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管层级差报酬的成因和后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震 《南方经济》2006,42(3):59-69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高成长公司竞争者人数的增加、公司所处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高管层级差报酬会随之增加;随着低成长公司竞争者人数的增加和公司所处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公司高管层级差报酬会随之增加;高成长公司和低成长公司在赋予高管层级差报酬影响因素的权重上没有显著差别;高成长公司的高管层级差报酬与公司市场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低成长公司的高管层级差报酬与公司每股收益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竞赛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成立。  相似文献   

2.
高管报酬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淑媛  傅蕴英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108-111
文章基于前人对高管报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可能影响高管报酬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高管报酬与销售额显著正相关,与利润、总资本额的相关性也较强;报酬与行业的相关性小于与地区的相关性而与股东权益是负相关的;高管持股比例低,股票激励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说明我国高管报酬虽然已初具合理性但仍有有待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管声誉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近年来累积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取得一致性结论。高管声誉究竟能够给予高管动力,还是成为负担?本文通过对高管声誉及其治理效用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概括了高管声誉内涵界定的贡献观、能力观与综合观三种观点,厘清了影响高管声誉形成的多种因素。继而阐释了有效契约假说与寻租效应假说及其理论基础,并以高管声誉所具有的长期性、约束性、内隐性、易损性等独特属性出发揭示了高管声誉"双刃剑"效用产生的原因,构建了高管声誉效用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此,针对高管声誉对公司绩效、盈余管理、高管报酬、利益相关者行为、公司战略决策、资源获取等因变量的双重效用以及影响其治理效用强弱的情境因素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尚待研究的前沿问题予以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及企业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解释了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论述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职能以及影响其职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完善董事会在治理框架内的相关制度安排、适当地选择董事会的构成和规模、建立科学有效的高管人员约束激励制度以及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现金持有市场价值模型,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高管变更能够显著提高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意味着高管变更具有治理效应,但这种价值提升效应依赖于公司的治理机制、所有权性质以及高管变更类型。具体表现为:(1)对于治理较差的公司,高管变更能够显著提高现金的市场价值,但在治理较好的公司中并不存在这种价值提升效应;(2)相对而言,国有上市公司中的高管变更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现金的市场价值;(3)改良性变更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大于摩擦性变更,而自然性变更则会降低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10年度沪深两市去除金融企业,pt,st企业以及未公布财务报告的16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样本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的不同,将样本分为了两组。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线性与非线性的回归,并设置了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等控制变量,用来检验货币型报酬与高管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发现相对于货币性报酬,高管持股比例在一定范围内,与上市公司业绩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超过货币性报酬,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与上市公司业绩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10年和2011年为时间窗口,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模型先分析公司治理特征对高管人员更换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公司治理特征对高管人员更换-业绩敏感度的影响,并且将高管人员中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进行样本研究,全面探讨具有何种治理特征的上市公司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地监督和约束高管人员,从而为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和高管人员约束机制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战略决策凸显了公司治理和战略管理交互作用下的战略治理问题,公司战略治理的核心就是设计一整套能使董事会与高管层有效参与公司战略治理的制度安排,旨在为公司构建和维系可持续竞争优势构筑制度平台。本文首先界定了公司战略治理的内涵,然后从理论视角和治理主体两个方面展现了公司战略治理的研究现状,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董事会与高管层竞合关系的公司战略治理研究框架,并指出了若干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粟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45-146
高管薪酬是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比较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的弹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出了比较稳定的一致性。文章使用沪市1999-2006年的数据,分别从时间、地区和行业等不同维度对中国企业的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的弹性进行了估计,我们也得出了与其他国家相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陶亚妮 《中国经贸》2013,(22):40-41
通过对36家上市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营绩效与董事会规模和高管规模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因此,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应有效控制董事会和高管人数,强化监事会职能,适当控制股权集中度。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在公司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公司本身的内部治理,外部因素能有效作用于企业管理层并影响董事会的决议,从而改善企业治理中存在的舞弊行为和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企业战略形态、外部董事认知与董事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刘秀清  吴萌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110-112
董事会结构是影响董事会效率与独立性的关键因素,是解决早期公司治理失效问题的重点,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在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形态、外部董事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企业董事会最优结构模型.探讨最优董事会结构与董事治理效率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为完善企业董事会建设和改善董事会治理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CEO pay dispersion for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We apply a two-tier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the CEO compensation framework wher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generates a surplus between the minimum wage that CEOs accept and the maximum payment that firms offer. This surplus leads to CEO pay dispersion coming from the negotiation power between the CEO and the firm. We generate the surplus extracted by each CEO-firm pair and analyze how corporate governance affects them. An empirical analysis finds that: (1) On average, CEOs are paid 23.26% more than the benchmark; (2) additionally, we examine the bargaining power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and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non-SOEs). We find that CEOs in SOEs have less bargaining power due to compensation regulations. We then examine compensation for new CEOs hired externally and find that CEOs hired externally have less bargaining power on average; and (3)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alary bargaining power of each agent. More specifically, the CEO-Chairman dumm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firms and CEOs, but the latter is larger. Board siz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both. Independent directors help improve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firms and board meeting times help enhance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CEOs. Equity concent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both sides.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迫切需要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治理相整合.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选择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上有待于研究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认为两者整合的客观基础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两者整合的理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整合的实现机制是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公司治理理论,采用安徽省150家小额贷款公司2010-2012年的调查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随机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公司治理对小额贷款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治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可持续性影响较大,独立董事比例、女性董事、外部审计等与财务可持续性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也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此外,公司治理对覆盖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公司规模和CEO/董事会主席的二元性两个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从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债务融资因素以及公司的独立董事等因素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进行了回顾,以期为未来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发达国家,CFO与CEO拥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负有监督CEO的责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研究我国CF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并比较CFO与CE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变弱;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对盈余管理抑制的程度显著小于CEO。这表明,正式实施股权激励会诱发盈余管理行为,其它类型的CFO持股则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并且CFO股权激励的积极治理效应显著小于CEO。  相似文献   

18.
顾晓伟 《特区经济》2012,(1):106-109
本文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股权制衡的内部监督效应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衡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非制衡的股权结构不存在内部监督效应,无法对公司绩效进行提升;过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通过董事会、管理层薪酬设置对公司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财务困境也称财务危机或财务困难,是公司治理中应注意避免发生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的关系,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经理层激励等方面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关系的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困境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行法律环境和监管政策对信托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提出了客观要求;信托公司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备等治理问题;信托公司加强治理应将股权改革和加强信息披露、建立问责制结合起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公司董事会建设,维护各方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