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股票市场历来有"政策市"之说,政府政策这只"有形之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成为影响中国股市最重要的因素。在众多政策工具中,印花税率是一种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工具。2007年5月30日夜里,为了抑制股市的过快上涨和过分投机,财政部悄然提高印花税税率,虽然引起了股市短期的剧烈震荡(主要是下跌),但之后基本上还是一路走高。  相似文献   

2.
台湾股票市场经过连续几年的超常升涨,从去年2月中旬开始,连连下挫,由当时的12680点,到5月份跌至6000多点,7月份下跌至4450点。到10月中旬,已经跌至2500点,跌幅高达80%。台湾股市去年的暴跌,反映了前几年股市肥皂泡的破灭,对台湾经济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不过股市暴跌也将台湾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暴露无遗,促使货币当局下决心推进变革,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引导台湾股市走上比较稳健的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刘明彦 《银行家》2012,(1):14-15
正2011年12月15日,上证指数报收2180点,相对年内最高的3062点,跌幅近30%,击穿了投资者2200点的心理防线,处于2001年6月22日收盘价2251点的下方。从股指水平来看,中国股市一夜间似乎回到了十年前,好像"人类"也无法阻止中国股市的下跌。当然不可否认,中国股市也曾辉煌过,于2007年10月创下过6124点的"令人敬仰"的股市巅峰,但那已成为中国股市泡沫的标志,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1月6日到7日在北京举行。针对广大投资者关心的股市问题,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股市"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温总理关于"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一度给股市带来信心。1月9日、10日,上证指数分别上涨了62.49点、59.85点,两天累计120点的上涨,这在2011年全年的行情中都不曾有过。这也足见市场对温总理"提振  相似文献   

5.
杨帆 《国际融资》2001,(5):24-25
中国股市是否真的到了"投机有主导股市之势"的危险程度 中国上市公司基本不分红,又是高溢价,这就决定了只能是投机市场,绝大部分人都是在投机而不是投资.何止是投机主导?但是我没有说投机主导就十分危险,"十分危险"将在三年以后,上海股票指数上了5000点,国家资源投入得差不多了,就有极大的危险.如果崩盘,危害不仅超过美国,而且超过日本,这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股市走势和波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海峡两岸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内地(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DCC-MIDAS模型全面分析了低频货币政策对高频中国内地(大陆)与港台股市波动及相关性的非对称性影响,克服了传统同频数据模型无法处理月度货币政策与日度股市数据所带来的频次不匹配和信息损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变化对于中国内地(大陆)与港台股市不同成分的波动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异质性。在短期波动中,货币政策在香港和台湾股市存在非对称性;在长期波动中,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单一货币政策均会增大股市波动,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同时考虑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抑制内地(大陆)股市的长期波动。股市间长期相关性的结果表明,无论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将抑制中国内地(大陆)与港台股市间长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过去1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而中国股市却是"零涨幅",以此更加暴露了中国股市自身存在的发展问题。"2011年的股市"跌跌不休"。尤其是2011年12月13日之后,股指重新跌回到2245点甚至之下,10年股市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股指一路下行,救市的呼声不断。管理层顺应市场呼声,也出台了若干措施。比如在2011年10月10日,由汇金公司动用约2亿元资金增持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受此影响股指出现小幅反弹。  相似文献   

8.
孙玮 《时代金融》2014,(9):139-140
本文立足于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中的,来尝试说明当前股市特点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将我国的股票市场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然后又介绍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规模。在回顾股票短短几十年的历程中,结合新时期我们股市的问题,以及"十二五"规划,给出我国发展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3年5月份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处于持续低迷市道,期间虽有几次较大幅度的反弹,但时间很短,县花一现;之后反而出现几次大暴跌,上海股市最低跌至750点,深圳股市最低跌至194点。新入市的股民套牢一批又一批,割肉斩仓者比比皆是,有些股民倾家荡产,损失惨重。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股市快速扩容,超过了市  相似文献   

