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央银行调控金融市场的能力、外汇管制状况、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要性,剖析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贸易与非贸易顺差大幅度地提高,盯住美元的单一汇率机制日显弊端。并着重分析了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的实施,解释了一篮子货币的组成,总结了此次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下,可以确定最优汇率水平及汇率水平的调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要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的汇率目标应由人民币对美元稳定转变为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确保人民币币值的总体水平稳定。实际上,参考篮子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弹性将显著增加。央行应逐步放宽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货币的波动幅度,人民币汇率最终将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发挥汇率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0,(7):10-11
汇改五周年之际.央行网站7月22日刊登的副行长胡晓炼文章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一直是2005年汇改以来重点强调的内容.但是仅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观念短期内还是难以改变。未来可尝试定期公布名义有效汇率.引导公众改变主要关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有效汇率水平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本次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其他中间类型的汇率制度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够成为本次汇率改革选取的目标。汇率改革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总会计师》2010,(5):19-19
央行5月10日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在下一阶段政策思路中指出.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时隔一年后,央行再次重申人民币汇率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卡尔曼滤波对2005年7月以来我国新一轮汇改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了人民币参考货币篮子的构成及权重的动态调整过程.研究发现: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人民币货币篮子构成和权重一直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并且是一个渐进、稳健、周期性的调整过程;金融危机对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调整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文章以瑞士法郎为基准货币,采用从1999年1月到2009年4月的名义汇率,以2005年7月为分界点,研究了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韩圆、印度卢比、印度尼西亚盾、泰铢等八种货币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汇率机制改革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并对人民币目前的货币篮子构成进行计算、解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总会计师》2010,(6):22-23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发表谈话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Edwards提出的ERER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研究对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条件、开放度、政府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且有提高趋势;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有提高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均衡汇率单方程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下单方程模型,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的均衡汇率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认为: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②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的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③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钉住“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汇率、贸易弹性和经常账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框架下,讨论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状况的临界弹性条件。放弃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采用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BRM条件,并且在实证检验中首次使用了Gamma分布滞后模型来估计相关贸易弹性,为政府通过汇率变动来调节经常账户提供了更精确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非线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线性和非线性一元时间序列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的自我激励阈值自回归模型和平滑过渡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历史数据有很好的拟合效果,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估算汇率弹性的模型和对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为人民币汇率估算一个适度的弹性范围。本文在F-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汇率弹性估算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模型没有将汇率制度进行机械的分类,而是将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弹性看作是从0~1的连续分布。实证分析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范围应该限定在围绕均衡汇率上下浮动12%以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系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汇率制度弹性增强,资本流动性减弱,同时利率政策自主性增强,但货币数量政策则由汇改前的具有自主性变为缺乏自主性;在我国通过增强汇率制度弹性以提高利率政策自主性是可行的,但对货币数量政策并不成立。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应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不考虑经济体其他复杂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情况下,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交换始于商品之间的交换,即进出口贸易。这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汇率形成机制。由于各国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不同,在进行商品贸易时,通过货币兑换比率(汇率)调整使货币具有相同的购买力。比如,在美国一件衬衫50美元,而在中国相同的衬衫400元人民币,那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应该是8:1。商品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供给增加时价格下降。货币的汇率也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一国出口商品增加,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就增加,货币要升值,表现为该国货币能够兑换更多的他国货币,反之,货币要贬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条件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关注参数的内生性或外生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从总体上有利于GDP的增长,但是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具有弱外生性、强外生性和超外生性等特点,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购买力和利率都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而综合考虑购买力、利率、汇率三者关系之模型尚不多见。本文根据汇率机制的研究成果,将购买力、利率、汇率纳入一个模型之中,并讨论了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汇率传递效应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结论,而通胀水平和汇率波动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传递效应的发挥。文中根据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和不同的通胀水平将全样本分别分为两个子样本,建立VAR模型,利用累计脉冲响应函数来计算相应的汇率传递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通胀环境以及扩大的汇率波动程度都可以提高汇率传递率,使得在此情况下利用汇率政策来有效治理国内通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