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这个以私有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国家里,谁是美国最大的地主呢?不是什么福布斯财富榜上的巨富,也不是什么神秘的权势家族。答案是美国联邦政府本身。  相似文献   

2.
琼·保罗·盖蒂以经营石油业起家,兼营股票,凭着他的聪明才智,美金源源不断滚来。1957年,他以10亿美元巨富,跃居全美175个富豪之榜首。当美国《幸福》杂志向全世界披露这一消息后,使昔日的美国巨富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梅龙家族、肯尼迪家族、汇特尼家族等,自愧弗如。这个纪录一直坚持到1976年,盖蒂以20多亿美元巨富,仍然稳坐首富宝座。  相似文献   

3.
“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临终前的一句话,现已成为100多年来美国富人的信仰和做慈善事业的驱动力。卡耐基在比较了三种使用剩余财富的方式——传给家族子孙、死后捐给公用事业、由财富的主人在生前妥善处理后认为,第三种方式是最应该  相似文献   

4.
乐观无价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鲁夫是美国巨富。很多人只看到了他身上披着的光环,却不知道他也有鲜为人知的苦难经历。  相似文献   

5.
当杨澜以阳光文化捐赠成立阳光文化基金会的时候,相信她断然不会想到人们众多的质疑。当陈天桥已惊人地完成了对新浪的并购的时候,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出一台能让他的母亲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机顶盒,让老年人也可以通过遥控器参与数字生活。拥有巨富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做一个普通人——与普通人对他们的猜想可能恰恰相反,他们在善良与造福众人这一点上,可以凭借着他们的财富与影响力,做得更好,而不是相反,所谓为富不仁。对巨富们的错位判断,表明了一种隔阂。而对于他们的发家史,或许已经跨越了因特殊历史阶段而“暴  相似文献   

6.
世界巨富们都有各自的理财观。虽然他们的理财观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同,但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房”二代     
《房地产导刊》2014,(5):20-21
正娱乐圈是个鱼龙混杂的是非地,要混得出色,又活得"招积(广州话:个性张扬)",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隐私被侵犯的代价。这对于含金钥匙出生的二世祖来说,不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工作,却能让他们前赴后继,乐此不疲。文莱俊男:吴尊身家背景:文莱十大富豪家族贵公子家族在文莱有钱有地位,大红大紫的吴尊,现在可谓红透大江南北,其实外表俊美的他,来自文莱的巨富之家,家族在文莱可谓有钱有地位,更与文莱苏丹是世交,属于名副其实的贵公子。吴荨的家族生意以地产起家,父亲吴景添在文莱经营地产公司,其经营范围横跨中国和文莱两国,是当地的地产大亨。  相似文献   

8.
利利亚娜、雀巢与欧莱雅之间稳定的三角结构,为家族企业在保持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和转向机构投资者主导——职业经理人控制这两种模式之间,提供了一种中间道路或说是第三条道路,即家族和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共同稳定持有——内部成长的职业经理人管理。  相似文献   

9.
《河北审计》2002,(5):46-46
一、计算机软件开发商个人计算机的繁荣创造了“盖茨神话”,一个个世界巨富从计算机产业中诞生出来。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业也呈直线上升之势。据资料显示,以我国目前的硬件配备来分析,PC机总量为200万台,那么软件市场总需求至少达100亿元以上。而实际上,我国软件行业的产值只有4亿元左右,目前约有软件设计人员198万,人均年薪收入在5万元以  相似文献   

10.
宋歌 《企业活力》2008,(3):66-67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间,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往往采用家族式管理,即企业以家族(或家庭)为经营单位,企业最重要的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主要控制在所有人手中,采用集权化领导,利用传统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代替经济行为规范。目前,家族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除了方太、安踏、格兰仕等少数家族企业外,大部分的中国家族企业都在苦苦挣扎,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早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的家族企业具有组织机制障碍性、人力资源瓶颈、品牌误区等天然弊病,而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文化也普遍存在缺失以及落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普氏家族背景介绍普氏家族世代居住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当地的白盐井自两汉时期开始出产食盐,食盐的贸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普氏的先人借地利之便,通过盐和茶的经营组织了名震滇西的彝族马帮商队,直到上世纪初叶因战乱而中止。我国最大的孔子铜像就坐落于此,是儒家文化较早扎根边疆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佐证。受家族传统的熏陶和影响,普氏后人普正仙女士于1995年开始恢复祖辈的普洱茶经营,在她的带动下,家族中先后有20余人投身到继承和发展普洱茶的事业中。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当初一家小小的经营部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注…  相似文献   

