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公正是法治追求的永恒目标,影响司法公正的变量有很多,比如法官独立审判,党委、政府与法院的关系,法官素质,司法成本的投入等等,各种因素构成对司法公正的共同影响。司法成本的投入是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物质基础,司法经费配置不合理将对法院职权的行使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司法成本与司法公正的概念入手,研究两者之间正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司法成本投入越大,司法公正越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2.
实现司法公正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重新植理了两大法系关于法院审级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检讨了我国现行法院审级制度的弊端,从司法审判内部机制改革、资源重新合理配置这一独特视角,对中国法院在审级制度上应进行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试图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等体制性问题,并逐渐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与法官激励是当前司法领域中所面临的最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博弈论来模拟现实的审判过程.通过分析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法官最优选择的基础上来研究法官的法律遵从度、工作勤勉程度、工资收入、外部干预(如贿赂)、司法权的有效配置等重要因素对法官裁判的影响,进而解决社会所获得的公正执法水平.对于不同法律遵从度的法官而言,贿赂、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法官法律遵从度并调整法官与社会之间的效用关系,从制度上实现司法权的有效配置,对于实现司法公正至关重要.这为解决当前司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董皞 《开放时代》2002,(1):48-59
文章从分析设置司法功能的目的入手,指出为达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的司法目的,首先要依靠司法公正。而作为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与作为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成为导致司法不信任的口实,从而影响人们对司法判决的信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制度权威、法律权威与法院权威、法官权威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司法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与效率,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法院通过近年来司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历史上"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迄今为止,我国法院对于实体公正的重视,仍然超过对程序公正的重视.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司法公正的真正实现.因此,笔者结合近年所参与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就法院确保程序公正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法官角色伦理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是公正的化身,其角色定位就是通过对法律纠纷的公正裁判实现司法正义。公正裁判就是法官正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保持自己角色行为的正当性,这正是法官角色伦理的基本内容。因此,法官角色伦理对实现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司法公正就应加强对法官角色伦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目前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法院审判工作、司法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监督机制以及司法环境、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刊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邀请了省内部分知名学者以及司法部门的领导,对司法公正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将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刊出。  相似文献   

9.
巩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00-102
通过诉讼的手段并非一定会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相反,它经常意味着极大的资源浪费,而通过调解却能够降低解决争端的社会成本。根据科斯定理,法律在现代市场交易过程中能够对资源的配置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角度对诉讼与调解进行经济分析,能够达到促进司法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从而实现司法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