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三免”技术包括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三大免耕技术。自去年7月广西区农业厅启“动三免”技术进农家活动以来“,三免”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以及稳产高产、省工节本、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等特点,在全区内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桂平市在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工作中,十分注重技术指导,积极实施示范带动,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三免”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2006年,该市水稻免耕抛秧、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玉米免耕应用面积分别为45.18万亩,8.51万亩和1.63万亩,各占全市播种面积的38%、85.1%和9.52%,共增收节支4500多万元。去年“三免”技术推广面积达62.5万亩,同比增加10万多亩。  相似文献   

3.
“三免”技术,是广西自主创新大力推广的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免耕栽培技术。近年来,大力推广“三免”技术,其中水稻免耕6年推广3060万亩,占全国70%以上,增收节支18.6亿元,走出了一条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富民型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农家之友》2005,(7):1
“三免”技术,即: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三免”技术,经过广西各级农业部门的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已经证明是当前促进广西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在粮食生产上主推的革命性,保护性的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8月1日,在风景秀丽的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夏村白马山自然屯,在“国家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基地”的水稻田里,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色的稻穗散发着金灿灿的亮色。在旁边的免耕抛秧“稻+灯+鱼生态技术”示范田里,一盏黄色的诱虫灯高挂在田埂边,成群结队的禾花鱼在田里的“十”字鱼沟里悠闲的游来游去,抛秧后  相似文献   

6.
生态建设,是几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构建和谐、富裕壮乡的一个重要内容。农业不仅是人类社会衣食之源,更是生态建设最重要的领域。广西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及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三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区累计推广“三免技术”134.33万公顷,增产粮食近43.5万吨,农民节本增收13亿元;为国家节约燃油8万多吨;节水11.73~22.88亿立方米,相当于建造10多个大型水库;节肥10万吨、节药0.2万吨。2001年~2005年,广西仅水稻免耕抛秧已累计推广应用1700多万亩,增…  相似文献   

7.
农祎 《农家之友》2003,(23):54-55
免耕抛秧即不用耕田,而是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后,便可直接在水田上进行水稻抛秧种植的具有革命性变革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由于其省时、省力、省钱,对产量亦无不良影响,从而受到了很多农民的青睐,近年开始普遍推广开来。但由于部分农民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效应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少免耕技术为例,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614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结果 (1)少免耕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克服样本自选择问题带来的“选择偏差”后,通过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进一步证实了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少免耕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作物产量进而增加农户收入,产量效应发挥了完全的中介效应,而转移效应的中介效应不显著;(4)异质性分析发现,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和规模差异,在新生代农户和规模户中表现更为显著;(5)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认知特征是农户采用少免耕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为发挥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发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降低技术实施成本,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免耕法是一项栽培新技术,不用犁耙下田,省时省力又增产,是值得推广的好措施。高州市镇江镇低村全村33户人家,去年晚造有29户应用水稻免耕法,占全村农户的87%。常规栽培每亩成本100元,用免耕法只需20元除草剂和田面肥,而且亩产比常规法增产200多斤,去年全村仅此项增收12000元。据化州市农业局去年早造在那务镇堂村试验,免耕法比机耕法每亩增产24公斤。现将他们的免耕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4,(10):26-26
免耕稻田覆盖稻草种马铃薯比传统种植方法更简便易行,省工省力,减少成本。一、技术优势1、减轻劳动强度:稻田免耕,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稻草覆盖,马铃薯长在土面上,拨开稻草即可收获,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们对中国古代南方水田耕作体系的再探计和再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隋唐宋元时期,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是由水田的“耕耙耖耘”和旱作的“开垄作沟”这两个环节组成的。及至明清时期,随着间套复种的发展,不耕而种的“免耕播种”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是由水田的“耕耙耖耘”;旱作的“开垄作沟”和间套复种的“免耕播种”等三个环节组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三个环节的结合,而是在多数情况下,采取两种结合方式。即在稻麦(豆、菜)轮作复种的条件下,采取水田“耕耙耖耘”和旱作“开垄作沟”的结合方式;而在间作套种的条件下,则采取“翻耕耙耢与免耕播种的结合方式。我们认为,水耕与旱耕结合,翻耕与免耕结合、免耕与耨耕结合,是南方水田耕作的三大优良传统,在现代的耕作改制中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的板城镇较早推广水稻免耕,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5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水稻免耕面积65000亩,成为钦北区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第一镇,由于推广成绩显著,该镇2003年被自治区农业厅评为全广西区17个镇级优秀示范区之一。该镇农民种田实行“六化”,即种子良种化、耕田免耕化、插秧抛秧化、除草化学化、脱粒机械化、稻草还田化。  相似文献   

13.
霍山县“温饱工程”是该县在高寒地区推广的一项水稻增产配套技术,措施包括选用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垄作免耕,化学除草等五项。实施5年来表明,“温饱工程”与非“温饱工程”相比亩增产113公斤,亩增值157.8元,亩总成本减少58.29元,亩用工减少3.5个。人均粮食产量从1991年的230公斤提高到1995年的370公斤  相似文献   

14.
南漳县农民罗德章的“土地革命”,不算曲折,但很耐人寻味。从最初对免耕技术的一无所知,到听了农技人员的介绍以后的心“越来越痒”,成为全市免耕第一户;从别人退出时自己的犹豫彷徨,到最终获得成功,“实惠又风光”。罗德章以他的亲身经历,向周围的农民展示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丰收成果,并使这  相似文献   

15.
我去年采用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冬种K3紫花马铃薯610亩,总产商品马铃薯1058.9吨,平均亩产17359公斤,总产值101.6万元,平均亩产值1666元,扣除每亩投入生产成本862元,平均每亩净赚804元。“免耕马铃薯”和“规模化种植”在2004年以前,对不少农民来说还是陌生的字眼。我通  相似文献   

16.
冬水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能够对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对其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能够为冬水田免耕种植小麦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冬水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及效益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稻麦轮作是江苏省沐阳县主要种植制度。目前稻茬麦播种方式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施旋耕(浅耕)撒播条播,一种是免耕直播(点播、条播)。其中免耕播种是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之一,但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免耕麦有无推广价值?要看它的经济效益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这两种播种方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在高苴、万匹、北丁集、陇集、钱集、东小店六个乡的六个村民组,调查了88户农民的92块稻茬麦,面积总计122.35亩,其中免耕麦53块,67.02  相似文献   

18.
玉米免耕栽培是指农田土壤在未经翻耕犁耙的情况下进行播种施肥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方法,是集化学除草、秸秆还田、节水保墒技术于一体的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该法省去了传统玉米播前的犁耙工序,使农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双抢”农忙期间轻松种地,抢上季节,避过秋季“卡脖子”旱天气,给农民带来了增收实惠。据了解,河池市农业推广部门近两年来共发动农民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累计60多万亩,增产玉  相似文献   

19.
时下短评     
时下,作为改革主体的农村信用社,深知自身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应积极投身改革大潮,确保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实现改革预期目标,“不用新瓶装旧酒”。 “不用新瓶装旧酒”,就是要求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一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装“厌农”、“非农化”的“旧酒”,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方位搞好支农服务工作。牢固树立“服  相似文献   

20.
油菜免耕直播,由于播种季节和时间问题,往往基肥施用量少,加上秋末多遇久晴干旱,耕作表层硬化,不利于前期吸收肥水,故不少免耕直播油菜出苗后前期苗体瘦弱,生长不良;中期植株生长繁茂性差,分枝少,分枝节位高;后期开花和角果量少,结实率低,千粒重小。因此.生产上要根据免耕直播油菜的特点,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