12.
乐观的价值     
沈湘 《审计月刊》2007,(12):1-1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迪·葛鲁夫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创造了半导体产业的神话。很多人只知道他是美国巨富,却不知道他也曾有过鲜为人知的苦难经历。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国将从公务员工资制度入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酝酿多年的工资制度改革终于拉开序幕。亚当·斯密说过:“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鉴于此,我们不能不站在更高的宏观角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状态进行一番全面的审视。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既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社会平等状况、人文思想水平,又取决于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以及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既是一个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问题,也是个发展经济学的问题。国民财富往往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4.
张宏博 《价值工程》2012,31(17):108-109
本文以在深市上市的广东50家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对象,根据他们当前的聘用经理人的现状,发现广东上市家族企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未聘用职业经理人,基于对广东上市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年龄、学历、资历、性别、年薪等现状分析,指出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广东家族上市公司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这样不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对应了我国较弱的投资者保护水平,这方面工作需要我们以后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罗振坤 《企业活力》2005,(11):14-15
<正>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企业核心管理成员往往是同一家族的成员,退一步而言,起码也是私交甚密的同学、朋友、故交之类。也就是说,这些企业核心管理层往往以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为基础,企业所有者一般不会让那些尽管很有才干但毫无私交背景的人介入高层管理。企业核心管理层的家族化,理论上来说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家却为什么要纷纷选择这种模式呢?笔者认为,“家族制”与“家族经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民营企业的家族经营,是一种在中国家文化和现阶段市场约束条件下的理性行为,是一个不可跨越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刘录民 《现代企业》2012,(11):40-41
家族型企业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血缘"、"亲缘"的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或大部分所有权,能够控制其经营权的企业。据报道,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是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型企业占90%以上。近年来,我们国家面临着经济升级转型的考验,这必然会对我国家族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家族企业渡过创业期的困难。因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讨论家族企业的问题时,给我的印象是一边倒。论者通常的理由是家族企业太过重视血缘关系,而不能客观评判家族内和家族外的管理人员。在能力和忠诚发生矛盾的时候,家族企业通常选择家族人的忠诚而放弃外人的能力。确实,有不少的家族企业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员工及管理人员极度不信任。我就曾见过这样一位老总,他的企业已经有了上亿的规模,但当他出差的时候,却把公章带在自己身上,因放在别人手里他不放心。可想而知,这样做的结果是有能力的人都会弃之而去,而他还苦恼为什么周围的人那么缺乏忠诚。他相信,只要多给些报酬,这些人就…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文化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已日渐突出,企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成为重要的吸纳劳动力的场所。但纵观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构建,基本上是以创建者长期的经营思想积累为核心,以其人格感召力,心理趋向、行为方式为基础,以创建者的经营决策和直接管理为治理特点,由主要家族成员和外聘少数专业人员构成管理核心,把资本积累和家族收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的的家族文化体制。这种文化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无法培育员工的归属感,抑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创造能力,企业不能持久发展。直接可观察到的结果有。  相似文献   

19.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家族勃兴忽衰,富不过三代,这在古代中国像是"财富诅咒",一再影响着中国社会财富的积累延续。18世纪还占世界三分之一GDP的财富,到20世纪只剩五分之一,那些华夏家族巨富,早已灰飞烟灭;而老欧洲近100年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很多家族和财富仍然在延续。李嘉诚先生2004年曾在一次内部演讲中说,中国传统中,商人都如范蠡,三次散尽家财,以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0.
贾涛  李文君 《企业导报》2012,(19):39-40
家族企业主在中小家族企业发展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但其自身的特殊身份及自身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快速成长。本文正是基于此,从家族企业主即委托方寻找中小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新解释,认为企业主是导致其内部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