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对辞职权的规定是整个劳动法中最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内容,它体现了自由择业的权利,从权利性质角度分析劳动者辞职权,探究劳动者辞职权的深层内涵,为实践层面劳动者辞职权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竞争法的构建与完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保障,有利于规范市场的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竞争法也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满足时代的需求,明确责任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论赡养权     
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赡养老人的权利主张。赡养人的赡养利益具备生成权利的可能性,通过判例的方式可以生成赡养权。赡养权具有与其他权利形态不同的诸多特质,应予理清。当赡养权遭受侵害时,我们应该提供相应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全面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需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本质、功能、立法目的的分析 ,并考察了各国竞争法的规责原则 ,该文指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采取以过错责任为主 ,以无过错责任为辅的双轨制原则。  相似文献   

5.
汤鹏 《时代经贸》2008,6(7):47-48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这样一种新型的权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争议。对于该项权利的客体,更是难以采用罗马法以来的客体物的理论做出诠释的。本文仅从域名权与形象化权两个问题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的客体作一些评述。  相似文献   

6.
刘琳 《经济师》2006,(8):73-73
商业秘密权是指商业秘密所有人对商业秘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其商业秘密,为了促进研究和开发,应该加强对商业秘密及相关权利的保护。但为了避免重复研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商业秘密权人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应对商业秘密权进行限制,以督促商业秘密权人合理适当地行使权利,达到更好地保护商标秘密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付音 《时代经贸》2011,(18):1-1
商业秘密权是当事人对其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依法享有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为了鼓励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创造,商业秘密权应当受到保护.基于商业秘密权是一种不需行政授权自然就可取得的权利,商业秘密权必然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汤鹏 《时代经贸》2008,6(11):47-48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这样一种新型的权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争议.对于该项权利的客体,更是难以采用罗马法以来的客体物的理论做出诠释的.本文仅从域名权与形象化权两个问题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的客体作一些评述.  相似文献   

9.
市场需要竞争,而竞争权利滥用(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显然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破坏。对此,世界各国相应地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限制竞争法(反垄断法)加以规制。相对而言,我国的竞争法律制度起步晚,199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成为我国竞争法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它以反不正当竞争为重点,兼任某些反垄断任务,目前其不科学性与滞后性在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张敏敏  张国琰 《技术经济》2023,42(6):102-114
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及歧视性干预造成了竞争的缺失和竞争的不公平,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对政府规制行为的再规制,是竞争政策的具体化,可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和竞争逃离效应提升企业生产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对受冲击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制度推行逐渐深化。这一正向影响在低初始生产率及国有企业等低效率企业中尤为显著,说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中显著提升了市场主体而非生产要素的公平竞争,以致竞争逃离效应显著而优化资源配置效应不足。而抑制企业寻租活动、破除地方保护和规制行政垄断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进而激发低效率企业竞争逃离效应的重要渠道机制。研究结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地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现代财经》2008,28(2):71-75
狭义的平等就业权是指公民不受歧视地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平等就业权从本质上说属于私权利,因而应该具有权利救济程序.<就业促进法>实现了平等就业权由虚置的宪法权利向具体权利的转变.但<劳动法>以及现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制度与该原则不匹配,形成对该救济权的限制.因此应该通过扩大劳动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同时改革我国传统诉权理论,确立利益主义诉权原则,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实现对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和执法、环境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诉讼的基础。而环境权的概念和属性问题又是环境权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环境权的实现问题。要在环境法中明确环境权的保护,就应当在环境权的概念和属性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阐释,方能解决环境权中的一系列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3.
We study the potential loss in social welfare and changes in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R&D that result when the market leading firm is deprived of its position. We show that under plausible assumptions like free entry or repeated market interactions there is a social value of market leadership and its mechanical removal by means of competition policy is likely to be harmful for society.  相似文献   

14.
米文通 《经济与管理》2004,18(12):11-13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表明,适当的产业集中度是有利经济发展的。当前中国较低的产业集中度造成市场行为不合理扣市场绩效低下,应通过资源尤其是产权的重新组合促进产业组织有效竞争。因此,研究、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对产业组织的优化合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就商标权原始取得而言,商标注册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绝对的使用取得模式符合商标权的产生机理,但有违效率原则;纯粹的注册制度满足效率上的要求,却可能导致注册权利与市场实际相脱节,并引发商标抢注。只有兼顾注册与使用效力的商标确权制度才能确保效率与公正,这也正是各国商标法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此而言,我国商标法应在完善商标注册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装备制造业20家上市公司的市场经营数据为样本,从市场效率、市场份额、产品差异等角度考察竞合对市场拓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竞合行为的模式不同对装备制造业市场拓展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竞合行为并不会必然使双方都获得收益。从分析数据看,以关联联盟形式进行的竞合更能导致企业相对市场效率的改变,以规模联盟形式进行的竞合更有利于产品差异化,而在市场进入方面两种形式的竞合没有显著差异。显然,装备制造业如何理性选择竞合行为和实施策略以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霍中文 《现代财经》2006,26(3):33-38
市场经济是推动个人经济权利进步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推动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是因为市场经济与个人经济权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场经济的分工与交换、独立的主体利益和自由选择三个特征从不同的方面推动着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Classical economists characterised free competition as, alternatively, freedom of contract and freedom to trade. These notions were still at centre stage of the economic discourse during the Gilded Age and early Progressive Era, notwithstanding the dramatic rise in industrial size and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r, they played a key role during the so-called formative era of American antitrust (1890–1914). The essay argues that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may offer an essential, though seldom recognised,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ationale behind some of the Sherman Act’s early case law. As it turns out, US courts were still framing their discourse in terms of the two classical images of free competition. Proposals for antitrust reform would in turn stem from the difficult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se images and the new reality of Corporate America.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5—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政府补助与市场竞争对创新产出的协同作用,研究不同产业类别、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不同区域下政府补助的异质性效果。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和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激励作用,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政府补助对智能制造四大行业的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其中对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高市场竞争环境下,政府补助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区域看,东、中部地区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东部地区政府补助与市场竞争的协同促进作用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结论对政府制定智能制造业补助政策、完善创新市场环境、促进政府与市场发挥协同创新作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根荣  史彦 《现代财经》2007,27(2):44-49
在信息经济时代,速度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速度成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必须全面构建快速反应系统,不断提高自身对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一即速度竞争力。企业快速反应系统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速度竞争优势的构建必然要求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使之呈现网络化、扁平化、模块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