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南宁市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地区发展差距影响;政府间关系未理顺,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缺乏服务型政府的评价体系。推进南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加强财政支持体制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现时的发展方式,强化社会政策的体系建设;创造为"公共服务增长市场"的竞争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线是缩小地区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于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财政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大有可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尚存的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能够起到重要的熨平和缩小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公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借鉴他国相关经验,能够加速我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本文基于中国目前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分别归纳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解决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具体做法,并得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成果共享、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财政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之一。通过实证分析可知,西藏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不均等。公共财政以其自身具有的属性在西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由此我们给出了实现西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建议:强化财政收入筹集能力,完善以公共服务产出为导向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加强财政监督,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原则和标准、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和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影响四大方面来看,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新农保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进一步发挥新农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建议:畅通沟通渠道,构建农民表达机制;多管齐下,提高新农保经办管理水平;建立新农保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公平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7.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原则和标准、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和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影响四大方面来看,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新农保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进一步发挥新农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建议:畅通沟通渠道,构建农民表达机制;多管齐下,提高新农保经办管理水平;建立新农保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公平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8.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内在机理,发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民需求偏好的表达机制,有助于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并最终实现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被明确列为到2020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当前,西部地区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提升国家整体基本公共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点和难点。基于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文章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基础设施、基础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又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中选取了自来水普及率、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中小学生师比及新农合参合率等指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和问题,认为河南省城乡基础设施、基础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一样,差距明显。因此,政府在发展公共服务过程中应有不同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一国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坚持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原则,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保障供给的原则,财力与能力相对称,底线公平的原则,渐进式推进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需要进一步分阶段实施,层层推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完善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城乡差距,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基础上,笔者考察了陕西神木县在促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制度创新。通过对陕西神木县的实证分析,有助于探索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由政府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从组织特性来看,政府具有公共性,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看,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塑造服务型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它对于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规范政府间的分配秩序以及提高中央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通过左右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以及支出偏好而对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产生影响。通过测算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的变异系数和均等化系数来分析各省市由于分税制带来的财政能力不均等所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建议通过采取改善我国转移支付体系、重新划分共享税与中央税和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等措施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公共财政体制领域的改革成效不大,仍然存在着政府间财政的严重失衡问题,致使整个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因此,这就客观要求我们摆脱现有的认识误区,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继续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7.
选择效果均等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双变量泰尔指数在区域和城乡维度的空间分解,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结果发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均等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安排,但对供给成本存在的区域城乡差异依然考虑不足。显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策略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财政配置平均化,而要侧重于社会民众公平享受公益性基本文化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机会,所强调的效果均等标准要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应作为下一阶段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战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空间经济的聚集和分散现象,分析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特征,从支出角度论证三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聚集和收敛性,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均等化的标准不仅表现在投入和产出水平,不同空间和时间有不同的偏好,而且效用水平一致才是实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并转变职能,同时加强各级政府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改革户籍和土地制度推动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语境,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应属于同义的不同表达,没有本质差异,而基本公共服务是那些直接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目标定位是"底线均等",其应在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两个层面求得统一。在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中,"地方标准"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对"地方标准"地区差异性及其可能引发的"可持续性"、"道德风险"及"盆地效应"等问题应有一个清醒认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之一,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路径不是一味扩张专项转移支付或一般性转移支付,而应把引入和构建分类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