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激烈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体制为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其把握时机,快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从管理层面进行有效改革。 文章将开展国有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改革分析,旨在通过调整资源分配和使用模式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运营模式的改革有效解决实际运转过程中常见的各种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集体经济也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因此将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混为一团.随着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推进,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明确界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才能使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体制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指南,才能有利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经验表明国有经济改革无法绕过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经济改革采取了国有经济基本不动,在体制外寻求发展的战略,即增量改革战略。1976年10月,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和文化大革命宣告结  相似文献   

4.
国有经济的存在没有意识形态和地域的差别,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存在,我国存在国有经济,西方发达国家同样也存在国有经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产生、现状及其改革路径和改革目标,旨在为中国目前的国有经济改革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已经在中国快速展开。新时期经济改革逐渐开始全面深化,因此想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我国需要调整国有经济新的布局和定位,保证我国经济能够顺利发展,下面本文就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这一重大任务,希望能够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之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的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认为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被替代,也不能被削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部分阐述,国有企业改革将重回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轨道上来,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出其门     
《光彩》1999,(11)
国有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旧的国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在各方面存在诸多弊端。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国有企业三改一加强,使国有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优化组合,有利于抓好整个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发展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改革思路已经逐渐清晰.笔者根据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背景,提出竞争性领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建议,从实证角度论述了竞争性领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培育民营经济是可行的,对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退出的"承接主体"进行了研究,并对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蒲娇 《商业研究》2003,(5):167-170
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远远滞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西部国有经济规模 过大,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降低其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这既是 西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前进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一方面是政府对企业"放权让利",以利于形成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是政府重塑调控经济的手段,以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本文称之为"双向改革"。本文试图说明,"双向改革"的制度摩擦是导致财政风险的重要原因。通过使用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确实存在体制改革摩擦即制度性摩擦,这种制度性摩擦不仅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双向改革"的风险化解效果,而且自身也导致了新的风险产生。因此,探索和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探索了防治两极分化的方略。本文提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机制没有融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是导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施收入分配双轨制,乃是防治两极分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体制的目标定位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杰长 《财贸经济》2003,(10):26-30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极为重要和紧迫的.用公共财政理论构筑与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是一个方向性选择.今后一段时期,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从界定政府事权范围、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支出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的省直管县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但不能期望仅此改革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府转型构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持续动力。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重建分税制财政体制亦需摆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须重塑经济增长的投资动能。本文以2004年中央投资审批体制改革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考察了投资管制调整的投资效应。研究发现,投资审批体制改革导致投资管制程度放松,促进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投资扩张。投资管制程度放松的投资效应在规模相对小和获得政府补贴相对少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而且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效率相对低的地区更为明显,表明管制程度放松压缩了地方政府及官员干预和控制企业投资的空间。本文研究还发现投资审批体制改革具有投资效率提升的效果。本文验证了放松管制所具有的积极的经济效应,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有必要将按劳分配区分为探索型按劳分配与理想型按劳分配,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所需要的"马克思条件",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目前学界普遍将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等同于公有制的比例范围,但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这不过是一种可能性极小的"刃锋"情形,由于存在"示范效应"与"失范效应",二者更可能不相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当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所有制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将两类经济的融合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义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为衡量公有制与按劳分配问题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效率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效率是衡量银行资源配置和经营成效的重要指标,效率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评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水平和改革成效.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使用C2R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两组DE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但阶段性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1994-1997年和2003-2004年.改革过程中的银行经营效率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修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天勇  张弥 《财贸经济》2011,(2):5-11,136
本文从我国土地体制改革和立法的目的入手,阐述了土地体制改革中应调整好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房价等社会安全的关系、土地改革和立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农民土地保障与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和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房地财政收入渠道、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形成稳定的土地物权以及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长征 《北方经贸》2011,(9):101-103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过程中,考虑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效果。要改善政府治理机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强化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高透明的货币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债权人市场监督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强化核心把方向,融入中心增效益,深入人心促和谐从而把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增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重点和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是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