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其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更为突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和涵养地,有些毗邻南亚、东南亚国家,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战略前沿,社会发展的意义深重。文中通过实地调研例举贵州、海南、广东等地的数据来详细剖析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从历史、地理、区位、思想观念、人才教育和金融、政策这七个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这对于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攻坚战略的现实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政府采购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功能,这一政策功能写进了《政府采购法》,经过十多年的宣传,在“务虚”层面已经深入人心。在当前情况下,探讨这一政策功能,已经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政策意义的探讨,这已为业界所熟知和理解。而是应探讨政策设计架构和政策“落地”的因素,真正推动政府采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起步。  相似文献   

3.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救助政策能否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步伐一致是面临的新考验.本文就内蒙古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为促进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2009年,财政部会同国家民委开展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下简称“特色村寨保护试点”)。2009--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试点资金1.1亿元,  相似文献   

5.
范建伟 《中国外资》2013,(24):184-185
本文以贫困循环理论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分析,归纳出了导致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循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摆脱贫困的思路对策,如强化目标瞄准机制、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扶贫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一、民贸贷款政策的效应分析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从“七五”开始享受民贸优惠贷款政策,每年由人民银行安排一定量的人民币贴息贷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舞台上,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经济,将以何种新的姿态加入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合唱,为社会所瞩目。建国40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制定了许多发展民族经济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和金融工作基础相当薄弱,特别是近几年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金融工作,同发  相似文献   

8.
刘绍吉 《时代金融》2009,(1X):127-129
我国现在采取的易地扶贫开发,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对于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操作难度大且没有政策保障支持,没有推广。滇东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发移民搬迁走出了一条创新成功的脱贫道路。本文首先阐述了滇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然后对自发移民搬迁实践进行了分析,找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自发移民搬迁扶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缓慢,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群长期金融权利匮乏,农村地区金融权利贫困的问题始终困扰该地区发展也影响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口可享受的金融服务稀少,而且成本巨大,农村地区金融权利贫困也不符合宪法规定的平等发展权利。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地区金融权利虚化严重,这是经济发展金融资源不均衡配置的结果,也是法律政策不健全的后果。所以农村地区金融权利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在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背景下,利用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在考虑了遗漏变量和安慰剂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明确了生计模式和致富意愿是产业扶贫政策降低脱贫群体生计脆弱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生计模式呈现了更为明显的渠道效应。在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本文为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衔接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政府采购形式扶持少数族裔企业发展是目前各国比较认同的做法,且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码。而在我国,虽然《政府采购法》规定了政府采购应当促进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标准界定,少数民族食业进入政府采购的比例仍然很低,政府采购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应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窦魁 《时代金融》2013,(21):228+236
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是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项重要金融政策。该政策经过多年的实施,效果显著,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需改进。本文归纳了政策实施中的市场与监管层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
对河北省扶贫开发政策传导渠道的考察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扶贫"灯下黑"、探讨相对贫困时代背景下河北省的贫困治理长效渠道构建等问题,而且对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以河北省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等准自然实验方法对其政策效果及其减贫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河北省扶贫政策效果明显,产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个人信贷规模扩大等是河北省扶贫政策发挥效果的重要传导渠道,这一研究发现为更好地发挥扶贫政策效果提供了来自减贫渠道视角的重要经验.基于已脱贫贫困县数据发现,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和个人信贷规模扩大能够持续为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驱动,而固定资产投入进一步增大反而会阻碍其持续发展.这一研究结论为河北省相对贫困时代背景下的贫困治理长效渠道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落实新税制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税收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向征管转移”的战略方针,这给少数民族地区税收事业发展,特别是给农村、牧区国税工作发展带来了活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国税工作是民族地区国税工作区别于其它地区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民族地区国税实施“两个转移”的重点和难点,这是由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国税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在进一步推进向西开放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优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融资环境.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投融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综合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观,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不但继承了毛泽东的民族发展观,更重要的是在指导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族发展观,邓小平的民族发展观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了解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优惠利率政策落实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显示,民族贸易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减少了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贷款的利息支出,弥补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一政策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那么,山区金融如何卓有成效地支持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开发战略?本以位于武陵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就山区金融盘如何策应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找准切入点.谈点具体拙见:  相似文献   

19.
焦政康 《时代金融》2012,(30):214-215
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优惠利率政策(以下简称民贸民品贷款政策)是国家支持民族贸易发展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为了减轻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生产相关商品或从事相关商品贸易需要的贷款利息负担,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人民银行作为直接拨付贴息资金的重要关口,为使民贸企业贴息政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笔者通过深入周口市辖区实际调查发现,现行民贸民品贷款优惠利率贴息政策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甲、民族地区贫困县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和策略要求.(一)明确划定这些贫困县为贫困型的经济特区,各项政策对待和要求,均应有所特殊.广西民族地区贫困县之所以长期贫困,面貌改变缓慢,有它深刻的主客观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盘根错节.相互制约.难于启动,不是采取一般地区经济政策措施所能凑效.因而这类地区应划为贫困型经济特区,在政策要求和对待上均有所特殊.作为当前对它的战略要求,是适应贫区特点.实行休养生息,培养和聚集内在力量,多方位减轻负担,提供条件,放宽政策,讲求实效.作为当前对它的策略要求,是积极型的解决温饱,积极提供条件,力促群众生活逐年有所改善.但这个“解决温饱”不是我们工作的长远目标,而只有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要过渡,对它允许有个过程,允许发展不平衡,不搞任何形式的一刀切,不提一般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求.诸如定期翻番,腾飞速度以及没有充分根据地限期达到收入水平等,否则只会引起急燥、埋怨情绪,招致虚浮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