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析数字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转型趋势和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空间规划顺应人类文明发展不断演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阶段分别对应空间规划的思想萌芽期、繁荣发展期以及转型升级期。(2)新时代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了“五级三类四体系”总体框架,划定了三条控制线,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开展了规划标准体系的再构建。(3)数字生态文明时代“数字化”与“绿色化”特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智化”与“数治化”转型。(4)为应对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挑战,应从建设规划实施制度体系、研发绿色智慧的国土空间治理决策模型、探索“两山论”双向转化路径等方面,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数治化”转型。研究结论: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将持续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迈入智能化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智化”技术转型与“数治化”治理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不是原空间类规划的简单拼合,而是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水平治理新要求以及数字化新生态要求的新规划,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出台,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框架。本文对其主要特点、价值导向进行了分析,并以成都市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例,探讨了相关要求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类规划长期处于分部门割裂管理,造成规划类型过多、甚至内容重叠冲突,并且存在审批周期长,规划修改频繁缺少权威性等问题。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须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为指导理念的新规划,新时代赋予了国土空间规划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在论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产生的历史机遇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展望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在区域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的唯一亮点、国土空间开发程度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思路已经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是其基本内容和保障的背景下,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问题。国土空间规划要满足“稳增长、促协调”的要求,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满足国土空间“多规合一、一张图纸、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外国土空间规划的经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可依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编制空间发展规划,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革新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行政体系,树立科学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受自然资源禀赋约束力逐渐增加,掠夺式开发和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持续突出,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对统筹好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开发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CiteSpace对1989—2017年以来在中国知网(CNKI)核心数据库中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了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及热点,为深化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加快形成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研究发现:2008—2017年间,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相关的文献和被引文献在数量上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相关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增强;在国内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不同科研机构单位以及学者之间的共同合作程度不高,有待加强;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更加注重规划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多关注于"多规合一"、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在后续的研究中,"三生空间"的合理划定、生态空间产权的界定、生态空间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生态空间管制制度等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2):105-110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的时代演替,阐述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的迫切性,提出新时代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为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 空间规划及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先后经历从生产力布局为引导,到以城市发展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布局需求,再到以 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国土空间格局重构;(2)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发展面临学科类型的分支性现实与综合性需求、 学科发展的继承性现状与创新性需求、学科支撑的部门性特征与战略性需求三方面矛盾需要协调;(3)海外国土空间 规划学科具有差异化发展、注重引导学科自治、服务社会需求以及重视职业教育的特点。研究结论:构建“1+X”互为 补充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学科群体系;打造“专才 + 通才”的国土空间规划学科新型知识体系;推进“大学教育 + 行业 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学科新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揭示生态空间的概念内涵与认知局限,探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空间管制分区优化逻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生态空间具有实体、功能、管理等多维属性,蕴含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生态空间功能的复合性、生态服务价值的人本性三重内涵;(2)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认知存在三方面的局限,即价值取向上难以统筹要素、功能与格局,操作模式上忽略社会文化功能的权衡,实施路径上未能建构分级分类体系;(3)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提出了底线保障、精细治理、人本服务三个层次需求;(4)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可遵循以生态功能为研判依据、生态要素为空间载体、分级分类高效管理为落脚点的理论逻辑,建构以功能权衡、要素统筹、分级分类为次序的实施路径。研究结论:深化生态空间的理论认知,厘清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核心需求,优化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才能有效地支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空间规划改革的基本定位出发,推演出空间规划改革应遵循"空间治理"和"生态文明"的双线逻辑,并据此评判现行空间规划可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认为:(1)空间治理的对象是全部国土空间;(2)国土空间兼具载体、资源和生态三种属性;(3)治理关键是明确不同属性空间收益的再分配机制;(4)治理工具应选择建立基于国土空间属性的用途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时代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国土空间发挥的功能为标准,国土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其中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其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要进行严格地保护和管制。市级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承担着国家、省级生态政策具体实施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区域生态空间统一管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分析了该市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政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政策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索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和应用实践。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空间分析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与生境质量模型、生境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方法等。研究结果:(1)明确了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编制方法,以及规划编制的空间边界;(2)构建了"底线约束—区域协同—多目标优化—空间管制—功能提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架构;(3)以烟台市为例,探索了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应用与实践。研究结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成为必然,研究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应用实践,可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讨论国土空间语境下发展与安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面对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需求,国土空间规划在范式逻辑、学理逻辑和实施逻辑层面的反思与回应。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演绎归纳法、规范性分析。研究结果:(1)发展和安全的内涵及其关系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工业文明社会和后工业文明社会中两者的矛盾更加突出;(2)国土空间规划对象是一个开放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需加强系统科学等新思维范式的介入;(3)权力边界和能力边界约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边界在于把控安全底线;(4)在生命优先、底线管控、整体协调和灰度动态的原则框架下,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研究结论:把握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性特征,从范式、学理和实践逻辑层面展开反思,在认知和实践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响应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亦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优化提升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推进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本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属性和演变,结合我国自然资源本底条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经济增长范式的革命性思考,党的十八大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国土空间开发应遵循七大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基础,以集聚开发提升空间效益为重点,以点轴开发促进面上保护为主线,以重点开发促进区域均衡为目的,以促进陆海统筹和纵深开发为导向,以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为平台,以节约集约缓解资源瓶颈约束为手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必须适度创新,加大对现行空间规划的集成力度,开展国土规划,将“开发、保护、整治”三项主要内容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国家要求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武汉市对新时期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再认识和再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态空间规划与传导管控体系,为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规划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下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转型挑战与改革导向,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是当前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整合重塑,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更是当前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2)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具有体制、制度和认知根源。(3)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面临的转型挑战为:规划理念向"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转变、战略地位向"宏观指导"与"战略引领"转变、结构体系向"整体布局"与"分级管理"转变。研究结论: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下国土空间规划应具备战略性和管控性、权威性与法律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等特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亟需妥善解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规程标准体系制定、学科建设和理论方法体系支撑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评价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提出利用多源数据评价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的思路,为辅助编制高质量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在国土空间规划新趋势下,以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内涵为引导,提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高质量利用目标与评价维度,并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的评价方法框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评价应在统筹各类空间不同目标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和实践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评价,进而形成各空间的发展合力,推进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转型,以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关注国土空间全要素,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以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国土空间质量,以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以整治修复制度体系建设筑牢美丽国土根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多规合一",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战略保障,也是新时代发展亟需破解的关键性问题,对完善我国空间治理体系、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和学术研究前沿,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方法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治理结构、现实问题及其管制策略。[结果]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具有规划种类多、内容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特征,表现为"五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下"自上而下"的多部门规划并行治理结构,其现实问题集中于"规划体系与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规划编制实施规范不一,规划协调衔接度不高""规划执行理念相对较弱,规划统筹调控力度不强"等方面。[结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在于建立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厘清各项规划内容、作用、地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编制上位国土空间规划满足顶层管制所需,综合推进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运行机制、实施路径及其配套政策体系,确保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成效,促进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是高质量空间治理体系的核心目标之一,解析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内在机理,进而提出可行的破解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破题思路。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逻辑推演法。研究结果:多尺度交互的空间网络不畅通和城乡空间多元价值难交换成为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发展在措施手段和目标体系的关联性上搭建了二者的衔接逻辑,空间一致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衔接的现实可行性;优化城乡空间网络体系、创新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统筹城乡空间治理体系成为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研究结论:统筹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公平与生态”三维目标和城乡“要素、结构与功能”融合的内在关系,落实城乡要素有序流通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将有利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