country to provide a diverse alternative tourism product which is more appealing to the post‐modern tourist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arts with an overview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While highlighting much of the government initiative which makes progress possible, it tries to pinpoint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China faces. It is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ism, which can be found in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solutions will come mainly from the inside, and one can see efforts being made by policy‐makers and the front‐line people, but it is believed that overseas professionals have a positive role to play, as they have done in China's hospitality industry in the past.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对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学刊》的相关文献数字 ,以及对其办刊方针和审稿制度的解析 ,阐述了期刊文献对旅游研究选题、研究水准、研究方法的导向作用 ;对研究型人才的发掘培养与催化作用 ,以及对教学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游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旅游地理研究的实践性,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实践需求的过程中,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呈现出研究领域、方法和应用的新特征。本文围绕旅游规划、旅游资源、旅游大数据和旅游实验方法等进行总结与展望,认为:(1)旅游规划是透视旅游地理研究发展的重要视角,旅游规划的知识域主要包括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旅游业与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2)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面临文旅资源保护和整合利用的重大现实需求,为旅游地理研究带来了文旅资源的内涵与分类评价、普查信息集成与应用、普查技术与组织方式等新命题;(3)大数据背景下要求旅游地理探寻新科学问题,重点要关注大数据旅游统计测量模型和指标规则的规范,数据伦理与信息茧房,大数据旅游现象的地理效应和相关空间格局等研究;(4)实验研究方法在认识论层面从描述走向解释预测,在方法论层面从调查走向直接测量,为认识和理解旅游情境下人地关系的核心科学问题提供了“科学化”的研究路径。因此,面对新时代战略要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地理学应加强产业实践、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研究,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龙江智 《旅游学刊》2005,20(1):21-26
自从马里奥蒂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迄今已近百年,学术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依然呈现“诸家学说,百花齐放”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旅游学科的建构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途径来理解旅游的本质,并由此认为旅游研究应采纳从心理学视角进去,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视角出来。整个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旅游体验。也就是说,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最后,本文以此为根基,构筑了旅游学科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及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淑华  沙润 《旅游学刊》2006,21(9):54-58
从混沌理论哲学观,对旅游学混沌态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前科学阶段"混沌态和"内在随机性"混沌态,认为旅游学的"内在随机性"决定了旅游学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从混沌学的"初值敏感性"理论,阐明了旅游研究应以游客为初始路径的观点.根据混沌理论,确定了体验和服务是旅游系统的两个奇异吸引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旅游系统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由体验维、服务维、影响维和信息、技术维等4个维度构成的旅游学科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2001~2012年间中国两岸四地作者旅游类国际期刊论文的检索和统计,分析发现:(1)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总量呈增长趋势,且大陆的增幅尤为明显;(2)中国大陆作者独立发表的论文数量、大陆学术机构的贡献度及论文被引频次较低;(3)通过对不同时期两岸四地论文的关键词分析提取出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发现,中国作者的旅游研究总体从宏观转向微观,由预测、规划转向动机、满意度研究,其中,大陆和港澳台的研究各偏重于不同的方向。文章还从《旅游学刊》文章被国际期刊论文引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陆学者正在以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的方式合作发表论文并引用中文旅游学术期刊文章,从而使之产生一定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国内外核心期刊的分析,研究近10年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旅游学术共同体尤其是大陆学者提升其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