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农村工业化与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百臣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5,(2):11-17
在村工业化的崛起并持续高涨,是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它挣脱了极其稀缺的土地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束缚,拓展了农村资源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为农村经济的振兴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它也是中国农民在当时历史和现实条件下所做的必然选择。由于受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就地转移”政策的严格规定,导致了高度分散式布局,并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昂的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以及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这种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双重作用导致了农村工业的总体效益低下,在统计表上产值连年增长的背后是看不见的巨大的发展代价,并反过来深深地影响到农村工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由高度分散走向合理集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本文提出的农村工业开发小区综合管理的模式就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工业化的进程将会加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相继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从空间经济的角度看,这些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以就地消化为主,还是以易地转移为主?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分散布局,还是向城镇地区集中?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无论它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进程中,都必然会遇到一个农村工业化的问题。农村工业化作为国家工业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最终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怎么走,无论在经典作家的理论中,还是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历史的回顾,分析其存在的弊端,试提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农村工业化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苗长虹(河南大学地理系、开封475001)科学地认识农业工业化的作用和绩效、是农村工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究竟能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起哪些作用呢?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环境经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要素的形成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导向型特征、循环和多重污染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贫穷污染”性质和“环境不公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建国四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工业化问题上寻求着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并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是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们探索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极为深刻的启示:即通过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来实现农村工业化,进而达到实现城乡一体化、国家工业化和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认为,农村工业化是农村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产生的动态再配置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不同经济体制背景条件下,农村工业化的道路选择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对农村工业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我国上至总理、下到百姓普遍关注的最"头痛"的事情.平心而论,中国农民历来都是收入比较低、生活比较苦的一个劳动群体.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个人收入都在提高,但相比之下,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却很小,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上一年增长8.2%,而农民只增长了4%.如果与城镇已经富裕起来的人群对照,其差距就更大了.正因为如此,农民增收问题才引起社会各界如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