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并非对传统型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必要的修订、完善和创新,其核心是以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来合理安排好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与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配置.文章分析了节约集约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内涵、特征,提出了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方法,探讨了节约集约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下,以重庆市38个开发区为例,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研究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利用得到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及其排序,通过对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比分析,明确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开发区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应重视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突出示范效应;科学规划布局开发区及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因地制宜、做好建设用地挖潜等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阐述指标含义、量化方法和评价模型,对广东省开发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并测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并不集约,集约用地水平与所属地市的经济发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不同地市、不同类别开发区之间差距较大;广东省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仍然较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趋紧,针对土地利用中土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建设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不足,耕地数量每年逐渐减少等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并通过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利用闲置土地,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要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规划与节约集约用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应对新的形势科学合理地编制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构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框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根本保障。针对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这一理念全面融入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当中,制订节约集约型的土地利用规划,从而为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前,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单一,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光伏项目,从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甘肃省2013~2015年已建设的106个光伏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具体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等数据资料,通过从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结构、用地效益4个评价方面选取11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各指标权重,依据3δ法则及文献规范资料确定各指标标准值,最后对典型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通过实证分析,甘肃省106个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高,按照节约集约度等级划分,处于低度利用的项目为4个、适度利用66个、中度利用34个、高度利用2个;在具体4个评价方面,光伏建设项目整体在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效益评价层分值相对较高,但各具体评价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项目用地结构评价层得分整体相对较低,通过建设项目内部功能区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从单位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四个维度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增量用地指标控制越来越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指标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扎实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山东省沂水县创新举措,自造优势,把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作为"突破沂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聚焦用地结构调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是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助推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变"的重要职责。1年多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以下简称西安督察局)把准工作定位,按照"大督察、算大账"的理念,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由此激发了地方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内生动力。给典型园区算算账2015年第一季度,西安督察局开展审核督察集中核查,针对青海省5个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粗放浪费情况,进行了重点解剖分析。此前,西  相似文献   

9.
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国土资源部党组、部领导强调要研究"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要让用地单位,设计、使用单位和个人能够真正自觉地或不得不考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问题,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也能够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当成自己的神圣责任,保护土地也要像军人保卫自己的祖国安全一样,保护好和利用好土地.  相似文献   

10.
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指出我国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粗放低效利用问题,重点研究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途径以及我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内容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目前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解,促进各地区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构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必须有一个评价体系。然而,当前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土地调查的开展。因此,研究构建符合现实需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制度迫在眉睫。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层次构成笔者按照用地评价对象及工作目标的差异,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分为两层次三大部分,即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简称"区域用地状况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简称"城市用地状况评价")以及城市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研究结论: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文 《中国土地》2012,(7):51-52
●多年来,政府更多的是关注土地一级市场,而对巨大的存量用地市场关注不够●激活二级市场,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有序追加到存量土地开发上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对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  相似文献   

14.
与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不同,柴达木地区土地利用总面积大、耕地少、建设用地少、未利用地多,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应该采取与中东部地区不一样的管理方式.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节约集约用地"内涵界定.二是制定特殊政策,引导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岩石地等未利用地的高效利用;三是差别化确定地价,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分析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提出的经济社会背景出发,论述我国土地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着重阐述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新视角.提出单位产值占地率与单位用地产出率同等重要的观点,以及评价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的一般方法,最后全面系统地论述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曹建海 《中国土地》2005,(10):19-21
曹建海先生的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它对当前的节约集约用地的概念及其机制提出独到看法,通过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实施的偏于强制性的节约机制,存在着执法成本高、效果偏离效率标准等问题。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及机制把握不当将难以达到适度利用的效果。出现大范围土地低效利用的原因在于一些单位或个人盲目追求增加土地使用规模带来的超额利润。作者主张使用土地有效利用的概念,而土地有效利用的前提是土地市场化,核心是完善土地的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17.
周晓林 《中国土地》2021,(10):32-34
核心提示 本文分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和理论机理,归纳总结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在我国的实践历程,并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 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过去的"资源扩张型"向"节约集约型"渐进式转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土地作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同样迫切需要开展节约...  相似文献   

18.
从说文解字开始,从中国的文化历史总结土地节约与集约内涵,并与从国外引进的所谓传统概念进行比对。节约用地是不同用途间的一种比较概念,是一种用途土地相对其他用途土地的节省或少用;集约用地则是同一用途内的土地利用强度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各种投入(资本、技术、管理等)的增加提高承载、强度或产出的一种土地合理利用方式。最后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土地整理、“三旧改造”、建设用地上山等实践判断上,指导人们更好地从事节约集约用地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农村居民点土地缺乏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越粗放。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财政支持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驱动力不同,可分为城镇化驱动型、规划政策引导型、混合驱动型和尚未形成用地节约集约的起步型4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实际上是落实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真正抓手。过去20多年,土地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可这套模式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但为什么我们提倡节约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