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柱 《新智慧》2006,(1):30-31
一、带息应收票据计提利息的时点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为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算应计提的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中出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但是对此应收票据究竟应在月末、季末、半年末还是年末计提利息.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把“期末”理解为“每月末”;二是把“期末”理解为“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  相似文献   

2.
孙燕芳 《新智慧》2006,(4):70-70
一、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中规定,附连带清偿责任的应收票据贴现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较为特殊的地方是,贴现息应视为提前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短期借款。  相似文献   

3.
李传双 《新智慧》2009,(2):20-21
一、应收票据贴现是否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应收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额付给票据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规定,如果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则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4.
应收票据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文根据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重点对某公司应收票据的贴现业务进行案例审计。2003年12月20日,企业将一张票面金额为2000000元、利率为2.16%的带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该票据出票日期为2003年10月21日,票据期限为90天,开户银行按2.475%的贴现率贴现。经审计,该企业实得贴现款1995852.72元,但记账凭证附件中却无银行出具的相关原始凭证。企业2003年12月20日所作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1995852.72元,财务费用4147.28元;贷:应收票据2000000元。通过实质性测试,审计组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作了这样的记录:经查,某企业2003年12月份持有带息应收票据一张,系银行承兑汇票。该票据出票日为2003年10月21日,票据期限为90天。经计算,该票据到期日为2004年1月19日。企业于2003年12月20日持票到银行贴现。截至贴现日,企业已经持有票据60天,贴现天数为30天。审计时计算的票据贴现为:①到期值=2000000+2000000&;#215;2.16%&;#215;90&;#247;360=2010800(元);②...  相似文献   

5.
戴高传 《新智慧》2006,(4):65-65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科目核算企业所收的商业汇票,而《票据法》所指的票据包括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会计制度没有将企业所收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纳入“应收票据”科目核算,笔认为这是不严密的,容易造成会计核算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6.
翟志华 《新智慧》2005,(12):51-51
应收票据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根据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重点对某公司应收票据的贴现业务进行案例审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有关会计准则、财政部财会[2004]3号文件和财政部财会[2003]14号文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带追索权和不带追索权两种不同形式的应收票据贴现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王会兰 《新智慧》2007,(12):35-36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对于属于金融资产的应收款项(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其减值损失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22号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对于不属于金融资产的应收款项(如预付账款等),其减值损失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具有金融资产性质的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中规定了应收款项提取坏账准备的处理方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应以“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合计数为基数 ,按适当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并计入管理费用。笔者认为 ,该规定仍有其不尽完善之处。作为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来源、性质相同的应收票据 ,未被纳入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 ,显然不合理。第一 ,众所周知 ,会计报表中的应收票据指的是应收的商业汇票 ,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类。作为债权 ,应收票据有不能按期如数收回的风险存在。尤其是票据的兑付跨越会计期间时 ,在会计报表日存在着应收票据日后无法兑付的风险 ,这与应收账款的性质是相同的。既然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实质上差异很小 ,对应收票据这种同样具有风险性的债权 ,不提取相应的坏账准备 ,显然不符合会计中谨慎、稳健的原则。第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 ,在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同时又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应以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为基数 ,并不含有应收票据。于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企业为优化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减少...  相似文献   

10.
王月习 《新智慧》2006,(12):58-58
在票据贴现过程中,正确计算贴现息尤为重要。而计算贴现息,首先要计算到期日和贴现天数。  相似文献   

11.
张俭 《新智慧》2006,(8):61-61
很多人认为企业票据贴现属于单利现值的计算,贴现额是单利现值。某教材在〈货币的时间价值》一章中提出,单利现值是指依据未来的终值,按单利计算的现在价值。例如企业票据贴现就属于单利现值的计算。票据贴现时,银行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应计利息,将余款付给持票人。贴现时使用的利率称为贴现率,计算出来的利息称为贴现息,扣除贴现息后的余额称为贴现额即现值。  相似文献   

