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3,(15):76-76
为了解决思维上的两难局面,富兰克林有着自己的方法:"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分成两大列,一边写上‘正’,一边写上‘反’。然后,在三四天的考虑过程中,我再简短地罗列出我在不同时间想到的各种不同的动机,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意见。待我用这种方法将所有这些意见列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努力‘掂量’各自的重要性;如果我发现,正反两列各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在安徽合肥见到蔡立同志时.他对我说,还有一年时间他就要退休了,现在是在“站好最后一班岗”。这让我有点意外。老蔡是位事业心极强的实干家,工作上、生活上,总是那样朝气蓬勃,活力充沛,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表现出很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座票     
陈思 《中国高新区》2008,(3):107-107
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相似文献   

4.
《老区建设》2010,(9):63-63
美人效应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报到都市报,又从都市报回到企业报,无论置身在什么形式的媒体圈子,我都依然发觉,以"新闻"冠名的各种文字组合都在各自的视线领域里,对精神和信仰的价值进行坚守,对美和洁进行捍卫,都清晰地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和立场.作为一个职业的新闻人,我从来就认为,新闻绝不应该成为一潭死水,"他"本身所具备的消费属性就决定了"他"在阅读受众中所承担的巨大责任.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功能     
唐仲  吴巍丽 《魅力中国》2014,(4):129-129
说到音乐,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走在路上随时都可听到的音像店里的音乐,又或者是电视、网络、广播上听到的那都是围绕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音乐。但是要问音乐是什么?好像又不能很好的用语言来描述出来。什么叫音乐?什么类型的才是音乐?什么类型的才不算音乐?笔者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当然对于音乐的看法也不一样,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像非洲土著民族的音乐,又或者谭盾《地图》中的纸音乐,  相似文献   

7.
39年前,曾宪梓踏足香港。从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无论将来环境如何恶劣,都必须正直做人,勤俭创业”的训条。在这之后的奋斗生涯中,他用顽强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成功缔造了不同凡响的“金利来”王国。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作家     
张炜 《走向世界》2011,(1):96-96
有一位战争时期的作家,自幼聪颖过人,酷爱文学。他同时要为一个理想奋斗终生,所以参加了队伍,边打仗边写作。这个作家一直让我尊重和崇敬。有很多人的写作都在模仿这位作家,我更是如此。他的作品,我每一个宇都读过,这份景仰无以言表。现在好多人一读到那个时期的文学,就要先有几分轻薄。  相似文献   

9.
一下飞机,就驱车直达北京西三环南路最高一座24层白色大楼。下车时,正巧在大楼前碰上了我要采访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总经理周江先生,他也正从车上走下,免不了一阵寒暄,周总说,他一接到我从上海来的电话,马上赶来了。我们边说边向他的公司走去。他的办公室布置得简洁而典雅。曲尺形的办公桌上满满地堆放着文件,一张会客用的沙发,茶几上一盆盛开的鲜花,临窗有一棵常绿的阔叶植物,墙上的镜框里是王  相似文献   

10.
一天夜间,平山县温塘乡楼牛岗村的农民盖忠在房里睡觉,被院中声响警醒。他很快起床,从窗户眼里往外看,发现院内站着一个人,他认为这人是贼,就拿起一根大擀面杖,开门走到院里,边走边高声大喊:“快来人捉贼!有贼来到了我家!”那人一见有人出屋,便爬上梯子上房,跳到墙头上,又跳到院外逃走了。盖忠急忙开了门,追到院外,把那人抓住了。  相似文献   

11.
江欣洋 《魅力中国》2011,(2):271-271
中国自有钢琴以来,至今为止,已产生了无数的钢琴大家,以及为大家们所创作的许许多多的作品。作为西洋产物的钢琴,若要演奏中国音乐,则无论从音乐结构或是音域上,都需特别处理。而中国的钢琴作品也确实有别于西方。中华音乐内容之深邃,意境之广袤,仍需每一个音乐人的努力研究、努力学习、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清泉 《发展》2012,(8):54-56
1990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的一位负责同志交给我一个任务——找贺绿汀同志谈心,希望他不要坚持在一个音乐刊物上发表他在音乐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稿改写的文章。而且叮嘱我:这个工作要做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千万不要引起贺老的反感。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身体原因,贺老未能应邀参加中国音协的“音乐思想座谈会”,他草拟了一个书面发言稿,请李焕之代为宣读。后来,他又将这个发言加以充实寄给了《音乐艺术》杂志。该刊编辑部认真研读了他的文章后,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可能影响音乐界的团结,便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主管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  相似文献   

