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实施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然而,新准则在实施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切入点,对其含义、核算以及核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总被引:150,自引:3,他引:150
《经济研究》2000,(11)
本文概述尚未发生市场化改革的公有制企业的性质。这就是 ,在法权上否认个人拥有生产性资源产权的基础上 ,公有制企业成为非市场合约性的组织。但是为了充分动员在事实上仍然属于个人的人力资本 ,公有制企业用国家租金激励机制来替代市场交易和利润激励体制。本文比较了国家租金体制与市场合约的企业体制的差别 ,认为这是理解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效率差别的基础。在方法论上 ,本文认为流行的“委托—代理”框架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框架都不适合分析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性质 ,因而尝试运用“法权的和事实的产权不相一致”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罗能生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1):5-8,12
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审视,公有制有其深厚的人性基础和伦理根源,是人的社会本质和公平追求的体现。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合理地体现现代公有制应有的伦理品格,使得它不仅效率偏低,也缺乏伦理的优越性。现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应该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权利,使每一个人的财产权利得到公平的实现,并为人的自觉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5.
《经济纵横》2016,(6)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变革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否定之否定规律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且也是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根源和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发挥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替代历史上的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历史趋势的实现机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完善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物质载体和微观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所具有的特征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根本特征、基本特征和派生特征所构成的特征体系。我国公有制企业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理论为指导,必须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与不同社会、不同社会的不同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不同性质的所谓公有制企业严格区别开来,决不能以西方经济理论为指导,照搬西方企业治理模式;必须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情和企情,以继承和吸收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公有制企业管理及运行的成功经验为前提,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尤其是企业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创造一个更加切合我国实际、更加科学、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特征的治理模式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7.
公有资产的支配和使用必然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以及公有制中固有的监督弱化,代理人利用手中的代理权力获取相应的代理人利益,导致公有资产配置效率低下。这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大量公有制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源。虽然一些行业的公有制企业仍然存在,但主要是排斥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而形成垄断;少数企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主要是代理人偏好于公有制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向所有制改革的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11.
12.
董双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4,(2):19-22
推行公司制的含义。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把原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造成公司法人企业,即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体制转轨实践背景下,通过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公有制和股份制演进的两大路径,分析当前新公有制企业性质争论的根本分歧所在,并在新公有制和传统公有制与现代公有制之间传承关系的理论说明中揭示出新公有制企业的性质以及其理论分歧背后蕴藏着的改革利益主体的博弈。 相似文献
14.
15.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只有结合而没有矛盾。商品经济活动并非必然的内在的与社会主义原则相一致,其矛盾也要研究和调节。从历史上看,各种所有制及其形式在生产力不同层次上基本适应于不同技术基础的商品经济,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因此,过分强调任何单一所有制或其形式都是不科学的。改革实践呼唤着理论的深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明朗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有资产改革存在很大的矛盾。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在国外,许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现在进行的国有资产重组就是私有化,这是对中国改革的误解;而在国内,由于不能从理论上解决清楚,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在国企重组问题上就会顾虑重重,生怕被人扣上“私有化”的帽子。这一问题不解决,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者也会顾虑重重,见好就收,对国民经济不利。厉以宁认为,在由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有资产重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含义是把传统的公有制企业改造为新公有制企业。新公有制企业有4种形式:第一,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与之前相比,最重要变化就是政企分开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健康发展,租金改革和公有住房出售工作的稳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在分配体制上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居民住房商品化的观念大大增强,迟买不如早买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特别是近期,福利分房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住房分配的货币化。为了鼓...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凡人们的合作劳动都可以产生剩余产品,但剩余产品归谁?这就有一个剩余索取权的问题,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 RIGHT)这一概念是对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收益权,这是产权理论的核心。 今天,我们的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遇到这个绕不开的严肃问题,即剩余索取权如何让企业、让企业职工来分享?如何量化这一权利?这些问题的出现,似乎有国有企业和企业职工同自己的国家政府“争权夺利”之嫌,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今天,事实就是这样地发生了。的确,国家政府确实是需要向企业和职工还权还利。 相似文献
19.
20.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思想意识●林继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公有制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应该贯穿着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公有制的思想意识,使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它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这样改革就会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