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尔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中国造”是人们前几年最熟悉的广告词,而如今的海尔不但有中国造,而且有“美国造”、“意大利造”。2001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达到602亿元人民币,海外营业额占到14%,其中海外机构实现营业额7.3亿美元,从中国直接出口创汇4.2亿美,一年的海外市场贡献率达到11.5亿美元。海尔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构成1.市场进入战略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海尔CEO张瑞敏认为,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欧洲人对中…  相似文献   

3.
海尔集团是中国家电第一名牌,1999 年实现国内外营业额26 8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215亿元,出口创汇1.3 8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倍。15年来,海尔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1.6%。 据美国权威的《家电》杂志公布的统计数据,在全世界家电企业中,海尔的增长速度名列榜首。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企业排名,海尔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企业。 一、海尔的国际化 海尔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海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尔的国际化是手段,它要求海尔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际标准;国际化的海尔是…  相似文献   

4.
1999年以前,海尔在企业内部实行的是OEC(Overall every controll and clear)管理法,海尔把它提炼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1999年伊始,海尔集团确立了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针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内部市场链,发挥员工的源头作用,整合市场资源,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创立国际驰名的海尔品牌。”这里“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一项战略决策,“强化内部市场链”是为保证国际化战略目标实现的企业内部机制。这是海尔在OEC管理法的基础之上又一次管理 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采访海尔,是早就有的想法。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已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1999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球化战略,使海尔2000年全球营业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连续16年以8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度地向世界500强的目标挺进。2000年业绩的取得,用张瑞敏总裁的话说,就是对市场链流程的再造与创新,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说明海尔物流对海尔集团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原本就听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沈绍基说,海尔物流是“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这下…  相似文献   

6.
一、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海尔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9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  相似文献   

7.
海尔的蓝海     
海尔是海,是一片蓝海。海尔起源于冰箱,通过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发展壮大起来。海尔的管理从抓质量到精细化,进而抓“市场链”,为业界、为中国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8.
“4年前甚至没有人能够拼出海尔的英文名称”,57岁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总裁迈克先生说,“而现在,美国的家电零售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迈克的这句话,大概是对海尔发展能力的最贴切描述。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计算,海尔集团2004年度的营业收入为1016.289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意味着海尔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根据《财富》2005年世界500强名单,榜尾公司2005年收入为108.272亿美元。海尔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折合美元超过120亿,超越了200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线。显然,海尔进入世界500强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9.
余博 《企业活力》2005,(11):12-13
<正>2004年海尔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122亿美元,“已成定局”的世界500强梦最终以2亿美元之差而未能成真。而最近海尔谋求并购美泰则又表明海尔已经基本否决自己沾沾自喜的国际化成长模式。剖析海尔成长的战略,不难发现海尔目前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曾经风光无限的海尔正经历成长的烦恼。一、海尔成长的烦恼海尔巨大的成就不容质疑和令人鼓舞,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海尔的成长战略并非完美。从目前海尔的情况来看,海尔成长已经尽显疲态,试水并购国际化便是最好的明证。  相似文献   

10.
海尔和格兰仕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两家企业。在经营策略上,他们各走极端:海尔是中国最具品牌意识、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格兰仕则以低成本制造取胜,而且将其运用得极为彻底。无论它们的模式有什么不同,重要的是它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在2000年中国家电出口排行榜上,海尔名列第一,格兰仕则紧随其后;在销售额的排行榜上,海尔以406亿元高居榜首,格兰仕也以56亿元位居第七。问题是,为什么看来截然相反的企业战略,一个强调品牌,一个宁愿“贴牌”,一个专营一业,一个多元扩展,却都能获得成功? 海尔和格兰仕选择了今天…  相似文献   

11.
古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两年前,本报关于“海尔扩张之路”的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海尔吃休克鱼的案例被搬上了哈佛的课堂,海尔低成本扩张步元化经营的经验为众多企业所效仿。两年后的今天,本报记者再次到海尔采访,与海尔人共同探讨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高兴地看到,从去年海尔的国际化开始,先行一步的海尔正在步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阶段。在我国即将力,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步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市场进一步一体化的今天,总结、研究海尔各施国际化战略的新鲜经验,相信能给更…  相似文献   

12.
<正>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尔集团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知识产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海尔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海尔创新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在“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经济就是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是中国 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尔10多年来的企业国际化道路 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国际化理念形成、市场 进入战略、本土化战略和企业四大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对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海尔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海尔跨国际化的主要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尔10多年来的企业国际化道路形成的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国际化理念形成、市场进入战略、本土化战略和企业四大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海尔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海尔跨国际化的主要路径可分为  相似文献   

15.
海尔文化是如何创造海尔神话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神话:在短短15年内,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发展为年国内外营业总额268亿元,创汇达1.38亿美元,品牌价值达265亿元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创造了15年年平均增长81.6%的惊  相似文献   

16.
陈静 《中外管理》2005,(4):38-40
2004年12月8日,联想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标志着联想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的第一步。而早在1998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就已开始了其全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骤。二者在国际化战略的背景、模式和国际化的风险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海尔列95位,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2005午8月,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联合调查推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海尔名列首位;2005年中国名牌战略委员会推出的3个“中国世界名牌”,其中就有海尔;海尔品牌价值已经连续4年居全国品牌首位,2005年海尔品牌价值达702亿元,高出第2名222亿元;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全球200个品牌,海尔在我国6个入围的企业中,再次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2008,(11):22-26
海尔集团公司在先后实施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战略阶段。海尔的目标是创全球化品牌,全球化的本质是本土化,就是让海尔品牌在全球的每一个市场都成为本土化品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创业初期就提出了“国门之内无品牌”的观念。后来根据中央“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走出去”——产品走出去,出国创牌;  相似文献   

19.
由简单的商品竞争进入到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是中国市场经济走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从市场竞争趋势看,国内品牌竞争将集中在名牌之间展开。可是究竟何谓名牌?名牌产品应该具备哪些属性?“海尔”作为中国家电的第一品牌,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对“名牌”给予了独特的诠释。海尔品牌自问世以来,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如今,海尔品牌已几乎涵盖所有家电产品,被称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其品牌价值1998年达到192亿元人民币。从海尔身上,可以看到许多名牌产品具有的属性。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海尔的战略是“先难后易”,即先在发达国家创出名…  相似文献   

20.
杨多旺 《企业天地》2003,(2):45-45,41
海尔集团经过17年的发展,已从一个亏损上百万元的集体小企业发展成为年营业额600多亿元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其管理实践经历了OEC管理(即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管理法)、“吃休克鱼”方式的企业重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三个阶段。尤其以第三阶段最引人瞩目,给企业界很大启示。流程关系不是行政关系而是市场关系海尔业务流程再造的切入点是“市场链”。所谓“市场链”是指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集团的宏观调控下,把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制(即纵向依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