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经营中最主要的风险莫过于信贷风险 ,信贷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农村信用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资金投放方式 ,是信用社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这项业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信用社的兴衰。本文针对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提出防范对策 ,以利于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1、健全机制 ,抑制贷款风险。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一套比较科学、严谨、有效、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 ,要加强贷款从发放到收回全过程的监管 ,密切注意贷款企业和行业的变化 ,对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金融风险的许多方面存在于银行经营当中。作为银行业主体的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会计工作由于其贯穿业务处理始终,所以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方面具有特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信用社会计风险是指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结算中带来资金损失的可能性。当前,信用社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焦艳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7):60-60
随着现如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工具的持续创新的应用,导致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负债经营的办法,来利用财务上的杠杆放大原理来为企业在经营发展的时候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进而达到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实现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负债的融资经营必须具有相对高的资金利润率,所以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投资的意识并且相应的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来优化资产的经济结构和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6.
1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原因剖析。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农村金融体系内部没有建立起来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 ,与改革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形成巨大反差。信用社开始偏离合作制轨道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信贷投向脱离其生存基础的社员与农户 ,出现了大量的人情贷款、累贷大户、异地贷款、冒名贷款、自批自贷等 ,甚至发展到收贷、收息、收储不入账问题 ,贪污挪用资金时有发生 ,导致农村信用社总体经营状况恶化。2 .根据反映信用社经营状况与风险程度的相关指标和外部条件 ,可…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 ,农村信用社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长期以来隶属关系的领导和管理层几经变动 ,始终没有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体系来真正实施服务管理和监督 ,加上发展方向又长期摇摆不定 ,导致其经营风险更为突出 ,风险程度比其他金融机构都大。因此 ,必须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浅谈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维持其生存并求得发展,是当前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在风险处理中又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如何依据菲迪克(FIDIC)合同文件,加强风险的回避、分散与转移,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成因的会计剖析(一)会计信息失真是引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直接原因首先,由于贷款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各自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容易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就贷款企业来说,他作为贷款人掌握着本企业详细的会计信息资料,处于会计信息优势,而银行作为贷款人,则处于相对的信息劣势地位。企业就有可能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向银行提供有利于企业自己的会计信息,甚至提供失真的、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获得银行贷款,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导致不良银行信贷资产的形成。其次,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在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中其“封闭运行”的管理 ,是具有其特殊性的 ,因它没有成功的运行模式可照搬 ,只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文章从“入世”对中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面临的风险和特点谈了自己的看法 ,并且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不仅震惊了全世界,而且也使中国意识到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所以,1998年被中央确定为“防范金融风险年”。而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又是防范全部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本文想从会计的角度谈一些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思考。一、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急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兴民董贺春王纪红由于历史沉淀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影响其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也阻碍着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稳定发展,据调查,突出表现在:一、风险防范意识弱,员工业务素质待提高由于长期以...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村信用社在繁荣县域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经济金融运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风险开始逐步暴露。如不及时防范和化解,不但危及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促进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当前经营存在三种风险:先天性风险、后天性风险、功能性风险、当前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其信贷资产风险;当前经营存在三种风险:先天性风险、后天性风险、功能性风险;当前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其信贷资产风险;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存在“三对矛盾”:“软资产”与“硬负债”的矛盾,资产筹措的商业性与资金运用的政策性的矛盾,资金来源的短期性与资金使用的长期性的矛盾;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的对策有:科学界定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功能,颁布《中国政策性银行法》,信贷经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对政策性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17.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乡镇及以下唯一合法的正规金融机构,在广大县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经营风险问题,思考和探索其经营风险防范和化解之道。本文通过揭示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经营风险,并分析其风险成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着力于提升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及其管理效能,其旨在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金融安全网之一的存款保险直接和农村金融组织参保相关。农村信用社的运营状况直接决定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构建反过来又会影响农村信用社运营。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职能定位缺陷和经营中的风险,指出只有在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模式的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存款保险制度,才能更加有力地保障农村金融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最大限度地防范贷款风险、降低贷款损失,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不良贷款边清边增、金融风险不断产生的现象和发展趋势,农村信用社必须在贷款管理机制上做好文章,把握贷款管理的各个环节。为此,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作一初略探讨。一、要完善信贷决策机制信贷决策是搞好贷款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建立完善科学、严密的决策机制是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投量、把好贷款审批关的关键。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群体决策的作用和功能,建立由懂经营、善管理、知识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票据业务的风险,保护银行资金安全,文章介绍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几种主要风险如道德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具体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达到农村信用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