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凡亦英雄     
在印象之中,英雄这个词似乎总是和伟大相关联。我们所熟知的英雄,大都不是在历史关头振臂一呼、扭转乾坤,就是在危难时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而受众人景仰。 但在和边防官兵近距离接触之后。特别是在参加了“胡杨哨兵事迹报告会”之后,我更多地体会到了英雄与平凡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黑城的传说     
一位阿拉善朋友语出惊人,你知道胡杨树吧,你了解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黑城边上的胡杨林吗?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胡杨三千年不灭,其实它们是英雄们的灵魂幻化而成。  相似文献   

3.
王玲 《西安金融》2003,(11):58-58
胡杨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稀树种,它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是名符其实的万寿之树。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和生态环境千变万化,成片成片的胡杨在干旱饥渴中变成了茫茫沙漠中的“木乃伊”。在现今人们生活的村落里已再难见到古老的胡杨。然而,在尉犁县城一隅,一户维吾尔人家的院落里却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胡杨树,在巴州堪称一绝。这棵大树合围6米,迄今约1500多年,是胡杨家族中的老寿星。金秋九月,我们从库尔勒驱车一个小时左右,便来到尉犁县境内具有浓郁维吾尔民居特色的胡杨人家。胡杨人家约7亩地大小,院子里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4.
佘坚 《深交所》2007,(6):75-76
埃斯库罗斯的名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容易的事”。从小到大,对沙漠、戈壁和沙尘暴已有很多了解,但此次阿拉善之行却告诉我们,惟有身临其境地来到大漠深处,才能感受荒漠的浩大孤独,才能理会阿拉善军民守望家园的“胡杨精神”。面对那异常艰苦的环境和那异常坚定的信念,我们没有理由再犹豫。  相似文献   

5.
绿色盈沙漠     
丁智慧 《深交所》2010,(5):53-54
2010年4月6日,深交所、结算公司、信息公司、通信公司、行政公司和安信证券等一行40余人,来到了阿拉善,进行为期一周的国情教育活动。我们从花红柳绿、车水马龙的南国重镇深圳,来到了遍地黄沙、偏僻闭塞的北国边陲阿拉善,视觉和心理上的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令人一时难以适应。但边防官兵们用他们纯朴的笑容和热情周到的接待,很快化解了我们所有的艰辛和疲惫。使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凡到过新疆的人都知道胡杨有着三千年不倒的美誉,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巴州尉梨县就是大片胡杨茂密丛生的地方。每逢深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摄影爱好者,带着对胡杨的礼赞心情聚集在这些沙漠卫士身旁,在光与影的重叠交汇中诠释着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胡杨礼赞     
缪力群 《金融博览》2007,(10):62-63
浓郁的蓝天上绽放着灿烂的金黄,荒凉的沙漠里扭曲着昂扬的枯枝.胡杨,夸张而顽强地彰显着不屈的生命: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这,就是胡杨!  相似文献   

8.
伤亡保险抚慰雪域军人7月12日,记者随同成都军区联勤部财务工作组来到驻川某兵站部。一进兵站部,宣传牌上“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标语映入记者眼帘,这是几代川藏线官兵用鲜血传承的“三不倒”精神。  相似文献   

9.
印记     
一周规律的军旅生活和沙漠植树活动很快就过去了,但是那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在沙漠中顽强生长的灌木“索索”,生活清苦但坚守边防的“胡杨哨兵”,阿蒙民族实验小学爱心满满能歌善舞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一切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0.
向他们学习     
在一起与阿拉善官兵训练、劳动的过程中,在参观蒙族希望小学的路途中,在慰问边防战士的联欢会上,在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的旅途中,我们的话题从没有离开过阿拉善。  相似文献   

11.
陈杰 《深交所》2008,(5):40-41
这次我有幸赴阿拉善参加深交所统一安排的国情教育活动,驻扎军营、沙漠植树、参观边防、与军队官兵交流学习,这一系列活动让我感慨良多。每当与官兵交流过后,每当耳濡目染官兵的言行,每当目睹军营中的标语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将军队管理与科学管理联系起来——向军队学习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玲 《新疆金融》2007,(11):61-64
胡杨,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树种之一,维吾尔人称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有"活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朽1000年"之说。与胡杨为伴的新疆央行人,就像胡杨一样扎根在大漠,甘于忍耐,乐于奉献,胡杨就是新疆央行人的崇高精神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的充分体现,读懂他们,  相似文献   

13.
王萌  张刚 《税收征纳》2005,(12):11-11
长久以来,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外资企业中一直存在着许多企业“长亏不倒”和“越亏损越投资”的现象,与正常的商业逻辑不相符合。外资企业明亏损实盈利“谜局”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培源 《深交所》2006,(5):36-38
4月的深圳已是鲜花烂漫、莺歌燕舞。就在这个时节,2006年深交所赴阿拉善的人员一行四十三人, 在周明副总经理的带领下,怀着对戍边部队的崇敬之情、对大漠戈壁的好奇之情、对环境保护的豪迈之情,展转西安、银川,于4月16日到达了位于阿拉善左旗的阿拉善军分区,开始了难忘的边疆之行。  相似文献   

15.
陈路 《深交所》2004,(7):21-23
2004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期赴内蒙古阿拉善生态建设与国情教育活动。“阿拉善”之名源于贺兰山的音传,蒙古语中意为“骏马”。  相似文献   

16.
在华外资企业中一直存在着许多“长亏不倒”和“越亏损越投资”的情况。这种看起来完全不合常理的现象,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阿拉善国情教育项目的教育效果最大化,本次活动把“分组讨论、每日小结、集中总结”与体验式学习的MBA训练方法搬到了阿拉善,让大家带着问题去锻炼,针对日常工作、学习、管理与政治思想教育薄弱环节反思,在心与心的沟通中共同提高。这次活动伊始就提炼了“纪律”、“集体”、“艰苦”、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记忆中,沙漠戈壁深处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只有胡杨树、红柳、骆驼刺能够生存。据说胡杨树有“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腐”之说。对此,我心中充满了神秘感。2008年10月,已临近退休的我,终于有幸用国庆长假与摄影爱好者到新疆采风。  相似文献   

19.
田颇 《深交所》2004,(7):24-24
从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深圳,到西部尘土飞扬、人烟稀少的阿拉善,我参加了为期九天的阿拉善军训、植树活动。几天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留给我的记忆却很深刻。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像什么? 因为它的营城格局与建筑构造,有人称她是“塞外小北京”;由于它的地质多样,多彩迷人。她也被称作“秘境阿拉善”。在我眼中,她却似一座没有水的威尼斯,与遥远的水城有着某种特殊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