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农技人员科技兴粮积极性,河北、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在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后,相继组织开展本辖区粮食表彰奖励活动。据统计,22个省(区、市)共安排表彰奖励专项资金11.5亿元,表彰粮食生产先进市(地)70个、先进县(市、区)495个,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为了扭转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从4月初开始,13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始向种粮农民兑现直补资金,同时还有16个非主产省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现就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13,(11):15-15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10月12日消息,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  相似文献   

4.
加强林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丹 《绿色财会》2006,(9):23-24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系统有11个市(地),43个县(市)及其所属的358个国有林场进行抚育伐木材生产,每年抚育天然中幼林110万亩。生产抚育伐木材,松木杆,杂木杆150多万m^3,年销售收入38000多万元,2004年实现经营利润8000万元.是黑龙江省地方林业简单再生产得以继续进行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木材销售款收不回来,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网站近日公布了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50条政策措施,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数据显示,仅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两项补贴资金已超过1200亿元。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3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3年生产的小麦(二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9月29日围家发改委公布)。  相似文献   

7.
《农村工作通讯》2014,(11):50-54
1.种粮直补政策.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激发农业行政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继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继续增收,农业部决定对在2004年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中作出重要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场)”200个,“全国粮食生产管理先进个人”100名,  相似文献   

9.
新疆植棉化肥投入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棉花生产的可变投入中化肥所占份额最大,1996年全疆平均化肥亩投入110.74元,占总物质投入(403.93元)的刀.4%,较全国平均(90.77元)高出22.0%。兵团主要植棉师1998年成本调查,化肥投入149.34元,占总物质投入(391.12元)的38.18%。因此,在当前棉价下跌情况下,分析化肥投入现状、寻找提高投肥效益的途径,对于提高我区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新疆植棉投肥现状分析(-)化肥费用增长是物质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分析,1990年与1985年比新疆植棉增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粮战总动员     
粮食价格一方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在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的情况下,国家对粮食生产依然高度重视。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预算安排“三农墩入5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252.5亿元资金,主要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全部对种粮农民实施直补,累计安排补贴资金103亿元,另外还有16个非主产省(市、区)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直补改革在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和省统一部署下,淮安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04年和2005年对种植水稻的农民实施粮食直补,每亩补贴20元,2006年对夏收小麦和秋熟水稻实施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补贴标准分别是每亩10元和15元,稻麦两季直补资金每亩达45元。该市三年累计直接补贴种粮农民3.49亿元,90万农户平均每亩累计受益388元。实施两项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面积扩大和产量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现行两项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  相似文献   

13.
粮食直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粮食连续五年减产的背景下,国家采取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等一系列利农措施,这将对中国的粮食生产起到何种作用?财政部长金人庆说,国家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2004年13个粮食主产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3月31日,财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尽可能在春播之前兑付部分直补资金,并在上半年把全部补贴资金基本兑现到农户。随后,各地对直接补贴政策也做出了回应。一场粮食直补行动暖洋洋地展开了,意在温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报道称,当前春耕生产形势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4.
数字粮食     
3 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10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86元、86元,均比2009年提高3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奶业保持快速增长,到2005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年均递增率为23%,达21.7千克。奶牛业成为畜牧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乳品加工业成为食品加工发展最快的行业。为此,中国奶业协会以牛奶产量为评定标准,首次作出表彰全国牛奶生产强市强县的决定,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等10个地级市(区)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市(地区)”称号,授予黑龙江省双城市等51个县(区、县级市)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区、县级市)”称号。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秋季,安徽省天长市全国种粮标兵、安徽省种粮大户宣有林创办的稻业合作社,1200亩粳糯稻,每亩1150斤,总产138万斤,每斤1.9元,收入262.2万元:3054亩杂交水稻,总产320万斤,每斤1.15元,收入368万元。除去成本,2010年秋季,仅他个人就进账165万元。2011年春节前夕,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位于高邮湖西岸的天长市仁和集镇董尖圩,走近了宣有林。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通讯》2015,(10):26-34
1.种粮直补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0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18.
据江西省农业厅对全省14个县212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显示(调查面积907.9亩),今年早稻生产呈现“单产上升、产值增加、成本上涨、收益扩大”的态势。早稻亩均纯收益同比增40.2%,大大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我国粮食直补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为了扭转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从4月初开始,13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始向种粮农民兑现直补资金,同时还有16个非主产省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现就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情况及其原因按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991年比全国低50.81元,1992年低于全国52.3元,1993年低于全国29.55元,1994年低于全国113.96元,1995年低于全国131.56元,1996年低于全国223元。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一是防灾、抗灾。减灾体系基础建设差,首先是沿江、沿海防洪堤坝建设差,经不起洪涝灾害袭击,一发生洪涝灾害,就减产减收;其次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差,全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