13.
流沙 《西部人》2005,(2):11
孩子两周岁了,该不该让他上幼儿园,权衡了许久无法定夺。我在纸上写了上与不上幼儿园的种种理由:假如上,他年龄太小,大小便无法自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他会不停地哭。假如不上,他仍然会怕陌生人,不和同龄人玩,不说普通话,无端撒娇……我无法取舍。于是,我不快乐。和同事说起孩子,同事说:“孩子啊,不能太宠爱了,要爱只能爱在心底,我的儿子,十八个月就上幼儿园了。”于是,定下来,让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教室里已成为哭的海洋,所有的孩子都在哭。我和许多家长躲在教室的外面看,儿子也在哭,无助而无望地哭。此刻,他…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09,(4):158-158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的一个贫农家庭,家境十分贫困。 小时,齐白石特别喜欢画画,可是家里连一张纸都买不起,他便用废账簿和别人用过的纸练习,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他从不间断地练习画画。  相似文献   

15.
回忆爷爷     
爷爷离开我们都快二十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时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好多事情仿佛就在昨天。从我记事时起,我就经常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也特疼爱我,每到傍晚掌灯时分,奶奶在厨房做饭,我和妹妹就围坐在饭桌旁,要爷爷给我们讲故事,或猜谜语,爷爷总是笑呵呵地边抽他的黄烟,边给我们讲故事,讲的多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类,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还讲一些神话故事,我们既怕又想听。时间长了,爷爷的故事讲完了,有时就重复老故事,这时我们就抗议“我们要听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没家的感觉     
如果你对一个富裕国家的小学生说“你画一张‘家’的图画给我看看好吗?”他会毫不犹豫地拿起画笔,在纸上一丝不苟地画上蓝天、白云、开满鲜花的美丽庭院、一所大房子.房子里还会有爸爸妈妈妹妹和他自己。可是,对许多柬埔寨儿童来说,他们会充满疑惑地呆望着你,却无从下笔。因为,从他们记事的那天起,大地就是他们的床铺,每晚陪伴他们的就只有星星、月亮和黑夜的恐惧了。家,是一个遥远的梦。今年春节期间,我旧地重游,第二次探访了柬埔寨首都金边,心中又徒增几许惆怅。搭上飞机从新加坡到金边,仅仅90分钟,一个在马来半岛的南端…  相似文献   

17.
太太迷上了网络,这都是我的错.原来打算让太太上网,这样就不再扰我玩游戏,不想她才上了两天网,就劲头十足,偏要学打字,还说照着报纸打字很单调,不如像我那样,上聊天室,边聊边练,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赵大山的字充满生命的活力,作品明朗、坚韧,而又极其真诚。无论他的哪一幅作品,都是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窥见赵大山对于生活与书法的热爱。他把这种热爱和感情寄托在书法创作上,流露在书法作品里。  相似文献   

19.
谭勇 《天津经济》2005,(1):49-52
他要了一碗面条。说这样省事,不用菜,不麻烦。在繁忙的会议间隙,他答应了记者预约的一个小时的专访。因为他急于赶到另一个城市,他选择了边吃边说。闫希军西北人的耿直、爽快可能就这样上百次地通过媒体传播。但我很快感受到他坚定而又强烈的信念,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他总要按照自己的思路不可阻挡地表述下去,我没有机会在他精彩的言论处插话。但我又不能因此断定他强势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上一篇,我们谈了欢喜心。这一篇,我们再来谈谈生死。 最近,我有位弟子生了很重的病。他平时是个陕乐的人,我担心他承受不住这样的考验,便去探望了他。病床上的他,依然乐观。他问我,师父,佛教里讲因缘和合,因缘离散了,这个事物就消失了。人是不是也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对生死就毫无恐惧了。我对他说,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相同的缘分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