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为 《经济导刊》2004,(6):64-67
21世纪,人类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为客户提供智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正视组织的新陈代谢哪家企业人不“走”,哪家企业不走“人”。人才的合理流动就像机体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富有活力,但维系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核心员工,核心  相似文献   

2.
药品价格的博弈:药价虚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价虚高的原因来自于医疗机构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医疗机构和医生通过处方权垄断着药品分销的终端市场,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同政府、患者进行三方博弈。医疗机构同政府的博弈使代理人有开高价药的偏好和可能,而医患之间的博弈使高档药的交易得以实现。前者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恰当的激励约束手段,后者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备的制度来保障医生良好的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3.
张丽 《时代经贸》2013,(2):102-102,105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医疗机构的祝角出发,提出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的对策建议。方法:以企业管理的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作为分析方法,结合医疗机构目前医疗嚣械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基本体系和工作流程。结果: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和严谨的管理流程,能够提高医院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水平。结论:做好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的医疗用械安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镜头一:某豪华饭店的单间客房内,一位年轻的东道主大声让服务小姐给酒足饭饱的客人每人准备两条“红塔山”烟,并特意叮嘱说:“别忘了开发票!” 闻听此言,客人甲悄声对客人乙嘀咕说:“这小子,今晚的花销不知又让哪家企业给报销啦!”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益增多,随着中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面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一些医疗器械企业为生存和发展,采取一些行贿受贿等一系列不正当的营销方式进行销售,对代理商、经销商、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实施不当支付,对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分析中国目前医疗器械行业的不当支付情况后,并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过去,百姓总是抱怨:看病难,每看一次病,总要排上半天队,现在似乎这个问题解决了。在医院看来,病人可谓“多多益善”,但药价却令人难以承受。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看得起病,吃不起药。记者在一些医院采访,好几个病人一再叫苦:“太贵了,有个感冒就得100多。”“现在医疗改革了,单位根本无法报销。”“想开国产药,可大夫不给开,什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初年,石家庄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国药都”的战略构想,并将其纳入“十五”计划纲要,这一举措可谓意义深远。从石家庄自身的条件看,打造“中国药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产业基础优势。石家庄自建国初期就成为中国制药基地,目前有医药生产企业25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6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600多家。2000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产值129.1亿元,利税10.16亿元,分别占全市总产值的16%和全市工业利税的12%。二是龙头企业优势。华北制药集团和石家庄制药集团两大龙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关于实行病人选择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意见》后,许多医疗机构即以病人选择医生为切入点,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病人选择医生,这是调整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带动医疗机构内部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病人选择医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是对旧的服务模式的一个挑战。从具体实施的情况看,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和操作上予以充分的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说绝大多数人不同程度患有胃病。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媒体刊登的广告当中,胃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三九胃泰”可谓家喻户晓,上海赵屯制药厂生产的“胃仙—U”、“胃舒平”也如奇葩一般,在民族医学之园愈开愈旺。 上海赵屯制药厂虽有38年的历史,但真正发展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周晓明的带领下,企业坚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闯荡,终于从一个无足轻重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目前在上海以及全国胃药生产行业占有相当地位的制药厂。对此,周晓明这样说:“企业,要敢于闯市场,如果企业不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就不能生存。”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功利组织,它始终将最大限度获取利润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如果哪家企业偏离了这一目标,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命题,但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并非每个企业和经理人对此都有透彻的理解,前些年相当一批网络公司盲“烧钱”便是鲜活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医生拥有处方权,在“医药不分家”、“以药养医”的模式下,医生可以利用手上的处方权给患者开一些疗效普通但价格虚高的药品以赚取回扣。由于回扣的存在引发药价虚高、老百姓看不起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对于医生收取回扣往往采取道德约束,但其约束力并不强,因而我们必须从法律层面寻求突破,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国际市场各种产品竞争势不可挡,名牌产品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目标,哪家的牌子硬,它的产品就会赢得市场。于是,假冒名牌就成为不法之徒牟取暴利的手段。冒牌货在全世界泛滥成灾,给各国消费者和生产厂家带来危害和损失难以计算,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公害。 法国名牌损失大 法国是个出名牌产品的国家,“皮尔·卡丹”、“伊夫·圣洛朗”、“卡地亚”、“人头马”……都是享誉全球的名牌商标。然而,这些名牌公司现在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麻烦。在巴黎,一件印有绿色鳄鱼商标的“拉高斯特”牌高级男衬衣的明码标价  相似文献   

