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如何实现外汇储备有效管理、降低资产管理风险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本文通过建立Copula-GJR-EVT模型,对外汇储备投资组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求得投资组合收益及各资产最优权重。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投资能源和有色金属等战略储备,可以成为拓展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促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耀辉 《金卡工程》2009,13(3):157-157
外汇储备体现一国的经济实力,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抗风险能力的大小.同时,外汇储备也是一笔巨大的资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资,并进行适当的资产组合管理和投资管理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益以增值.  相似文献   

3.
张玲 《时代金融》2013,(14):24-25,32
我国外汇储备高居全球第一,而在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比例过高,债券占据主导地位,股权投资比例不足。美国连续推出数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收益率令人堪忧,汇率风险威胁外汇资产的安全。因此有必要调整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实现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可以通过调整美元金融资产和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增加黄金储备比例、加大海外股权投资,提高外汇储备配置于非金融资产的额度,建立健全规范合理的外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并且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额度高、币种和资产结构单一。这种特征必然导致我国外汇储备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此,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理应从减少超额储备以及改善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入手。2008年之后,以货币互换为代表的跨国货币合作成为新趋势,其在减少超额外汇储备量以及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方面颇为有效,善加利用可以达到控制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以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高储备的局面。以传统外汇储备充足率指标衡量,外汇储备资产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持有超额外汇储备有着很高的机会成本,而更加注重收益目标成为国际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新趋势,表现在可投资资产组合向高风险产品延伸、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多地被央行使用、部分外汇储备资产交由外部管理人管理、分机构的外汇储备管理以及用外汇储备组建各种形式的主权财富基金等方面。这对于我国超额外汇储备的管理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成  杜志斌 《新金融》2006,(5):23-24
外汇储备构成的合理与否会对外汇储备收益造成直接的影响。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隐含着巨大的结构风险。这种风险体现在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多个方面。这客观上要求我们探索新的外汇储备投资渠道,与人民币汇率改革相适应;更加合理地调配外汇储备不同资产的构成比例,降低外汇储备的结构风险。  相似文献   

7.
外汇储备的战略型资产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始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导致自由储备水平远远超过国家债务数量。本文指出目前中央银行在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上是低效率的,针对这一问题中央银行可以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率的外汇储备管理框架——战略型资产配置来管理外汇资产。最后,明确战略型资产配置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在保证基本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外汇资产收益,使外汇储备资产组合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何通过币种构成的调整来缓解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为通过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分析,结合资产组合理论,对影响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当前合理的储备币种结构应减持美元,增持欧元,并逐步使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量高速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低,机会成本大,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都比较大。高额的外汇储备已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采取改革当前的结售汇制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调整储备币种结构、增加黄全持有量和建立战略物资储备等管理措施,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可以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降低外汇储备的风险,进而有利于储备资产的安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和损失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下跌的风险和损失;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和损失;外汇储备投资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外汇储备被敌对国家冻结或没收风险和损失.此外还探讨了外汇储备资产损失和缩水给中央银行带来的资本损失问题,并对各种损失的影响做了点评和建议,力图澄清一些现实中有关外汇储备的误解和疑惑.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及优化配置北大核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面临着严重亏损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为主而隐含的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投资收益损失风险。长期来看,要逐步减持美元资产,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然后,本文从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两个角度对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助于保持汇率的稳定,保证正常的进口和偿债支出,并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导致的金融风险。但是,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最优规模。本文试图借鉴新加坡和挪威等国的经验,介绍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和挪威的经验表明,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可以提高本国储备资产的长期购买力、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并消除外汇储备增加对宏观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在消极外汇储备管理的模式下,中国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建立中国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体制提出了建议并指出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新的外汇体制运行起,我国外汇储备急剧上涨,长年居于世界首位,2013年达到3.8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适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可以抵御外部经济冲击,但高额外汇储备也增加了资产损失的风险。因此,如何改革使高额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油战略储备是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实物储备或现货储备,即讨论和呼声较高的石油战略储备,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另一方面,还应抓紧建设战略储备体系的短板——石油期货储备。通过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加快推进石油期货交易,把金融安全与石油安全合并考虑,把石油现货储备、期货储备与外汇储备密切结合起来,建立外汇储备与石油储备的转换机制,使我国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服从、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安全,提高国家的石油保障能力,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巨额外汇储备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结合2006年至2013年季度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方法探讨我国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及银行信贷规模的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予以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的增长促进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严复雷  王涓 《投资研究》2012,(6):146-151
金融危机对我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造成了资产缩水、流动性降低和收益率下降等诸多不利影响。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我国政府应当把增加外汇储备未来价值或财富作为管理目标,通过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来分散外汇储备管理风险,以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为中心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通过货币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巨额外汇储备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外汇储备的投资趋势和资本化目标的不断强化成为全球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新特点,并推动外汇储备由宏观风险管理向微观风险管理转变。各国货币当局在对外汇储备进行数量和质量双重管理的过程中,都力争通过合理的目标选择、投资结构调整、治理结构安排以及风险技术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外汇储备风险,最优化地实现外汇储备资本化的收益。因此,中国在运营巨额外汇储备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并完善以"多层次"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安排、"多元化"的外汇储备投资运营手段,以及"多样化"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技术为三大支柱的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后已达到相当高的规模,如何适当降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并提高外汇储备利用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实际外汇储备量已经偏离其最优规模。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运用外汇储备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是化解高额外汇储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To estimate the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assess its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the constrained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variance sensitive analysis are utiliz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portfolio accounting identities, the chang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was decomposed into the net purchase change and the non-purchase change. The newly constructed non-purchase change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latent currency composition.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y the end of 2015Q1, China held about 63.6% of its reserves in the U.S. dollar, 19.6% in the euro, 3.09% in the Japanese yen, 4.89% in the pound sterling, 2.22% in the Canadian dollar, 2.03% in the Australian dollar, and 0.09% in the Swiss franc. Although the currency composition kept relatively stable, more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China decreased the U.S. dollar share during the subprime crisis, while resorted to the portfolio rebalance strategy since 2011. The euro share and the pound sterling share declined during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The first derivative of the U.S. dollar was positive while those of other currencies were negative before 2014Q3, and vice versa after 2014Q4. In general, the currency composition management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was effective.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00-2015年19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理论,考察了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溢出效应及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外汇储备具有随地理距离递减的空间外溢效应,双边汇率制度关联会增加外汇储备持有比例的相似程度,而且这种溢出效应更多地表现在与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类似、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上述结论凸显了国家间加强外汇储备合作调整的战略意义。探究我国外汇储备的溢出效应,有利于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理解外汇储备的变动逻辑,对于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