10.
回首中国股市的轮回 2002年6月24日,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再一次发力,将股指一夜之间从1500点拉至1700点,"中国特色"下的政策威力彰显无遗.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1.
当世界正在为拯救东南亚海啸而作出不懈的努力时,一场波及中国数千万股民的“股市海啸”开始发生了。元月4日.在经历几天元旦假期之后.股市重新鸣锣开市。这是200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然而大盘毫不留情地大跣了24点.以1242点报收.元月17日.大盘在新股询价第一股——华电国际将要登场时,再次暴跌了29点,以1216点报收,创下中国股市5年半以来的新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自2001年6月的2245点(沪市指数)的高点回落以来,股市一直在下降的通道里运行且有愈走愈疲的态势,其走势与其所处的基本面几乎是背道而驰的。这主要是因为股市的诚信缺失导致了投资者对股市信心的丧失,这已危及到中国股市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中国股市的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股市的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等的相互配合和互动。  相似文献   

13.
2014年的股市,调整仍然是其主基调,股指能够维系在2013年的股指区间内运行,就应该是幸运的了。一转眼,2014年就要到了。2014年,中国股市走向何去处?这显然是牵动每一个投资者的话题。作为投资者来说,当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的收成。不过,展望2014年,中国股市仍然难以乐观,调整仍然是中国股市的主基调。2014年,中国股市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其实并不乐观。从外部的形势来看,至少有两点对中国股市行情的向上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李长治  方芳 《新金融》2020,(4):12-18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选取200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美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一、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存在"反转"现象,即美国投资者情绪会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有负向冲击,后转为正向影响。二、以2011年为临界点,美国投资者情绪传染所需的时间缩短,上述负向冲击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月,正向冲击的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负债"项目的规模越大,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力越强,表明资本流入和跨境资产配置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市场的机制之一。四、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可通过中国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投资者情绪传染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股市的另一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的6月,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个月里,股市经历了暴风雪般的洗礼,见证了QFII精心设下的"圈套",盼到了期待已久的红筹王者的归来。无数的股民为一堂"风险投资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印花"风暴登陆2007年5月29日晚,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宣布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当月30日起税率由原来的1‰上调为3‰。在这种突然的利空打击下,30日的股市走出了天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是近期谈得较多的热门话题,和谐社会的社会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中国股市生态严重失衡,急需“生态治理”,5月30日相关部门突然推出的提高印花税政策,由于先前在5月22日,市场传出财政部将上调印花税以压制股市快速上涨的消息。当天,数家媒体在采访财政部时,有相关官员表示:“近期没有听说要上调印花税”。经澄清后,市场继续平稳上涨,从4173点一路涨至5月29日创下新高4335点。但出乎意料的是,5月30日深夜,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印花税从0.1%上调至0.3%。旋即,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的发行,非但没有将股市打下3000点,反而还抬过3200点.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压力测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陈磊 《西南金融》2008,(9):54-54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似乎是中国股市而今的真实写照。在经历了白2005年6月开始的大牛市中的资本盛宴,享受了财富增值带来的满足和快感之后,中国股市的参与者此时己深陷围城。从2005年6月的998点到2007年10月的最高位6124点,牛市历经29个月,但物极必反的规律击碎了股市参与者的光荣与梦想,股市经历了从非理性的增长到非理性的下跌的变脸。截止2008年8月8日股市己累计下跌约60%,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股市,股指屡次冲击3000点关口都未成功。无数财富如过眼云烟,顷刻间灰飞烟灭,对诸多利好的冷漠,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2006年,中国股市可谓一路高歌,从一千点开始直线上扬并顺利超过历史高点。股市的红火给投资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思考。中国股市上涨的态势还能持续多久?两千多点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近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态势,更使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牛帅 《时代金融》2008,(9):57-59
随着我国一轮最大的牛市结束,大陆股市陷入低迷,上证指数一路狂跌到2000多点,并有可能继续下跌。政府一系列救市的政策都不能改变股市的现状,"大小非"问题依然是主导目前股市的主要力量。针对这一个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我国股市不能做空的现状,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就成为当务之急。对于一个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对于市场投资者都没有经历过的市场阶段,股指期货究竟会如何影响股市?曾经助推美国股市走上13年长牛之路的股指期货,能否助推中国股市步上十年盛世牛市之道?本文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走过的历程入手,分析股指期货的推行可能会给我国股市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