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颖 《致富时代》2010,(3):122-123
ERP沙盘模拟对抗是“将企业搬进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企业整体运作的角度理解信息处理与企业决策的关系。在财务管理实训教学中,运用直观的企业ERP沙盘,通过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不仅可以强化经管专业学生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实训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要思路,然而国际商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单个企业的需求不可能成规模,也不可能像工科学生那样真正把学校搬到企业,这就使得其现有的实训模式不太适应培养要求。我们通过总结教学规律,试行了"虚实结合,阶梯递进"的实训模式,即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分为"专业感性认知——单项业务实训——业务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四个能力模块的"阶梯式"阶段来组织实训,将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模拟与实战的结合,在这一"虚"一"实"中,学生通过"虚"的训练来获得基本技能,借助于"实"的操作来熟悉应用。通过试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效果,也找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加以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高校将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引入到经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VBSE通过模拟商业社会环境实现学生在公司的岗位角色扮演,达到不出校门就可以让学生"上班"进行实习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硬件条件、组织管理、岗位认知、师资力量等,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加强V综实训室建设,协调V综教学的组织管理,建设高质量的V综实训教学团队,完善V综实训课的考核方式等对策。进而提高V综教学的实训效果。  相似文献   

4.
营销综合实训是高职院营销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营销专业学生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途径。ITMC营销沙盘为高职院营销专业提供了仿真的实训平台,在虚拟的市场营销环境中,学生综合运用市场分析和营销组合策略,有效地实现了营销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高职院营销专业实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阮友璟 《对外经贸》2023,(12):115-118
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计划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商务英语实训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岗位需求,在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现存的问题基础之上,深入探讨将跨境电商融入实训教学及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企业合作团队、改善校内外实训环境条件和配套设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海霞 《商》2013,(15):306-306
本文建立在以专业能力为目标,和以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课程和课外实训为核心的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模式。此模式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专业能力,还有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不仅是关于学校及评价,而且是关于一般的教育过程。在充分考量学校教育的可能形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新形式。正如作者所言:“教育过程总是发生在具体场景中,有关教育实践的决定取决于对那种场景的敏锐感知。”本文将主要探讨的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评价模式,研究目前我国综合实训课程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此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出纳岗位实训"课程是继"会计基础"理论课程后一门重要的岗位实训课程,"票据填制"中"支票的填制"是"出纳岗位实训"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针对该节课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特点四个方面阐述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中职学校教授出纳实训的老师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高校一线教学工作者的追捧,但其是否响应学生需求尚待分析。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内部控制课程教学运行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对专业相关、联系实践、生动趣味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需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案例分析模式响应了生动趣味需求;PPT专题介绍模式响应了专业相关需求;专家访谈模式响应了提升成绩、自主创新需求;模拟实训模式响应了联系实践、自主创新需求;小讲座模式响应了自主创新需求;小组讨论模式响应了互动参与、自主创新需求。最后,认为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小班规模、加强基于生态学的学生需求分析、教学效果检验、教学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措施提升"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组织模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受到关注,其核心是通过教学与实践完成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个体发展等目标,这需要开发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信息系统开发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训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综合实训的作用和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实训是以市场营销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市场营销专业技能为要求,进行的以市场营销工作岗位应用为目的的课程体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探索,笔者开始尝试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即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发展原则,将培养专业能力与拓宽就业平台相结合,注重实训中对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文章试图立足教学实践,寻找能够提高专业综合实训有效性的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独立学院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急需完善。所以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更要重视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就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实训存在必要性与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校内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商务英语校内实训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交际能力及英语理论知识巩固和运用而开设的教学模式。英语实训教学是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和商务方面的技能进行实训,具体实训项目涉及语音训练、听力训练、外贸接单谈判、外贸流程实训以及单证填制等等。本文主要对校内实训项目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专业实训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经管类专业的特殊性,在专业实训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经管实训的重要性、培养模式、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推动经管类实训效果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礼仪课是中职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特点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而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已不适合礼仪课的教学,根据新大纲提出的结合专业、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以《接待拜访礼仪》教学为例,在礼仪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李红 《现代商贸工业》2014,(20):165-166
"大会计教育"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扩大,培养综合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会计人才,将传统的"会计"、"出纳"职业岗位扩展到各个行业需要会计知识的岗位。为此,探讨了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相对较多的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设计,该方案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相关模块化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促使学生认知会计专业能够从事的职业岗位和范围,了解会计岗位的从业资格、素质要求及职业特点,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质量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达到了高职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外贸专业如何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存在诸多不足。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是以外贸专业学生为主体,利用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并借此开展实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将外贸生产活动与实训完美结合起来,建立起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具有内容新、手段多、效果好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7.
校内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商务英语校内实训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交际能力及英语理论知识巩固和运用而开设的教学模式。英语实训教学是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言和商务方面的技能进行实训,具体实训项目涉及语音训练、听力训练、外贸接单谈判、外贸流程实训以及单证填制等等。本文主要对校内实训项目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商务英语》是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本专业学生学好《单证实务》与《外贸函电》这两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合适的教材和配套的实训场所。改革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商务英语滁程教学,应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分组角色扮演法,作业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意愿,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实务》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岗位需求来设置实训内容,结合职业资格认证技能要求来设定能力目标,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各种现代化的实训手段,努力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提高电子舅母专业学生的电子商务运营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谈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的设立是基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中心的设立应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实训内容应密切结合所学课程,应包含报关与报检实务实训系统、加工贸易管理与综合保税区管理实训系统、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系统等,为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