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应进一步强化独立董事的必要权力,试行独立董事的统一调配,提高独立董事与董事的比例,正确处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以增加内部人控制的难度,弥补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21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董事”,在实践中也有了设立这一制度的种种尝试,却很不如人意。针对中国股市中上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剑拔弩张,公司独立董事有名无实,提醒无效,不得不辞职等怪现象的出现,经济界和法学界又出现了讨论。到底独立董事是否在中国应该存在,该如何存在?本文将就该问题再作法理探讨。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能否真正在公司中起作用,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独立性。文章从分析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涵义入手,提出了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独立性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从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当不完善,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上市公司因种种不规范运作而屡屡出现问题,使人们把矛头指向董事会,并希望完善独立董事的制度,实现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的愿望。由于上市公司在引入独立董事中出现了较多的误区,因此专家对如何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做出种种探索,其中建立独立董事事务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从独立董事的成长机制看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然而当前由于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不完备及法律规范、企业环境及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该制度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公司治理中的有效制衡机制之我国应建立和完善促使独立董事制度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使独立董事健康成长,真正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队伍的出现,有助于弥补由于现代公司股权出现所带来的所有者制约弱化的法律真空。而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中经济学家比例较高,经济学家作为独立董事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无疑成了独立董事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的“瓶颈”。本文浅析经济学家担任独立董事的缺陷并提出对独立董事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作用机制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独立董事的两个关键作用:监督执行和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独立董事四个方面的具体作用,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不足,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从国内外独立董事薪酬状况出发,分析了独立董事薪酬与独立性的辩证关系,最终为完善我国建立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之后,理论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文中从以下四方面:独立董事独立性、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独立董事制度的效果,对理论界各方观点作一回顾和评述,为理论界的研究理清纹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独立董事的比例、时间精力、职业背景、激励等多个角度考察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并测试了独立董事比例的大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具有代理人的性质,在目前独立董事的胜任力和实现力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独立董事无助于改善公司业绩,当独立董事逐渐成为董事会中的多数甚至绝对多数时,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负相关,凸显出独立董事的代理人特征;而且独立董事的薪酬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说明独立董事需要报酬的激励。 相似文献
15.
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两种监管力量并存的局面,两种监管制度各有优劣,为避免两者的冲突与重叠,必须结合两者的优势,以更好效力于上市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6.
李学华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36-40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指出独立董事存在不作为、难作为和滥作为现象,并据此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明确界定独立董事的职责,严格界定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提高且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条件,培育职业独立董事,改革独立董事的选任机制,改变独立董事的待遇方式,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有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独立董事在强化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制衡机制上的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独立董事在代理中小股东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然后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和动态信任博弈模型对独立董事的失职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从激励和约束两大方面就如何治理独立董事的失职行为提供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