12.
黄立新 《新智慧》2005,(9):72-7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集团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间经济业务频繁发生。为了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必须对虚增的项目进行抵销对冲处理,主要包括:①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②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③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④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⑤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⑥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相似文献   

13.
潘荣良 《新智慧》2006,(10):29-30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财会[2004]3号件)规定,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充分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而债务人未偿还时根据申请贴现的企业是否负有偿还责任,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分为“质押法”和“出售法”。这两种处理方法对贴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关项目和财务指标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拟就此问题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签发、承兑商业汇票向银行借款时,可采用不带息票据(本文不考虑带息票据),借款利息由银行预先按贴现率扣除,这种业务称为应付票据贴现。其实质是企业为取得银行资金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所作的直接取得现款的借贷行为。这种借贷关系是以票据方式确定下来的。应付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贴现时,企业按规定的贴现率预付的贴现利息称为应付票据贴现折价(以下简称“贴现折价”);银行按应付票据面额扣除贴现折价后的余额付给举债企业现款。即贴现折价=票据面值&;#215;贴现率&;#215;贴现期,贴现实得金额=票据面值-贴现折价。那么如何对应付票据贴现业务进行核算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办法。1.“应付票据贴现”法。这种方法对于贴现折价通过专设的“应付票据贴现”科目单独核算,并按举债期平均分摊,转作各期的财务费用。贴现业务实际发生时,按贴现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折价借记“应付票据贴现”科目;按票据面值贷记“应付票据”科目。“应付票据贴现”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为“应付票据”项目的减项。企业以应付票据向银行贴现时,由于应付票据的付款人就是贴现人本身,故要由企业承担付款责任。只有在票据到期如数兑现后,企业才能彻底消除这项流动负债。企...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9,(1):59-6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速动资产的是( )。 A.应收账款B.预付账款C.应收票据D.货币资金  相似文献   

16.
侯贵菊 《新智慧》2004,(11B):43-43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于年度末了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应收款项是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两个科目所核算和反映的内容。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又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歉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当某项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按确认的坏账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根据以往的做法.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要求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相似文献   

17.
陈剑勇 《新智慧》2004,(5A):45-45
《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规定: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变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笔者认为,现金等价物还应包括应收票据巾的银行承兑汇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银行效益源于利息收入。近年来,作为银行经营收益主要来源的贷款利息不但不能如期如数收回,而且应收未收的额度还呈增加趋势,这就直接影响了银行经营成果的实现。笔者认为,应加大收息的力度.以确保银行的经营成果。一、企业欠息的成因近年来,银行尽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应收未收利息仍呈增长的态势。企业的巨额欠息已成为困扰银行经营效益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1998年,工行某县支行应收未收利息2644.8万元,比上年增加767.6万元。欠息企业从15户增加到28户,占贷款企业总数的12%。从欠息企业…  相似文献   

19.
企业利息收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投资活动中取得的利息收入;另一类是对外投资活动以外取得的利息收入,如存款利息、应收票据利息,核算时不记人收入账户,而是冲减财务费用。笔主要讨论第二:类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当前的做法固然简便。也符合重要性原则,但是其缺点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财务费用的构成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现金折扣净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及经营性筹资所发生的其他费用等。因其具有多样性,与现金流量表之间也就有了各不相同的关系。具体情况如下:一、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包括长短期借款、发行债券所计提或支付的利息,融资租赁的租赁费所发生的利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剔除计提的、尚未实际发生现金流出的部分,这些需在以后会计年度的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剩余部分才归入当年度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同时,这些利息支出,只要归入财务费用账户,一律应在当年度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二、利息收入记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主要有银行账户上的留存资金所产生的相当于活期存款的利息。这些收入既非投资活动,又非筹资活动而产生。从经济内容上说,更接近于银行使用本企业资金而发生的收入,所以应归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似乎更符合实际。三、带息票据发生的利息收支及票据贴现而产生的利息收支企业签发带息应付票据,近似于一种筹资行为,首先应区别支付利息日与签发票据日是否属于同一会计年度,若在同一会计年度,其记入财务费用账户的利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