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济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魏葳 《产权导刊》2013,(2):17-20
中国股市2012年年线收阳,摆脱了年线三连阴的极度危险的局面。实际上,2012年一路下行的中国股市就牛了一个月,即2012年12月,中国股市收复了决定命运的牛熊分界线:半年线。让人对2013年的中国股市充满希望。同时,中国股市仍处在非常之低的低位。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股市可谓一路高歌.从一千点开始直线上扬并顺利超过历史高点。股市的红火给投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思考。中国股市上涨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两千多点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近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态势.更使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4.
【香港《信报》1月10日】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直通泡沫轨道。若再不采取行动,股指将持续升至股市泡沫爆破,而升得愈高,日后将跌得愈痛。  相似文献   

5.
邱震汉 《杭州研究》2007,(3):131-136,162
当前,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引起了国内外的十分关注。股市大起大落的成因,从体制上看,缘于新兴市场以散户为主体的组成所致,加之机构投资者队伍组成伊始,不够成熟;境内外非法违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股市、拉抬、打压A股股价;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基本制度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市场表现为:信息失衡,内幕交易,股价操纵,投机盛行。由此引起的股价大起大落,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股市长期稳定发展,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和宏观经济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当前股权分置改革胜利完成后股市大发展中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推进股市基本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认为,大力改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结构;加强监管,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以防止内幕交易,制订、完善信息的予告制度;严控境内外投机集团非法资金流入中国股市,严厉打击操纵股价的活动;改革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制度等是防止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14):18-19
【美国《新共和》杂志3月26日】上海股市的短期暴跌引发全球股市震荡,虽说上海股市交易额相对较小,但它在世界股市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上海股市经历了所谓的“黑色星期二”之后,有评论员表示,人们大可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短期震荡不改变中期向上的格局,投资者必须要从战略上的深度和广度去把握这个问题。投资者完全可以放心,到2008年不会亏损,必须要用这种心态对付目前宽幅快速的震荡。”  相似文献   

7.
上海股市今年的表现相当糟糕:横盘震荡与急速下跌轮番上演,上证综指年内已累计下挫20%。按理说,股市会根据经济预期作出反应。那么,上证综指的表现是否预示中国经济将出现崩溃?  相似文献   

8.
【韩国《朝鲜日报》1月8日】新年伊始中国股市会不会与世界股市继续背道而行?5日和6日的中国股市与其他亚洲股市一同呈现涨势,但7日则与韩国(2.84%)、日本(1.74%)、台湾(1.32%)等其他亚洲股市相反跌了0.67%.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7月1日晚间针对近期股市焦点问题发表了《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以下简称“《通信》”)一文。文章强调,在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7月1日的《通信》与1992年9月27日新华社发表的《关于股市的通信》几乎是同一个标题,两篇文章的发表都在股市暴跌之后。如此的“巧合”引来诸多猜测。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6月30日】自去年10月以来上海股市已经缩水一半,许多股民忧心忡忡。据报道,为了安抚他们,北京有关当局正在考虑如何最好地稳住股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2008年将有1315.17亿股的限售股先后解禁流通,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的股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股指高位震荡在所难免,大小非解禁后股东套现愿望将比过去强烈,对股市资金面必然形成较大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股民股事     
申城刚进入6月,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恰恰为炎热的天气降了高温。在不久之前的5月30日凌晨,中国财政部将印花税从0.1%上调至0.3%,向比天气更火热的中国股市泼了一盆凉水。虽然此前的牛市为中国人创造了极佳的致富捷径,可是由此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问题:股市泡沫,大批并不理智的新股民涌入股市,甚至有人辞职或抵押房产炒股,都构成了2007年中国股市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13.
【美国之音3月2日】自从中国股市2月27日暴跌以来,包括亚洲、欧洲和美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区的股市发生连锁反应,连连下跌。世界股市连日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股市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14.
《北方经济》2008,(5):39
“中国的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始步入正轨,去年的股市是上升的,但股市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必定会有一个调整期。”厉以宁说,“股市越往上走,调整期就会越长,这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盘走势的逆转,10月22日,股市迎来了久违的“黑色星期一”。  相似文献   

16.
仅仅两周时间,上证指数就从高点下跌了20%。中国股市下跌的背后有什么原因?逐一分析目前的几种流行说法,似乎都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历经十年风雨的中国股市正在经历一场伤筋动骨的考验。不仅仅是由于它近日的外在的表现和已经到来的第一个“监管年”,更在于对它触及灵魂的剖析和检讨。无论它是一个亟待呵护的“新生婴儿”也好,亦或是一个急需严管的“赌场” 也罢,所有的争论都归结于一个命题,一个本质:谁是中国股市的良心。 在股市中,谁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谁来规范股市的操作程序,谁来为股市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29):21-22
中国监管机构正试图通过限制新股发行来改变国内股市低迷不振的状态,但证券业分析师称,随着众多中国企业迈向海外筹资,此举可能导致中国股市更加边缘化。  相似文献   

19.
时隔16年,近日新华社再次以《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为题,针对近期股市的焦点问题发表了一篇4700字的“新华视点”。16年前,在中国股市出现连续暴跌之时,新华社首次以《通信》形式对股市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强调股市将出现转折,虽然当时收效甚微,但半年后股市确实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20.
“达尔曼”是中国股市14年来,第一只真正死去的股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