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玲 《济南金融》2008,(3):79-80
<正>现行票据贴现利率实行的是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政策。1998年3月,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利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2004年3月25日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调整为3.24%,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2.
再贴现利率形成机制亟待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央行2005年3月17日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至今,洛阳市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下降,票据市场利率已接近或低于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商业银行票据经营利率风险凸现。一是银行承兑汇票的市场贴现利率从年初的 3.6%左右,逐步下降到了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水平以下。相当部分银行的贴现利率突破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3.24%的底线,甚至降至2.0%左右,票据市场  相似文献   

3.
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按照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办法规定,贴现利率是在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基础上浮动加点(即不低于3.24%)。据对河北省邯郸市票据贴现市场的调  相似文献   

4.
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票据贴现利率实行的是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政策.1998年3月,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利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2004年3月25 日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调整为3.24%,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说,目前,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贴现利率是在3.24%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点形成.  相似文献   

5.
武超雄  李焱 《山西金融》2002,(12):50-50
1.再贴现利率高。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但再贴现利率却保持不变,仍是2.97%,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贴现率则低于2.5%,在资本成本核算上再贴现已不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为获得较高收入,将持有的贴现票据办理转贴现或到票据市场进行融资,再贴现利率高成为再贴现业务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析了我国目前票据利率体系失衡的现象,认为过低的承兑费率对增长中的银行承兑业务形成巨大隐患 .贴现利率必须在再贴现利率之上的规定与市场机制形成了悖论.对此提出了调整我国现行票据利率体系的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7.
改革我国贴现利率形成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芃 《新疆金融》2009,(12):15-17
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生成的定价机制已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建议取消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挂钩的定价机制,尽快实施在Shibor基础上加点生成的贴现利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3,(8):80-80
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次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实行基于再贴现率加点生成贴现利率的票据定价模式。在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货币政策调整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等因素,使得票据贴现利率波动频繁并逐步显现出基于再贴现利率基准定价模式的缺陷,主要包括贴现利率存在跌破再贴现利率的背离现象、贴现利率定价模式未体现票据市场化程度、再贴现利率的货币传导功能逐步弱化等。本文提出票据贴现利率采取基于Shibor加点差的定价模式具有资金成本依据和契合票据业务特点等方面的优势,并具有推进利率市场化、沟通不同金融市场联系和促进货币政策传导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梧州市银行机构现有的两种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表明:央行再贴现利率对票据贴现利率定价的基准性作用已逐步淡化,而3个月shibor对票据贴现利率定价的基准性作用则明显增强,梧州市基于3个月shibor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已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赵权伟 《南方金融》2003,(1):44-45,43
人民银行调高再贴现利率后,再贴现业务量急剧下降,但与此相反的是,各商业银行的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也出现了急剧的增长,其中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已经脱离了人民银行的再贴现政策的束缚,能够独立发展,而这除了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外,商业银行内部调整票据业务政策,加强对票据业务的竞争,是2002年票据业务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财会学习》2013,(8):4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票据贴现业务实行在不低于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由市场自由决定票据贴现利率的政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各金融机构对票据贴现利率逐步试行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基础上加点报价.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形成因素进行研究,发现3个月Shibor与票据信用风险状况是票据贴现利率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完善票据贴现利率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再贴现政策在人民银行基层行运用状况 1999年以来,随着总行和分行一系列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和实施,人民银行基层行的再贴现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一是再贴现范围迅速扩大,已由开始的煤炭、电力等五个行业和四种农副产品的已贴现票据辐射到各个行业.二是再贴现业务总量快速增加,以衢州市为例,2000年末全市再贴现余额1.99亿元,比年初增加1.92亿元,增长28倍,累计发放再贴现资金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0亿元,增长27.5倍,再贴现已成为人民银行基层行解决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困难的重要途径.三是推动了票据市场发展,促进了跨区域票据市场的形成.郑州华信、深发展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跨区域的票据贴现业务.四是再贴现政策的利率杠杆作用初见成效,贴现利率大幅降低,并直接刺激了企业对票据的贴现需求.据调查,2000年衢州市金融机构贴现率平均下调了1一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对贴现资金的需求呈大幅上升之势,全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发放贴现资金4.96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近6倍.五是扩大了货币供应,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加速了企业资金流转,并对信贷资金投向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优化了信贷结构.六是票据市场的发展壮大又为中央银行转变金融调控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会减少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双轨制会给大企业提供牟利机会央行决定自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控制,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2.3倍上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票据市场利率变动与Shibor走势基本吻合,表明目前票据市场利率已呈准市场化状态。文章从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票据要素差异、银行承兑动机差别等角度,揭示了影响票据利率市场化的功能性障碍,并从加快商业票据电子化建设、改革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规范票据贴现金融信贷统计归类等方面,提出深化票据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商业汇票利率体系主要由承兑费率、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构成。其中作为银行间市场业务的票据转贴现,其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在监管部门加大力度规范会计科目核算、严查逃避信贷规模的票据业务后,买断性日趋明显,其利率更多受到信贷规模影响,与其它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产生了一定背离;回购式转贴现业务则逐步脱离规模互转方式,近期呈现了较强的资金业务特性,利率水平逐步接轨其它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8.
资讯     
《金融博览》2013,(15):4-5
01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次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相似文献   

19.
<正>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贴现利率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市场基准利率的缺失以及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不足,使得贴现利率难以准确反映资金供求及市场风险状况,影响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考察天津市各中资金融机构贴现利率定价情况,指出当前贴现定价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建立与Shibor(上海银行问同业拆放利率)相挂钩的定价新模式,同时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转变和加强贴现利率管理机制,从而推进票据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