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越超前,进入市场的农民越多,哪个地区的市场就越活跃,经济就越繁荣。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紧紧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大胆地、积极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迅速走向市场。所谓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一方面是指政府要把农民从“怀抱”中放出来,摒弃行政干预,让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后,农村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渠道已荡然无存,生产和市场出现了严重断档,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农民如何走向市场?市场如何对生产起主导作用?农村经济如何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这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农村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确立了农民的独立利益和经营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走向市场的农民和农业,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和矛盾。“农业产业化”为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试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意义及对策研究几个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推动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供销社作为农户走向市场的载体,必须深化改革,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合作制入手,努力构建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真正发挥出供销社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尽快使广大农民的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仍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公司+农户”的提出,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来,在建阳地委行署的引导下建阳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经营方式能有效地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加快农民致富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开始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那么,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认识和把握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的状况和特点,以促进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现结合滨海县的实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 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农村生产力也随之出现了两次较大的提高。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能量得到了空前释放。一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逐步建立,使广大农民从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上得以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由田头走向市场。比较这两次变化和调整,不难看出,第一  相似文献   

7.
对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传甫 《经济师》1999,(9):54-5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了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载体和依托,才能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业经济要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关键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一、发展农产品市场必须加强农村中介组织建设近几年,一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这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独特的性质、目标、功能和优势,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把加工流通企业比作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那么合作经济组织则…  相似文献   

8.
浅谈农民步入市场的误区及信贷对策张济润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引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当前在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部分农民由于缺乏对市场经济的全面...  相似文献   

9.
对"公司+农户"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农业产业化热潮中,“公司 农户”。模式作为一种内涵宽泛的制度安排,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同时还可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市场及管理优势,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但在认同和采纳的同时,也凸现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再造农村微现经济组织,逐步用“公司十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替代“公司 农户”模式,从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这是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农村,农村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组织农民的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如何真正有效地把分散、无组织农民组织起来带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也是指导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行动纲领。我国十几年来的农村改革的发展,一直是以市场为取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题的。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超前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也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机制在整个经济领域中作用的加大,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农民和各级领导都感到困惑。有些同志把当前…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农民引向市场靳振贵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长期束缚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大农民解脱羁绊,农村经济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使广大农民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于市场经济,农民还比较陌生。这突出地表现在经营和决策判断上的...  相似文献   

13.
搞县域经济离不开农业,如何才能使农业既有特色又能充分发挥效益呢?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说明,必须适应市场要求,才能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我们的经验是:一、靠典型带动农业生产。我们过去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往往是事与愿违。前些年,县里靠行政干预搞了几个比较大的农业工程,由于农民认识不足,终究都未能形成气候,流产夭折。原因很简单,是犯了在市场经济中用计划经济手段管理的大忌,过分强调政府行为,忽视了市场因素。如何才能使农民尽快进入角色,认识市场、走向市场、开发市场呢?实践证明,典型…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把农民引入大市场,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同国内外大市场接轨。虽然农村联产杈包责任制塑造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但农民并没有因此而顺利地进入市场,他们刚从传统农业和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对走向市场还不很适应,许多农民仍处在市场之外。这里虽有体制问题、农民的观念和素质问题,但没有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作依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农业服务协会作为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农民的中介组织,它的出现和存在就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发达地区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的必要性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地区的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较过去已有很大的提高,但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这些地区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度。因此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就可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这些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需要这些地区的农民现代化。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趋于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从我国的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以来,地方各级财政生财、聚财、用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财政地方包干体制的推行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它使区域利益日益尖锐,区际磨擦加剧,地方割据的“诸侯经济”格局日益强化,农村区域市场的发育也因此面临严重的区域性障碍。消除目前农村市场的行政分割状况,培育相互开放、有序竞争的区域市场,既是促进区际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农业资源宏观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更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及其法制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加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决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敏和 《经济论坛》2004,(17):112-113
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随着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民有了进入市场的客观要求,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带来的困难,农民迫切需要以合作制的方式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但迄今为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大部分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民非农就业成为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同时,大量"农民潮"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十分关注的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当前农村也取得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当前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存在较阶层上的分化,这就为当前农村社会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制约了我国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文章对当前农民分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消除农民分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