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论苏南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名闻天下。它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意义,注定要成为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一 苏南乡镇企业,原名苏南社队企业,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办的工业企业。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社队办了一批农机具厂、农产品加工厂,在调整时期,绝大部分下马了,但也留下了几个企业。在“文革”期间,社队企业又悄悄兴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如果说,大跃进、人民公社有那么一点好处的话,就是为苏南社队企业在“文革”中的兴起开了个头。 苏南乡镇企业有两方面内涵:一是由苏南农民农村干部办的工…  相似文献   

2.
苏南乡镇工业纵观其萌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社区政府强大的推动力,“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它既孕育了苏南乡镇企业,又成为今日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从而引出了社区政府“退出”微观主体的课题。 一、社区政府推动的历史作用 1、外部恶劣环境的抵制作用 苏南乡镇工业的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人民公社”的萌生阶段,以及“文革”十年动乱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发展阶段。这20多年时间,极左路线占主导地位,当时的社队企业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得以悄然发展,概出于社区政府强有力的保护。7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正值动乱的肆虐年代,“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成为当时推行左倾路线的主要口号,农村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然而,社区政府打着“维护集体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乡镇企业在农村的迅速崛起,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壮大,已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振兴吉林经济的强大力量。一、吉林省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吉林省的乡镇企业始于50年代的手工业社,60年代发展为社队企业,1984年更名为乡镇企业。从手工业社到社队工业的初期,规模小,行业单一,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下。70年代初,党中央的北方农业会议后,吉林省的社队企业从蛰伏状态开始复苏,陆续办起了小农场、小果园,农机制造厂,小型粮食加工厂和一些小矿山。社队企业既困难重重,又有所前进,因此,这是一个艰…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社队工业发展很快。一九七九年,全国社队企业有148万个,总收入491亿元,其中社队工业(不含交运,建筑)76万个,总产值423.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2%。社队工业是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影响乡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技术经济》2003,22(4):32-33
<正> 1984年,中央和国务院批转的原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从此,乡镇企业成为政府扶持的对象,由沿海地区到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根据对安徽省的测算,乡镇企业增加值每增长或下降3个百分点,可拉动全省GDP增长或下降1个百分点,乡镇企业的入库税金增长或下降5个百分点,可拉动全省财政收入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韩云 《江南论坛》2003,(10):19-21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苏南模式”的苏南经济中,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且清一色的是集体所有制经济。这曾使苏南经济一度繁荣的经济模式,到上世纪90年代前后期,活力降低,日趋衰退,以致到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以苏州市为例,至1998年,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达75%左右,后经过所谓“二次改革”,至2000年,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乡镇企业已达98%左右。改革以后的苏南经济,再次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其中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以“江阴板块”为代表的资本经营经济;以张家港沙钢集团…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镇企业快速增长与急剧回落原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乡镇企业曾经较长时期呈高速增长态势,但是,“九五”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却出现明显回落的态势,究其原因,既有外部条件变化的原因,也有乡镇企业自身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改革开放初期,变动巨大的经济环境给予体制灵活的乡镇企业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政府将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提上日程,更是赋予了乡镇企业以历史的重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致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融资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在发展中凸显,乡镇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在详细叙述我国乡镇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对解决乡镇企业融资现状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乡镇企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邓元明一、乡镇企业的涵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乡镇企业的涵义是指农村集体企业,亦即社队企业。由于当时政策不允许农民以户为单位兴办企业,所以只有社队集体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纠正了极“左”路线,政策放宽,于...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80年代乡镇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方法取得了迅猛发展,那么,90年代,随着国营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乡镇企业经营机制方面的优势将逐渐消失,而其自身体制上的一些弊端,诸如产权模糊、政企不分、组织结构封闭等日渐显露出来。成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笔者认为,乡镇企业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1.
模糊产权是转轨经济时期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并被认为是我国乡镇企业崛起的重要动力来源,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而向清淅产权演化。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完成,乡镇企业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长业绩,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组织能力不足。因此,我国乡镇企业要突破成长瓶颈.必须在认知领导、组织创新、提高企业家投入品质以及引入现代管理方法4个方面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下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表现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能得到全部安置而形成的“待业”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流动,“民工潮”便成为问题的主要方面;90年代尤其是1993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由于受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以及企业关、停、并、转等的影响,“下岗”再就业遂成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曹海丽 《资本市场》1997,(10):51-54
<正> 80年代轰轰烈烈的乡镇企业热门话题,到90年代居于次要位置,尽管在90年代中期它在中国工业中已占有“半壁江山”。当人们的关注点被引向国有企业改革和外资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与全国情况一样,广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端于解放初期农民带着土地、耕牛等私有财产入股的生产合作。至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前,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四个阶段。在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全面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人民公社赖以生存的微观基础不复存在,党在指导这场变革的过程中,及时地指示“要以农民居住的社区范围,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完善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一般应设置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是中国改革以来民营企业超前、大规模发展的典型区域。特别是在温州农村,基本上没有经历各地农村普遍经历的集体乡镇企业缝勃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温州民营企业不是从乡镇企业改制而来,而是从头开始发展起来的,即温州特别是温州农村的民营化是一步到位的。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家庭企业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家庭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普遍形式。80年代中期以来,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取向的作用下,温州民营企业率先进入股份合作制的试验。至90年代初期,这种企业内部少数股东集中持股的所谓股份合作企业,成为公司制企业条例和公司法的相继颁布,公司制越来越成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选择的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形式。可见,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形式和管理方式在不断地创新、演化。本文试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些探讨,以期推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改革开放初期,变动巨大的经济环境给予体制灵活的乡镇企业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政府将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提上日程,更是赋予了乡镇企业以历史的重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致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贵州国有企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与级差环境贵州国有企业主要是50年代后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大三线”建设真正塑造了今天贵州企业的基本格局。据工业普查资料,1985年,贵州国有工业企业有1546个,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的29.3%;职工人数63.05万,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79.8%;拥有固定资产119.02亿元,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的95.1%;实现产值69.64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83.4%;实现利税16.98亿元,占  相似文献   

18.
苏南乡村集体企业,在经历了前一时期的高速增长后,到90年代中期已步入平稳增长时期。为了探讨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前景,由苏州大学财经学院主办的“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1996年11月中旬在苏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甘肃和日本、韩国等地的SO余位中外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重点探讨了如下问题:一、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态势与会学者认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生起步时期(195-1978年)。这一时期的社队企业…  相似文献   

19.
苏南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九五”以来的产权制度改革,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社区集体资本金退出企业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更多地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州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城市。至200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占85 %左右,在工商业中占95 %左右。本文以温州为例,分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1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1.1 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1.1.1 以家庭企业为普遍形式的初始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家庭企业是这一阶段最普遍的组织形式。1.1.2 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温州是中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