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通选  曹克诚 《经济师》1999,(10):82-83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具有明显发展前景和潜在生命力,但因其基本性质决定了她在抗御金融风险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如何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呢?笔者认为,首先人行、联社和信用社“三方”必须联动,齐抓共管,大打防化资产风险的歼灭战和持久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防化资产风险的工作。下面从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及建议:一、做为自主经营的一级法人——农村信用社应全力防化资产风险1、完善和健全内控制度,增强岗位之间的有效制约,特别是一把手要坚持自律公约,严把信贷审批关。2、深入开展江…  相似文献   

2.
张守明  胡惠群 《经济师》2002,(11):290-290
目前 ,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差 ,效益低 ,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桎梏。其具体表现是不良贷款占比过高 ,资产利润率较低 ,资不抵债严重。据对山西省侯马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 ,到 2 0 0 1年底 ,不良贷款达 1 4 2 61万元 ,占整个贷款的 42 .0 % ,双呆比例达 2 7.2 % ,呆账贷款尚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资产利润率仅达 0 .0 5 % ,税后利润仅为 1 2万元 ,资不抵债额达 41 1 1万元。各农村信用社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努力化解着他们目前面临的风险 ,但其成效不大 ,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成因没能深入实质地探讨 ,以至于采取…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颜健 《经济师》1999,(2):78-78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村信用社在繁荣县域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经济金融运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风险开始逐步暴露。如不及时防范和化解,不但危及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4.
蔡卫玲 《经济师》2003,(1):249-249
文章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结算风险的五种具体表现形式 ,深刻阐述了其形成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急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兴民董贺春王纪红由于历史沉淀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影响其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也阻碍着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稳定发展,据调查,突出表现在:一、风险防范意识弱,员工业务素质待提高由于长期以...  相似文献   

6.
刘彦林 《经济师》2000,(7):168-168,18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强,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长期积聚的金融风险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严重障碍。其表现为:一是资本金损失严重,难以抵抗风险;二是存贷比例偏高,超负荷经营加重;三是贷款质量低下,信贷风险越来越明显;四是名盈实亏现象严重,持续经营艰难;五是支付陷入困境,信誉受到影响。牵牛须牵牛鼻子,抓风险防范,就必须把握住风险的源头。什么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商业银行是以贷款为主营业务,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其资产质量与收益对商业银行的兴衰成败具…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成因与防化风险途径●廖颜健陈会隆一、风险成因1、信用社内控机制不全,防范风险能力弱。一是自身经营机制落后,缺乏生机和活力。信用社短期行为严重,职工责任心不强,主人翁意识差,缺乏维护贷款安全的自觉性;二是信贷管理混乱,风险防范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8.
马怀玉  李新月 《经济师》2001,(10):235-235
文章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应创新业务 ,开拓市场 ;强化信贷管理 ,合理处置不良资产 ;联合治理 ,净化金融市场秩序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制度 ,加强内控 ;制定相关政策 ,支持信用社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化解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经济师》2002,(9):235-235
文章就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化解和防范风险:基层行刻不容缓●张龙安刘延军王立建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是当今全球金融界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这一问题更日益成为事关我国金融业务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在基层调查发现:基层行“险”处很多,“险”情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2.
赵基才 《经济师》2000,(11):159-160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农村信用社在按合作制原则规范改革的进程中 ,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与问题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信贷资产质量不高 ,贷款风险大 ,抵抗风险能力弱。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不利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 ,剖析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制订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对策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上述问题 ,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信贷资产质量差的主要形成原因1、信贷管理人员水平较低 ,业务素质整体较差。由于历史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金融风险不断积聚,严重困扰着金融业的发展。如何防范、控制、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已成为金融工作中的重心,只有立足防范、设法控制、积极化解才能真正起到保障信贷资产安全,逐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首先要建立一套以防范信...  相似文献   

14.
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业经营货币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成为世界各国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特别关注的事情之一。我国在“十五”时期要使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房必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尊重和服从金融运行客观规律,维护和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加强机构内控和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努力创建金融安全区。 一、注重成因分析,增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科学有效性 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有以下几种:一为经济震荡。经济起伏波动过大,通货膨胀严重,致使货币过度贬值从而发生挤兑风潮。二为行政干预。一些地方政府或政…  相似文献   

15.
16.
李为民  乔保华 《经济师》2000,(11):113-114
现在的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各国特别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动脉 ,是市场配置关系的主要形式。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由于金融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 ,一旦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很容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 ,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波 ,从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 ,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 ,没有金融安全 ,最终就没有经济…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今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勃 《当代经济》2009,(14):150-15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银行营规模和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凸现,踢被是我国不少基层农村信用社机构存在着较为严重金融操作风险,以致金融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因为探讨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及防范,改善经营环境,营造诚实守信氛围,时遇止农村信用社经济案件的发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赵建国 《经济师》2001,(10):234-234
信用社会计风险是指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结算中带来资金损失的可能性。当前,信用社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