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岳龙  张瑜 《财贸研究》2010,21(2):27-33
针对目前社会上关于房价与地价之间沸沸扬扬的纷争,在对各方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后直接研究房价对地价的弹性。研究认为:地价是一种需求价格,如今的高地价是由于高房价而产生了对土地强烈引致需求的结果。而房价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由于容积率的调节作用,使得短期内地价对房价不产生明显影响,房价更多地与楼盘所处的区位、面临的经济形势等经济基本面因素有关,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最新公布的一组关于2006年至2008年间,全国105个城市536个楼盘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支持。住房供给的空间垄断、异常旺盛的住房需求和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是导致房价飚升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的"总理房价"是4830.7元/平米。北京的"总理房价"应为4387.07元/平方米。武汉的"总理房价"仅3162.67元/平米。人们不再关注房价的时候,房价真的就算到底了。降房价不是调控的唯一目的,但是房价绝对是楼市调控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调控成败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当前,人们最关心的调控问题无一不是房价还能降多少?房价理性回归要到何时?  相似文献   

3.
盐城房价上涨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林  唐文彬 《江苏商论》2006,(10):134-135
如今房价走势已成为盐城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论述盐城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盐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并提出抑制房价上涨相应对策,对稳定房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全面实行土地招拍挂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几年来关于地价与房价关系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厘清理论界对房价与地价相互关系的现状研究,在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后,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探讨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吴蕾  余劲 《商业科技》2008,(25):183-184
2004年我国全面实行土地招拍挂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几年来关于地价与房价关系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厘清理论界对房价与地价相互关系的现状研究,在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后,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探讨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商》2015,(2):269-270
近年来,关于地价和房价的关系之争甚为喧嚣,因为房价和地价的因果关系揭示了谁是目前高房价的始作俑者。对此,本文经过文献考证,分析不同观点背后的前提和假设,试图借此对房价与地价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梳理。本文发现,以往观点分歧的关键在于其研究的经济环境不同,不同的背景下,主导地价和房价变动的机制也会变化,房价和地价处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我国目前房价的上涨并不由地价的上涨带动。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以来,中国房价持续快速大幅度上涨,其中尤以2007年、2009年为甚。综合考虑房价每年的合理涨幅后,相比较于剔除非正常上涨部分后的正常房价而言,2005年以来的房价中非正常上涨部分,远超过现实房价中的50%。房价上涨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而无法解决房子这一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最终导致几代人走上了"房奴"这条道路。房价问题已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到民生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因此房价的分析尤为重要,为了科学、客观分析一个地区的房价,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引入7项影响因素,并针对每个影响中最受影响的分指标进行实证调研。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支出,我国房价远远超出家庭收入,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经济问题最突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当前,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确实存在严重地泡沫问题也尚未有定论,但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攀升的房价,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显然高房价已经严重影响了普通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理论界观点分歧甚大,为进一步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武汉市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5年第二季度的房价、地价数据,笔者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其中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大;在长期,房价与地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结合宏观政策状况,本文对该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国内城市房价问题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加速升温,房价急剧攀升,引发了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和民生问题。国务院对房价问题高度重视,1个月内5次调控房地产市场,出台11项措施。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最近几年的调控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目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对推动南宁地方经济发展和激活内需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应用货币政策:利率、信贷、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等工具调控房价效果不错,面对难以稳定的房价,甚至飞速上涨的房价,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利用货币政策或是一些组合政策对房价进行合理的调控,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各项政策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难以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理性决策,基于传统的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已不能够完全解释我国的房地产现象,本文基于南宁市房价在2008年逐步实施货币政策与房价关系的实证问题分析,针对货币政策对南宁市房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分析观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尚田华 《商》2015,(1):184
近年来房价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因为房价高低决定了老百姓的住房,而住房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但中国的房价却是一路上涨,并且其上涨速度令人咋舌,因此有人戏言道:"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起了"蜗居"或是"蚁族"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调控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并没有达到完全阻击房价的作用,由此我认为应该分析下现行财产税法规与政策,在一些不健全的方面可以窥视到对长久  相似文献   

13.
面对浙江各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现状 ,引发了人们对房价这一市民、开发商、政府、投资人最敏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索。市场各方应正确认识房价涨跌的辩证观 ,处理好风险与收益 ,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 ,理性投资 ,适度消费 ,强化调控 ,促进房市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住宅类房价高涨的问题,已有很多的观点和论述。较一致的观点是存在泡沫。不然政府也不会一直进行政策调控。问题是,分析了、建议了、出政策了,但结果“依然故我”。为什么?本文希望能从规律和本质的层面做些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GDP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房价也在不断上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本文主要研究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房产税的定义以及相应的措施,并就如何利用房产税这一措施有效地对房价进行管控阐述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调控房价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作为欧洲最发达国家的德国通过其独特的住房政策保持了房价的长期稳定。本文在分析借鉴德国稳定房价的基本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房价调控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住房政策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市场是当前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房价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作为政府进行房地产管理的决策依据和民众判断市场的重要信号,房价统计指数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我国房价统计指数的现状,分析房价统计指数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通用统计方法,提出完善我国房价统计指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认为房价会暴涨和暴跌的两种不同观点分别用实例和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予以反驳。从经济,政策,环境,重要性等多论据阐述证明论文的观点:即未来三年房价会是小幅上涨到平衡波动再到小幅下跌,然后在国民经济和城镇化正常带动下,房价将进入中期小幅上涨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房地产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房价成为政府和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房产市场现状的观察,从住房供求、宏观经济、银行行为和国家政策等角度对我国房价未来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房市拐点不会出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和居民消费持续下降的局面,围绕房价和消费的关系涌现了大量研究。但不论是基于全国总体时间序列数据、省际或城市面板数据,还是微观家庭数据的实证研究都出现了相互"掐架"的现象。一些观点认为我国"房价上涨促进居民消费"(即住房"财富效应"为正),还有观点认为我国"房价上涨抑制居民消费"(即住房"财富效应"为负)。本文对此进行梳理,指出这些冲突的根源所在,并支持中国住房"财富效应"为负的结论,最后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