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金融风暴”结束以后,反思我国在“风暴”初起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降低利率、增加外汇储备、扩大基本建设项目、拉动内需等,都起到了抑制“风暴”波及我国的积极作用。新千年伊始,我国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连续多年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不会降低人民币的信用度,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笔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财政风险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现象,自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风险更有一种加深趋势。防范或缓解财政风险必须对症下药,本文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系统地论述财政风险形成的原因,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企业世界》2007,(10):28-28
当前经济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增加较多,长期建设国债进一步淡出的条件已经具备。但考虑到尚有一定规模的国债项目没有完工,还有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或项目需要国债支持,目前财政赤字规模不大,赤字率较低,经济中流动性过剩,中央政府通过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完全可行的。预计2007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将从2006年的600亿元减少至500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日益庞大的财政赤字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我国的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法的演变历史,分析各种弥补方法的利弊。对于更好地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财政状况与国债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财政和金融体制日益完善.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收支状况日趋紧张,由此形成的债务问题也随之实出出来.表一和农二详细列举了十几年来的财政状况和国债状况.表一财政状况单位:亿元表二国债状况注:1.表一和表二的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表一的财政收入不含当年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不含当年债务支出,财政赤字为经常性财政收支差额.自1979年以来,中国财政连年赤字,且赤字越来越大,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国债用于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债资金在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国内有效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国债发行额度的增加,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国债资金项目安排的重点正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地方财政实力薄弱,在使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广西审计》2000,(6):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近期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可以认为,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五年计划中关于财政走向的战略预见和战略决策。  我国连续三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而积极的政策效应,这是我国消除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促成我国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中央注意把握适度的国债规模,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良好效应。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走过三个年头,其效用是显著的。在经济形势好转的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并不能淡出,而应对其政策手段进行适当调整。为了防止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改变我国内需严重不足的现状,扭转下滑的国民经济趋势,自1998年以来,连续实施了三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然而,财政政策只能起到短期调节的作用,很难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即便是在短期内,也不能只是一种单一的手段。积极财政政策是一个政策组合,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每个时段应有合适的政策手段选挥。前两年主要是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以后不可能总是这样。为切实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与调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经济建设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1996年我国顺利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通货紧缩又成为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从1998年开始,国家适时的采取了以大规模持续发行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国家大规模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以“赤字扩张”为特征的财政政策肯定不是持久政策措施,财政收支的影响规律和西方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从赤子…  相似文献   

15.
16.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用意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来,经济理论界不断有人呼吁,积极财政政策不应长期实施,应该逐渐淡出。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日前在一个公开场合也表态: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应该逐渐淡出。有专家分析,此次提出"淡出"的深刻背景和对中国经济发展下一步的影响值得关注。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加赤字、增加国债和增加政府投资。在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四年的时间,从1998年以来,对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对我国经济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保持增速不减,其积极意义也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什么是财政风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把财政风险定义在国债本息偿付危机的可能性上,认为只要存在政府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本息的可能,就有现实的财政风险。另一种观点是把财政风险定义在财政(预算)赤字居高不下的可能性上,认为只要财政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