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在2008年年底提出了结构性减税,到目前为止,结构性减税的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些深层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来完善我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更好的发挥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具有营销对象特殊性、营销产品联动性等特点,存在盲目性和随机性、产品缺乏创新、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方式,建立健全网络营销交易平台、加快信息化进程,完善营销组织体系,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阶段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带来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本文对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居民福利需求升级,以及创新驱动迫切要求加快体系健全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体系,不仅需要解决好社会福利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功能定位问题,还需要就社会福利体系的具体内容、公共财政支持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已到一个瓶颈,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以来未完全被激发,内需潜力很大,有待深挖。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国内最终消费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驱动经济总量提高0.59个百分点;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角度分析来看,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自发性消费支出的大小基本成正比,即地区经济越发达,本地区的自发性消费越大,而自发性消费支出越大,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驱动也越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消费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企业的经营一直伴随着各种风险,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其中企业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风险,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绊脚石。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变得更加难以琢磨、预测。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交往日益频繁,贸易额逐年扩大且增速较快,但贸易总额过小,市场集中且产品单一,又面临国内外积极采取措施占领东盟市场的新形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广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广西必须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政策优势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扩大区域外生需求,扩大经贸、产业、金融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沟通与互动,完善重点企业联系机制,才能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经济的全面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处于"新常态"背景之下,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也不断升级优化发展,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由之前的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开展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篇论文主要论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以期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从金融改革的总体情况看,利率管制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在金融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让利率发挥市场性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利率市场化运行,确保金融改革能够符合利率综合管理的要求,提高利率市场化管理水平,为利率的全方位控制推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金融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深入,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诸多便利因素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产业发展与新常态经济特征相悖,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经济振兴。本文简要概述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及存在问题,并探究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走出经济低迷期。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指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比较适宜,产业结构相对优化,社会相处比较和谐,在经济新常态下,预示着我国的经济以协调、平衡、可持续的状态进行发展。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的出版业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出版业之间的竞争主体发生变化,此外,传统的出版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出版产业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那么,在出版业发展的同时,出版集团的统计工作的形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常态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贸易便利化既是WTO多哈谈判的主要议题,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反映贸易便利化水平的13个指标,构建基础设施、通关效率、经商环境和信息化服务4个一级指标,基于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22个国家2010~2013年双边贸易数据,度量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国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和通关效率的提高,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其中通关效率的影响最大。因而,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通过道路建设、政策协调、互联互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需抓好四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走向大亚欧,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需要抓好的四个基本环节。建设大西安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核心,带动大关中是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基础,引领大西北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引桥,走向大亚欧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构成了完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对地处丝绸之路中亚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5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长。基于2003~2013年中国对中亚5国OFDI的数据,在投资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下,采用动态面板差分GMM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OFDI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一方面,获取中亚5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进行OFDI的重要动机,东道国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密集度越高,中国OFDI的流入就越多。另一方面,东道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能吸引中国的OFDI流入,这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一些产业向周边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以便从事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分割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喀什的发展战略,以喀什金融贸易区建设为着力点,确定喀什金融发展定位,并通过利弊因素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产业做大做强;建立良好的金融监管和协调机制,为金融产业发展营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发挥政策激励与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争取先行试点、特殊扶持,提升金融国际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显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存在空间非均衡特征;西北地区的空间差距大于西南地区;公路空间极化程度呈现先高后低态势,而铁路和资本空间极化程度则呈现"M"形变化趋势;基本经济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对外贸易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均对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文章拓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的研究,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及互联互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考察2005年~201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状况,并根据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对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从地区经济增长来看,国家分量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区经济增长的主因,而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在不同省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同;从产业经济增长来看,各省区的经济增长均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海南除外),但各省区三次产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从空间竞争分量来看,东部的江苏、福建和海南三省区的三次产业均具有竞争优势,而西北的甘肃、宁夏和东部的浙江、广东四省区的三次产业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各省区可借鉴邻区经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强化竞争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为加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国家中亚五国的互联互通的成果,应充分发挥贸易的作用,由于我国与中亚贸易互补性较强,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立我国—中亚自贸区,提升亚欧大陆桥的运营效率,突破陆上运输瓶颈,加强与国内其他经济带协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亚五国在淡水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不利条件下,实现了水资源利用的改善,主要体现为获取改善水源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年度淡水抽取总量普遍下降和农业用水比例下降。中亚五国水资源利用的改善,得益于各国推行的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战略,其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战略强调公众参与原则,实践中体现在建立公众管理的组织机构、搭建公众与政府交流沟通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制定公众管理的法律法规等方面。我国当前水资源严重不足且管理主体单一,应引入公众管理,建立政府管理主导、公众管理补充的新型水资源多中心管理体系;成立用水户组织,并支持和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建设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公众管理能力;制定配套法律法规,规范公众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