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北海市为增长极: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增长极发展模式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经济圈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广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SWOI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市的信息产业现状,进一步对北海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建设广西北部湾信息产业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等三大城市群演化及其物流经济联系发展模式,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际,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经济联系新的发展模式,以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西北部湾地区逐渐崛起的北部湾城市群,日益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北部湾城市群相对弱小,认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与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是北部湾形成强势板块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迅速崛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产业优势与生态优势,环湖城市群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应依托环湖城市群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并从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两个层面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最后提出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具有政策、经济规模和区位产业定位、先导产业的优势,但也存在经济规模亟待扩大、基础产业发展不均衡、增长缓慢、与经济区其他城市产业不协调,城市群产业链条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南宁市应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拓展经济规模,科学规划和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增强集群驱动力,转变角色定位,促成城市产业链形成,发挥税收激励作用,实现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根据1998~2009年时间维度对其客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和移动电话总量等指标进行演变分析,并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专利开发和保护工作,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和区域铋新能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的专利申请现状,提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专利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专利开发和保护工作,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的专利申请现状,提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专利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大力发展北部湾地区,力争将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我国新的一个经济增长极。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已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94.51亿元,同比增长54.8%,带来GDP总量2450.23亿元,同比增长15.9%,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潮流,区域经济由传统的单一发展演变为区域性的合作共同发展。由于同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进程。文章分析广西北部湾区域城市合作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从增长极理论角度,探讨区内城市合作的模式和措施,通过增强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城市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广西北部湾地区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北部湾:凭什么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化工+大国企”的发展模式将许北部湾怎样一个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之后,北部湾城市群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问题却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当地政府部门应根据城市群的性质制定有利于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过转变发展模式、训整人口规模结构、开展综合整治等方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战略。研究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策,对于进一步推动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景敏  隋博文 《物流科技》2011,34(8):112-11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乃至全国发展的新一极,面临突发事件,其应急物流的保障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持良性经济环境的良方;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急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急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群,物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中心性城市效应尚不明显,拟通过区位商法,对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等市的城市中心性指标值进行测定,以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物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利用,还能够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稀缺等“城市病”,是区域发展的“调节器”和“助推器”。首先从规模分布、中心结构、空间联系、紧凑性四个维度选取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城市首位度、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紧凑度四大空间结构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其次,运用优化后的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模型,并分别基于长江经济带整体视角、11省市个体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情况。运用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标杆,评测北部湾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区域和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了解和分析区域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提出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