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丽 《金卡工程》2008,12(10):29-29
法治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针,要实现法治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要有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观念,一个社会若失去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即便制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内化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难以完成建立法治社会的历史使命.什么样的法律才值得被信仰,怎样才能树立起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蒲 《金卡工程》2010,14(3):23-24
近年来,法律职业者越发地成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的维系力量,然而当前法律职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并不高,这直接制约着我国法律职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信仰之间存在内在和必然的联系,法律信仰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职业道德精神,法律信仰又是培育法律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因素,二者与职业技能共同构成法律职业共同体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因此,在当今法治社会下,应促进二者在法治环境下更好地相结合,以建构高素质,精英化和威望高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并为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而服务。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信仰     
薛向东  桂书立 《金卡工程》2009,13(10):55-55
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彰显了法律信仰在法律实现中的重要作用.英国著名学者斯坦在研究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后指出,"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法官的人格和信仰对于法律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他们不仅影响法官对法律规则进行解释,而且影响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如何进行认定."这句话足以展示法律信仰在法律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既不同于经济法律体系,又不等于经济法体系,更不是一国的法律体系。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由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构成的三元分立、互补的法律体系。笔者认为,只有确立三元互补的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才能实现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系统有效的法律调整,最终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既不同于经济法律体系,又不等于经济法体系,更不是一国的法律体系.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由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构成的三元分立、互补的法律体系.笔者认为,只有确立三元互补的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才能实现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系统有效的法律调整,最终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法律信仰是司法公正的保证;法律信仰的缺失是司法腐败现象的心理基础;要从权威性和价值性两个角度来培育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伯尔曼先生的一句话引起了中国社会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鉴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转型期的现实,应该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法律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民 《中国外资》2013,(11):81-81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法制建设日渐提上议程,法治型社会要求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的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法制建设受到各个企业集团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阶段,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构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管理体系上存在的法律漏洞等问题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本文通过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构的探讨,旨在弥补现阶段企业法制建设上的不足之处,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肖亚男 《金卡工程》2010,14(4):77-78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的古老国家,有着令人着迷的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从古代法律文化的辉煌到近代落后于他国而不得移植他国法律的落魄,直到现代新中国致力寻求一个适合本国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国在法律全球化道路上的进程也颇为曲折。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在法律全球化中的历史进程以及对未来中国法律发展的展望,同时坚信中国最终会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何平 《金卡工程》2009,13(5):36-37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那么就是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建成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本文通过介绍西方法律信仰形成的基础,并分析了中国法律信仰的现状与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法律信仰的确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钟媛 《金卡工程》2009,13(6):27-28
法律思维从朴实意义上是指代法律职业共同体在面对涉法性问题和现象的时候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不给予其明确定义的基础上讨论当代中国法律思维的形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即法律职业主体的形成(法律思维主体)、涉法性事物和现象增多(法律思维客体)、法律思维方法的形成(具体思维模式和技巧)。在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当代中国法律思维已经形成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翔 《金卡工程》2009,13(2):17-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法律本土化在各国法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笔者认为法律的本土化是由法律的本土性和法律移植两部分所构成。保持法律的本土性就是在保存法律的文化个性、文明个性。经验表明,法律适用的绝大部分阻力基本来源于脱离调整对象的自在和谐,脱离法律的本土性就是脱离特定法律文化的物质性,必然被现实的社会文化所抵制,从而增加法律调整的社会成本和降低法律运行的社会效果。因此,本土化的法律基础根植于本土性的社会生活,只有我们承认法律物质性特征及他的社会生活性,尊重自在特定社会文化圈乃至文明圈的生活个性,由此成为法律生成和运行的客观前提。在此基础上,移植相应的符合本国发展方向的先进国家的法律,共同促进本国法律的发展。因此,二者共同构筑着法律的本土化,推动着法律的承继和发展。本文试图从法律本土化的界定、法律本土性的个性、法律移植的可能性对法律本土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欣 《金卡工程》2009,13(7):56-56
作为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曾在法学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至今日仍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古代的冠礼仪式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古代冠礼仪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冠礼仪式的具体过程,阐述了冠礼仪式的法律内涵,最后提出冠礼仪式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袁仕益 《金卡工程》2009,13(3):87-88
公司法律文化是指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为公司成员共同信仰、共同追求的对法的认知、评价、心态以及与此相应的思维模式和制度的总和。公司法律文化是文明社会民主、法治特质的积淀与气息,其对于公司的发展与超越,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对公司法律文化的内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有利于公司法律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杨凌云  董立强 《金卡工程》2009,13(12):56-57
"上海钓鱼执法"一案,在网络和民意的监督下,一时把上海执法部门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让其有点不知所措。笔者并不想过分指责上海相关执法部门,而是试图从制度和文化的视角分析现象背后的根源。笔者认为上海执法部门的违法行为折射出当下国民法律信仰的严重缺失,以"上海钓鱼执法"案为素材,首先,阐述法律信仰的确切含义和本质;其次,根据目前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状况着重探讨原因所在;最后,基于实践考察和理论研究,提出生成法律信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所有法律对赋予其神圣性的宗教要素的依赖,宗教要素包括仪式、传统、权威、普遍性.第二是基督教对西方法发展起的作用.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是我们生活的目标和追求的意义的一部分,承认法律关系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理性,意志以及信念等.  相似文献   

17.
毛武秋 《金卡工程》2010,14(2):156-158
在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表现为轻视法律、皇权至上、重义轻利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这就需要重塑与现代法治相符的现代法律文化,有必要对权力制约的同时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吸收,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网络互助计划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项创新,凭借其较低的参与门槛,以及类似于传统保险的保障功能,使得网络互助计划的行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中国对网络互助计划的法律属性尚不明确,加上监管政策的缺失,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从网络互助计划的法律属性和监管问题出发,进一步明确其法律属性,梳理当前相关部门进行的法律规制,以便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促使网络互助计划健康有序发展,日后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客观依据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保证。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就不可能出现健全、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应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法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法律冲突,俗称“依法打架”,主要是因立法冲突引起的。所谓立法冲突是指一国内部立法领域发生的立法权限和法律规范的冲突。政府采购立法冲突是指具有政府采购立法权的立法机关权限以及由这些机关制定的政府采购法律规范相互冲突。法律冲突具有普遍性,纵观世界法制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解决和遏制立法冲突,走向法制统一的历史。我国的法制建设,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立法活动也同样面临着立法冲突的困惑。当前,我国新生的政府采购法律冲突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和遏制我国政府采购立法冲突,保证我国新生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健康发展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今天政府采购当事人,尤其是政府采购立法部门和立法工作者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