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重大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在贵州省丹寨县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举措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包括贫困地区的本地产业发展,也包括外地产业发展。本地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贫困地区隐性优势资源的显现化和显性优势资源的资本化进程。要素和资源的资本化进程又依赖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投入,让贫困地区具备产业盈利空间;依赖下乡驻村干部为扶贫资金提供精准制导,帮助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特别是着力发展低端生产方式下的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脱贫帮扶利益共同体。外地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扶贫”、“产业—就业—扶贫”以及“产业—企业直接投入—扶贫”等模式,对贫困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帮扶。精准扶贫中的本地产业发展与产业发展中的精准扶贫过程要妥善处理好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共享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如农村产业扶贫多元主体权责模糊、产业项目发展基础条件不足、产业扶贫成果的共享机制不完善。要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推进农村产业扶贫,实现农村贫困户共建共享,必须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机制、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扶贫成果的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朱坚 《发展研究》1998,(10):23-24
如何充分发挥每一个扶贫贷款项目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支持一个扶贫或小康建设项目,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人口的增加,提高项目企业、个人和当地财政的收入,最终达刭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目的,已是当务之急。 据统计,仅“八五”期间,福建省工商行就对全省贫困地区136个基础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本式扶贫是指以人本精神为出发点,以建立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强贫困农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扶贫效率为核心内容,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农民教育培训为主要手段,各级政府与各部门的政策要有效地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让贫困户、贫困地区真正成为扶贫、脱贫的主体,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主、社会援助的扶贫新机制。人本式扶贫强调从农村贫困人口的需要出发,从总体上来说,不仅要满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其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的基本需要。而现行的开发式…  相似文献   

5.
开发式扶贫是解决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王汉民谢文欣李林当今,中国大陆还有6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何在本世纪末使这部分人在共和国同一片蓝天下尽快脱贫,走向富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难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去年在中国扶贫基...  相似文献   

6.
微观政策与消除长期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反贫困战略中,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效率导向原则,也就是政府在反贫困这一公共行动仅仅定位为“扶贫开发”的微观的、局部的政策,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反贫困中起着重要作用。微观经济学在机能不健全的土地、劳动以及信用市场上的作用,以及非正式的网络和机构在应付市场失灵等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微观政策在消除长期贫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消除长期贫困的微观政策主要包括扶贫的目标瞄准机制、卫生、教育、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小额信贷等。  相似文献   

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历史,大致经历计划经济反贫、反贫摸索、反贫探索、扶贫攻坚、巩固温饱成果、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六个时期;围绕救济式反贫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贫这一主线进行演变;同时遵循从输血到外部造血再到内部造血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反贫目标更加明确,反贫对象更加精准,反贫模式更加科学,反贫措施更加系统。新时期,要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为反贫目标,采取救济式反贫、开发式反贫、能力扶贫相结合的综合反贫模式,采取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相结合的多维识别标准,精准识别出具体贫困农户,并根据贫困农户的不同状况和特点,采取差别化的反贫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扶贫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 1978-1985年间的 8年 ,主要是通过对旧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推动扶贫工作 ;二是 1986 -1993年 ,又用了 8年 ,在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三是1994-2 0 0 0年 ,中央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用 7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最后 80 0 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三个阶段大规模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 ,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由 1978年的 2 5亿下降到 2 0 0 0年的 2 6 0 0万 ,平均每年减少约 10 18万 ,贫困发生率 (即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 )由 30 7%下降到 3 %以下。经过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扶贫工作指导思想 ,也由救济式“输血型”扶贫 ,转变为开发式“造血型”扶贫。这就是 ,在国家给予必要支持的条件下 ,贫困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 ,有组织地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 ,逐步形成和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自我积累能力与自...  相似文献   

9.
红江  朱云 《财富时代》2004,(9):56-58
自1998年-2002年.国家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5亿元.使贫困人口从4962万人下降到2820万人,确保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如期完成。现在国家扶贫政策已从“八七”扶贫攻坚时的“输血”、救济式扶贫。转为“造血”、开发式扶贫.扶贫贷款的投入也从强调到户贷款转到强调产业、项目贷款。但在现实操作中.仍存在尖锐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易艳玲 《经济师》2009,(1):242-243
在全国农村贫困普遍缓解,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却相对越来越突出。基于西部农村贫困的特点,目前西部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就应该是救助性反贫困政策——农村低保制度;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开发式扶贫项目等的实施,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绝对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1.
论退耕还林与减缓山区贫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扶贫开发模式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和开发资源为导向,但是对生态较为脆弱的大多数贫困山区来讲,若不考虑社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式扶贫有可能导致越扶越贫。本文在分析山区贫困的一般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有关环境与贫困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结合正在推进的退耕还林工程实践,提出林业扶贫是减缓山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指出应从落实山区林权制度、建立生态移民制度、改善农业补贴制度以及强化山区扶贫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山区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反贫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加大扶贫力度,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表明,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解决温饱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以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例,2002--2004年各年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总额分别为:210.6亿元、216.7亿元和229.5亿元。同期,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1752万人、1763万人和1613万人。三年贫困人口人均政府扶贫资金为1280元,  相似文献   

14.
科技支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是科技扶贫的重要内容。河北省阜平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借助科技要素,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环境优势,促进了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文将科技支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归纳为适应当地优势的产业选择机制、以"亲贫性"技术为主的技术供给机制、有利于农户合作的组织机制以及提高应用意愿的技术风险化解机制等。并介绍了科技促进阜平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结合科技支撑蔬菜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技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国家提出通过产业扶贫方式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并且提出扶贫开发要“贵在精准”.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在扶贫方面有着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旅游精准扶贫势在必行.本文在详细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状况及其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财经科学》2021,(11):106-117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选准扶贫项目搞好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贫项目是贫困和返贫人口增收,稳定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温饱,加速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和载体,选准扶贫项目关系到反贫困和反返贫的成败,是加速实现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发展当地经济的关键。因此,必须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各种资源的优势,准确地确定近期扶贫项目。本文在对河北省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选准近期扶贫项目问题提出如下构想和建议,以供参考。一、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贫困地区加速解决返贫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省区之…  相似文献   

18.
扶贫不仅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且是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已向世界郑重宣布,到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由此而制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既是贫困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行动纲领,也是集中精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打反贫困战役的进军令。如何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本文结合宁夏实际情况,谈一些粗浅看法,供与同仁商榷。一战略的提出总结我国30多年的扶贫经验,特别是自八十年代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以来,贫困地区的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  相似文献   

19.
于菲菲 《当代经济》2018,(6):102-103
工业领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产业扶贫则是重头戏.特色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本文从山东省特色产业扶贫的模式入手,在分析总结特色产业扶贫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2,(1)
贫困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嵌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依托的产业扶贫,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改变其乡村经济发展状况,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对于贫困地区达到了一定的益贫效果,但问题也逐渐显现,通过收集《中国知网》2015—2019年这五年间关于CSSCI和SCI核心期刊关于产业扶贫的共103篇文献,使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五年期间的产业扶贫模式、效果、面临困境以及所对应的创新路径,得出今后应该加强对于产业扶贫的参与主体及主体参与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