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天的雨     
窗里骤地一亮。我清楚地看到了窗外梨树的每一个枝丫。马上又一片漆黑。不多久,一种有如倒谷进仓时的声音瞬间淹没了我。 我知道是下雨了,马上想着是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2.
1999年9月3日星期五我睡不着觉,睁开眼,屋子里一片漆黑,只有丈夫的鼾声在我耳畔轰响。我悄悄下了床,走进我和丈夫共同拥有的书房,拧亮台灯,坐在椅子上。我忽然间有了一种怅惘,一种对丈夫的不放心。三十岁的女人了,我们夫妇间的爱情生活(她把性生活说成爱情生活  相似文献   

3.
见一次陈九霖,真不容易。一则他忙,二则他或许在有意躲避媒体。原定于9月中旬的采访,直到10月底才见到其人。他应清华大学法学院之邀作论坛嘉宾,我借机寻到论坛现场。陈坐在讲台上,时不时抬头看着天花板,若有所思。我坐在台下,忽然有种落差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媒体之外的陈九霖,黑瘦,落寞,与之前屡次登在杂志封面上那个意气风发的陈九霖,真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道高一丈     
李德霞 《乡镇论坛》2011,(21):35-35
元青和媳妇正在捡鸡蛋.突然.停电了。鸡场里霎时一片漆黑。元青摸黑跑出去,见马路上的路灯亮着,再看看左邻右舍.全都亮堂堂的。元青纳闷了,不对呀,咋回事?一抬头.看见村里的电工二崔一路歪斜向这边走来,元青赶忙迎上去说.二崔.我的鸡场咋停电啦?  相似文献   

5.
趣话失眠     
失眠是失眠者晚上的精神分裂。想睡觉的一半说,睡吧,睡吧,忙了一天!睡不着的一半说,我也想睡,但睡不着。于是,同一个自己扮演着两个角色在床上吵架,有时吵到下半夜,有时吵到天叫。想睡的那一半常常命令眼睛闭上,睡不着的那一半又常常让眼睛睁开。尽管房间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两只眼珠子还是在黑夜里乱转。  相似文献   

6.
海龙 《英才》2004,(8):61-61
又停电了!街道上一片漆黑,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们手摇着蒲扇望着家里的空调叹气。这样的情景在去年并不少见,“电荒”、“拉闸限电”成了一种社会新时尚。  相似文献   

7.
巨大的悲痛感瞬间把我淹没,昔日的花园工厂此刻已变成一片废墟。断壁残垣中,有人向我哭诉…… 生死一线间。 纵使再安逸的生活,也难免会遭受突如其来的致使威胁。  相似文献   

8.
响吻     
<正> 火车进入隧道,车厢内一片漆黑,只听得一声响吻,接着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开出隧道后,车厢内有四个乘客都没有吱声,惟有德国军官脸上有一清晰的五指红印。  相似文献   

9.
"只要接触到财务之外的领域,我就有种兴奋感."毕业9年,刚过而立的刘颖民事业小成.财会专业出身的他并没有走考证"深造"的常规之路,而是转向了财务之外的更多领域.路却越走越宽,他的职业抗通胀系数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彭峥 《数据》2013,(6):88-88
打开2013年第3期《数据》杂志,特别是读罢《中国都市女性迎来"她时代"》这篇文章时,让我有种"被理解"的释放感。文章以"女性完成了从被忽视到被关注的华丽转型"来形容中国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其中作者以数据和图表等形式,对都市女性进行了形象的解读,让我们对都市女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南非骑行路     
张向东 《中国企业家》2011,(24):162-163
我骑行经过的非洲,有种无以言说的美  相似文献   

12.
石康 《中国企业家》2010,(20):136-137
我花十来天上新浪微博,就说谎问题与陌生人沟通,却发现一种根植于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无力感。他们宁可做白日梦,也不试图对现实想点办法,并采取行动,他们有种令我肃然起敬的逆来顺受的能力,这能力我不具备。  相似文献   

13.
成熟阅读     
我喜欢阅读,而且它已成为我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假如有一段时间不读书、不看报,我就仿佛被抛在四周漆黑的夜里,心里总觉得不敞亮胸中也感到很憋闷,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时时有种做大事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尤其是那些久居城市楼房里的人,像我,一天24个小时总是显得特别紧张,除了忙于工作、学习、家务外,晚上还要在灯光下爬格子来实现我心中的梦想。这些年来,我连  相似文献   

15.
狼性的启示     
儿时,大灰狼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对狼有种莫名其妙的畏惧。读过《狼性》一书才知道狼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6月2日凌晨3时许,天空一片漆黑,安徽省阜南县食品公司郜台食品站屠宰场却灯火通明。在猪的尖叫声中,场长薛殿龙扯开嗓子对记者说:“收不到猪,从今年3月起,屠宰量就开始下降,同比降了一半。场子每天刚刚保本,养殖户赚了。”  相似文献   

17.
访日随感     
应日本大福物流系统公司的邀请,本人有幸于2007年11月26日~12月1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访问。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大约1个半小时就降落在大阪关西机场,转乘大巴前往京都。在高速路上,向窗外望去,11月底的道路两边还是郁郁葱葱,一片片红枫、黄枫时时闪过,与绿树交相迭映层林尽染,景致宜人;再低头,只见漆黑的柏油马路,洁白清晰的路标。不由地感叹:在国内只是听说日本很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就对博物馆有种崇敬感,觉得那里是神圣的殿堂,那里是知识的海洋,陈列在那里的东西都是宝贝,工作在那里的人员都是"博士"。小时候总想到里面看看,可又觉得它太神秘不敢进去。长大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到博物馆里看看,去寻找真实的历史,去扩大自己的视野。不过,从来没有想过到博物馆工作——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差距太大。俗话说:世事难料。就在我准备按照集团的"土政策"告老还乡,旧职责尚未卸下,领导又让我去忠良博物馆工作,并出任馆长(没有职级的岗位),真真是赶  相似文献   

19.
大竹山秋思     
北阳 《现代企业》2013,(10):68-68
洋溢着个性美的秋天,总是让我感觉有种淡淡的相思在心海涌动。特别是我的家乡云南曲靖大竹山的秋天,更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我被乡亲们举荐为村支部书记。我带领两委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短时间内还清了所有负债,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困境,我总有种少年壮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