13.
给定医患的高度信息不对称,如何让医生有积极性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确是一个恒久而困难的事情。现在,中国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是,患者排队等候了几个小时,但真的轮到他(她)时,医生只需几分钟就给“打发”了。对此,患者老大不悦,而关键在于他们怀疑,难道医生你这么几分钟就把我的病症给搞清楚了?  相似文献   

14.
由华北药厂玻璃分厂仇昌兴、丁锡民,国家医药管理局孙秀敏,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顾荣组成的药用玻璃工业考察组,于1987年11月9日至16日对民德进行了考察。并参观了西林瓶、安瓶和玻管的生产厂家,双方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第一支西药针剂、第一支青霉素、第一枚人造心脏瓣膜、第一项独创维生素C二步发酵工艺等等,都诞生于上海。作为中国医药工业的发祥地,上海有她独有的辉煌。 然而,上海医药工业过去多集中在市区,受场地狭窄的限制,规模小,条件差.污染严重,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浦东的开发给上海医药工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东进、改造,成为5年来上海医药工业发展进行曲的主旋律。如今,一个可以傲视群雄的新“药谷”正在浦东崛起。 以资产置换实现企业升级。素有我国抗生素摇篮之誉的上海第三制药厂从居民稠密区迁往浦东,将原有土地批租,投资4亿元,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成了占地300亩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头孢菌素生产基地——上海先锋药业公司。上海合力医疗器械厂卖掉原在浦西弄堂里的厂房在浦东建新厂,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6.
《时代经贸》2004,(10):86-86
目前北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达751家,大型企业41家,经营企业总数3800家。主要分布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京西新药与器械创新带、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亦庄开发区、京东医药产业带五大区域。并逐渐形成了以亦庄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北京医疗器械产业带。  相似文献   

17.
1.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补偿机制。要严格按照《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规定,“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补助以‘定项补助’为主”,切实改革按人头的“定额拨款”为“定项拨款”,建立“养事不养人”的投入新机制。一是改变补助对象,财政补助应从以机构为对象转变到以任务为对象,按承担任务多少给予补助;二是从补助人员经费为主转变到以补助业务工作经费为主;三是从综合项目补助转变到单项目补助,切实加强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合理测算补助基数。2.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严格控制医院基建规模。切实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对医疗机构、从业…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大学的公职人员,看病必须到一家指定的公立医院,在这家医院的三次求医经历让我感觉很坏. 第一次是看皴脚,请医生开一点普通胶布或者廉价的伤湿止痛膏,医生说没有,给开了麝香虎骨膏.高价位药受宠,我多花了一些钱(部分报销),医院多赚了一些钱.但用麝香虎骨膏治皴脚,感觉是机关枪打蚊子,大材小用.就是这药,在医院加挂号费和往来的交通费,远不如自费到药店直接购买.  相似文献   

19.
紫兴 《经济世界》2003,(5):80-81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2月16日正式挂牌以来,作为北京首家医药行业债转股企业,完成了从原北京第三制药厂整体转制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变。这重要的一步跨越,给北京紫竹药业的腾飞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勃勃生机。债转股是指国家对债务负担重、市场前景看好、领导管理层坚强有力、产品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的一项政策。国家实施债转股的目的在于:一是防范金融风险;二是盘活银行资产;三是促使国有企业脱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践证明,债转股的政策是正确的,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改制…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某县从东部引进一家污染严重的大型制药企业,县里为了给制药厂寻找污染出路,不惜动用大批警力与农民“协商”,拘留了十多位阻拦污水进农田的农民,药厂大量严重超标的污水终于被排入引黄灌渠,并顺着黄河灌渠进入耕地。从2006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村民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继续饮用井水的牲畜验证了污染的毒性,村里的100多只羊在6月突然全部死亡。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升级,一些城市纷纷下达“驱污令”,这令许多环保不达标的重污染企业顿时面临生存危机。在这个特殊时期,西部一些地方政府敏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