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我国当前劳务派遣业可谓风起云涌,近年来劳务派遣在企业用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劳务派遣已成为"一种就业形式,一种"劳务经济"。为此,应加强立法,提供法律保障和规范;严格界定劳务派遣用工在企业中的使用范围;慎重选择派遣机构并在派遣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强化监管,规范派遣行为;畅通内部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确认并作了创新性的规制.然而,该法实施以来,我国劳务派遣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并加以完善的问题,如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制度如何健全、劳务派遣的用工时间和范围怎样界定、劳务派遣的监督管理如何规范、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怎样保护等等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创新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劳务派遣予以立法规制,对促进劳务派遣的规范操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鉴于在劳务派遣中劳动雇佣和使用分离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在劳务派遣理论研究方面的欠缺,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立法规制上仍存在需要调整完善的几个方面,本文针对劳务派遣仍需调整完善的问题予以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荣梅 《现代商业》2011,(26):71-7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经济的用工方式,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但由于劳务派遣自身固有的特点和法律的特别规制,使得其中的法律风险凸显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本从分析劳务派遣法律风险的来源入手,梳理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主要的风险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及管控措施,为用工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的限制性规范模式,主要解决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方式和保护水平。参考欧盟以及德国、日本等国的做法,通过对劳务派遣制度的历史沿袭研究,得出各国对劳务派遣的要求,并对限制性规范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应采用限制性规范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颖 《商》2014,(8):160-160
本文分析了新颁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并就如何完善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建议尝试从市场经济、法律、政府规制等多维度破解劳务派遣困局,可为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制及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我国劳务派遣市场长期处于混乱无序局面;<劳动合同法>虽从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义务分配、劳务派遣的使用范围、同工同酬、连带责任等方面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制,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使用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转移法律风险、获得专业服务优势。在客观上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但也给劳动者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下降、归属感和企业认同感不足、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方面,另外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员工,可能存在雇主责任  相似文献   

9.
煤矿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对煤矿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增加用工灵活性、调节用工供求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些煤矿企业在非“三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对劳务派遣工权益保障不力,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需要对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及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科学界定煤矿企业接受劳务派遣工的标准,完善煤矿企业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加大劳务派遣的监察力度,规范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秩序,全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王锐 《消费导刊》2014,(3):183-184
随着我国劳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的用工实体对自身经营过程中如何规范用工管理,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劳动纠纷等诸多方面均提出迫切需求。特别在劳务派遣成为一种比较普遍且范围不断扩大的用工形式后,研究、分析实际应用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就变得十分重要,劳务派遣制度对当下用人单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性的介绍了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的内容及特征,探讨了劳务派遣的法律限制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使用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转移法律风险、获得专业服务优势。在客观上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但也给劳动者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下降、归属感和企业认同感不足、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方面,另外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员工,可能存在雇主责任不明确、主体行为不规范、规避社会责任等问题,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对劳务派遣用工的适用范围、违法的处罚措施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2014年1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劳务派遣相关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作为首个劳务派遣领域的"部门规章",该规定上承《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下接各地有关劳务派遣的实施细则,已经成为劳务派遣领域的核心规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雇用环境和劳资关系,给众多企业用工管理和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文章以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限制为出发点,结合A公司的管理实践,探析劳务派遣人员结构调整对企业用工关系的影响,以及劳务派遣人员转聘为合同制员工后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世香  姜艾佳 《商》2013,(15):193-194
劳务派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具有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显著特点,有着和传统雇佣劳动关系不同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劳务派遣对促进派遣工就业、提高派遣工职业技能、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建立完善的劳务派遣制度,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1)
随着社会发展,劳务派遣这种弹性用工模式越来越受企业青睐,以笔者所在大连地区为例,整个高新技术园区派遣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劳务派遣业也呈现异常繁荣乃至泛滥景象。为了调整之前《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方面缺乏有效规制的局面,彻底整顿劳务派遣行业,国家在2012年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及之后颁布实施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对此方面都做了更为细化的规定。对比之前,已很大程度上起到规制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15.
对劳务派遣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劳务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维护被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做出严格限制.然而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劳务派遣不但没有缩减趋势,反而表现出非正常繁荣现象.本文就当前劳务派遣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是一个跨劳动法和侵权行为法的问题.劳务派遣中共同雇主的存在和"雇用"与"使用"的分离,使得劳务派遣雇主责任区别于普通雇主责任.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主要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侵权行为理论和劳务派遣特殊性对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相关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张然  唐静 《商业研究》2008,(4):88-91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难与维权难并存。如何实现农民工顺利就业以及如何确保农民工就业后的合法权益,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质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为了推动劳务派遣规范发展,促进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必须发挥政府、法律和集体谈判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许多的问题,主要是劳务派遣单位泛滥,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用工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制度以及派遣机构违规运作等,制约了我国劳务派遣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应全面审查派遣机构资质,严格执行同工同酬法律规定,规范雇主责任承担以及制定专门的劳务派遣法律,从而促进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合理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丽 《商业文化》2012,(A03):17-17
劳务派遣这种灵活、便捷的用工形式一直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欢迎。随着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广泛开展,有必要对这种新兴的用人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社会比较理论的角度对所研究的劳务派遣制度在实施中遇到的公平问题进行概括,提出了我国目前必须从严规制劳务派遣的观点,并着重对劳务派遣制度实施中的同工不同酬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三性"原则的规定,劳务派遣理应适用企业内流动性较高、技术含量较低、替代性较高的非核心岗位,这种低层次劳动领域理应低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者就能胜任。然而,近年来劳务派遣的实际运用却呈现"高层次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矛盾的现象呢?本文结合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劳务派遣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对此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