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现代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与"互联网+"相互结合,有助于更快地生成新的管理模式,有效弥补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不足,从而呈现出开发员工潜力、以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的发展势态。企业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同时还需要运用大数据信息提升员工的价值,使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从最初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快速成长为拥有70多名员工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中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旅游搜索引擎,戴福瑞认为"去哪儿"肩负着创新和教育的使命,领导旅游搜索行业在中国获得全面普及。预计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将持续爆发,"去哪儿"正在为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高科技旅游媒体帝国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晏新尘 《光彩》2012,(2):17-17
如果仅就企业规模而言,天天洗衣不过是个"小不点",但其提供的商业路径,却对许多中小型公司颇具启发性。天天洗衣最大的创新在于"不务正业":卖洗涤用品、提供手机卡、地铁卡充值,卖彩票、电影票甚至大米、鸡蛋等。这些看似与主业无关的"副业",  相似文献   

4.
企业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岗位员工的能力素质已成为企业能否进一步提升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有效提升员工能力素质,关键在于有效培训与主动学习,在于将前期"游击式"的培训变为系统规范化的培训。同时,还要做好企业文化、员工职业规划、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促使员工主动学习,能力素质快速提升。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被打上"中国制造"的烙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历史阶段,企业应加强对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文章分析了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策略,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压力以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平 《现代商业》2012,(11):102
"用工荒"是指社会上适宜于在企业工作的人员占比减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所招人员数与实际需求差距大,留人难,员工流动性大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如何提高员工的待遇,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搞好企业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尤其强调了加强企业软环境建设对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性。希望本文能对中小企业应对"用工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老婆是否疼丈夫,男人心里最清楚。企业营销是否成功,企业家心里最明白。我一直说员工比老板幸福,其实企业做大了就是企业的老板给员工打工,那种打也难不打也难的困境只有老板内心最清楚,一般老板都是抱着不想当狗就必须像狼一样拼命工作的典范,是表面风光内心寂寞的最好代言人。一般都是企业大了好了,职业经理人反而能卖个好价钱,把功劳往自己的简历上一塞就投靠了新主人,企业家的心哪,那是拔凉拔凉的。  相似文献   

8.
就我国民营企业而言,其最大的软肋集中体现在员工培训当中,不仅撇开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没有将员工视为合作伙伴。在此环境下,社会、企业及员工都忽略了员工培训环节的重要性,为民营企业打破传统的运营方式带来阻碍。在本论文中,笔者围绕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影响因素展开论述,从中加强企业管理者在员工培训方面的积极性和重视度,以此达到有效改善民营企业中存在的这一"软肋"、实现员工和企业双赢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徐昊 《电子商务》2004,5(11):52
<正>"当年许多人拥到美国西部去淘金,卖铁锹的人也发了财,现在,我们就像那些卖铁锹的人。"亚商在线副总裁王中宇的这番话,指的是他们新近推出的业务--"亚商服务通"。"现在企业服务的需求量非常大,这给从事服务行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贺书 《光彩》2013,(11)
很多员工在工作几年或工作不如意时就会患"橡皮病",这种病直接影响员工工作效率.本文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总结出六种有效治疗员工的"橡皮病",让员工重新充满激情的"药方".这些"药方"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不知不觉走出"橡皮病"的阴影.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民营企业,然而,这个大企业的掌门人郭广昌却说复星是个小企业,并且他特别强调这个"小"字。对于这个"小"和"大",郭广昌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小和大要看怎么来比较,跟我们以前比,我们长大了,跟世界很强的企业比的话,无论你比技术、比资金、比规模,你都是小的,所以我们要有做小企业的心态。企业大了的话往往都会有官僚主义毛病,会有大企业病,  相似文献   

12.
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已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管理、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有效手段。为了获得有效的培训效果,应当确立"大培训"的理念,重视员工的自我培训,激励员工的自我学习、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进而提高员工素质,发挥"人"的价值,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龙集团在以往对外的很多宣传中,人们看到的是"浙江最大"、"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等这样的称谓。这个拥有总资产22亿元,其成员企业8家,集纺织、印染、服装、贸易于一体,员工4000多人的大企业,陶寿龙只用了3年时间就让它在国外上市,这让很多人觉得是个"奇迹"。但如今,其"倒塌"速度之快同样让人叹为观止。在这个"国庆"长假前后,居然乾坤大变,让人感叹,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14.
陆荣杰 《市场论坛》2007,(1):57-58,56
文章全面地阐述了河池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大力培育企业文化,并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概况。如以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式,培养"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品位;以提高企业领导的文化道德素养,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优化企业的服务质量,热心参与公益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大企业环境建设力度,在社会中树立和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鼓励员工继续学习深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员工团队精神,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劳动技能,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做强做大企业,改善员工福利待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打造文化型企业。该公司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端正员工价值观念,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企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事。但如今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偏低,企业呈现出小而弱,大而散,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不足等滑坡现象。"员工忠诚度低,流失率高"仍然是企业势必面对、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刘洪  严慧 《商》2012,(1):34-38
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人都喊"压力大"的今天,企业需要为员工更人性化地提供员工需要的东西,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才能更快地吸引到人才,让人才更努力地工作,也让人才尽可能长久一点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关》2004,(8):10-12
"卖贵了昧良心,可卖便宜了怎么也有错?"谈到工厂遭遇的反倾销泥潭,思达可家具(上海)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有些奇怪地问道.  相似文献   

18.
深耕喝咖啡的场景,星巴克不遗余力挖掘"关系价值"。约会或商务会谈,人们选择咖啡馆的名单上已不止星巴克一家品牌。现在,卖咖啡要花更多的心思"勾搭"。全球最大咖啡连锁企业如何留住"花心"的消费者呢?星巴克的应对方式是做"加法"。除卖咖啡之外,星巴克一直不遗余力挖掘喝咖啡这个场景可连接的所有服务,从产品层面进行业务延伸,"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19.
月度人物     
《中国科技财富》2011,(11):12-13
郭台铭时下对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而言,让这个有100万员工的大企业平稳运行是最大的挑战。5月20日晚间,成都高新西区富士康旗下鸿富锦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至少三人死亡,16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6日凌晨,该厂宿舍又发生一起员工跳楼事件,两件事相继发生,不由得令人想起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连跳门"。事发后,郭台铭立刻前往成都处理善后事宜。作为为苹果生产智能手机的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长期以来靠内地劳动力成本低廉来发挥  相似文献   

20.
楠乡 《光彩》2017,(12)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具备一定规模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机构臃肿、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就是商界通常所说的"大企业病"."大企业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旦患病,企业就会陷入僵化,并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出信息不畅、职责不清、决策复杂、行动缓慢、协调困难、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等阻碍企业继续发展的问题,使企业倒退甚至走向衰败.近几年来,"大企业病"不再仅仅存在于大企业中,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出现了所谓的"大企业病",更糟糕的是,中小企业抗压能力弱,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走向衰败的速度会更快.究竟如何治疗"大企业病"?以下企业的做法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