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的公司捐赠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公司良好形象的树立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与中小股东的权益是一致的。由于控制股东在公司捐赠决策中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性影响,公司捐赠决策符合控制股东利益,中小股东权益显得微乎其微,目前法律还缺少对公司捐赠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有效规制,实践中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认为,公司捐赠不应以牺牲中小股东权益为代价,在公司进行捐赠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应加强法律对公司捐赠的有效约束,防止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不应有的侵害。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的目标并非是为了单纯地实现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是为了实现公司法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在考虑公司法的问题上,应该更为全面更综合地考虑公司在清算时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尤其是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以及其形成的对于股东履行清算义务的障碍,这深深地影响着公司的整个生命历程,从设立到治理,从解散到清算。文章研究股东的清算义务在实践履行中所遇到的问题时,总结出意思不能、行为阻碍、意愿差异和指引缺失四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履行清算义务时的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3.
控制股东由于对公司享有控制权而处于特殊地位,我国公司法实务中存在着控制股东滥用其控制权,违法违规操作,损害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实例。确立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在法律上对控制股东违反忠实义务予以规制,既紧迫且必要。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的目标并非是为了单纯地实现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是为了实现公司法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在考虑公司法的问题上,应该更为全面更综合地考虑公司在清算时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尤其是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以及其形成的对于股东履行清算义务的障碍,这深深地影响着公司的整个生命历程,从设立到治理,从解散到清算。文章研究股东的清算义务在实践履行中所遇到的问题时,总结出意思不能、行为阻碍、意愿差异和指引缺失四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履行清算义务时的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的捐赠结构中,公司捐赠占据主导地位,其发展直接牵动着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公司捐赠要想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谋求上述三种利益的平衡。在具体实践中,这种平衡往往会被破坏,这就需要重视制度设计。除了重视公司内部治理、法律规制,还需要鼓励个人捐赠、着力培养健康捐赠文化,还原捐赠的本来属性。  相似文献   

6.
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最高目标,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应有的义务,公司的捐赠行为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公司捐赠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解释了公司捐赠行为与公司最高目标的关系,并对如何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公司捐赠行为的规范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7.
股东的出资义务是指股东基于出资协议、公司章程应当向公司缴纳各自认缴的出资额的给付义务。股东出资是形成公司资本的基础,也是股东最基本的义务,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各种各样违反出资义务的行为, 使公司、守约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违反出资义务的出资人却仍然取得、保留了股东资格。如何追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民事责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控股股东的行为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产生权力滥用的现象,即控股股东可能会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资金、掏空公司资产等行为攫取私利,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问题的解决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控股股东信义义务产生的根源、涵义及制度内容予以厘清,并在借鉴域外法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控股股东负有信义义务的规定、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适用标准、控股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以及完善监督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履行的救济途径这四个方面,为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董钰 《价值工程》2004,23(5):92-95
控股股东不断借助于新的机制和形式强化或滥用大股东权力。在此情况下,完善保护小股东以及从属公司的其他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有关法律机制,成为世界各国公司法修改和变革的焦点。信义义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是控制股东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在学理上确定此义务并完善控制股东违反义务之后的责任体系,是我国完善公司立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
董钰 《价值工程》2004,23(8):92-95
控股股东不断借助于新的机制和形式强化或滥用大股东权力.在此情况下,完善保护小股东以及从属公司的其他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有关法律机制,成为世界各国公司法修改和变革的焦点.信义义务(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是控制股东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在学理上确定此义务并完善控制股东违反义务之后的责任体系,是我国完善公司立法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1.
公司设立者出资义务违反种类分析 公司设立者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出资义务不履行,二是出资不实.出资义务不履行是指股东未按<公司法>第25条一款规定执行.股东出资义务不履行的情形有多种,其情形不同,对公司、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股东产生的影响亦有所不同,因而其所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范围与方式也不同.按行为方式的不同,可将出资义务不履行划分为拒绝出资、迟延出资、不能出资、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拒绝出资,指股东在章程制定后又表示拒绝按章程规定出资;迟延出资,指股东不按章程规定的期限缴纳出资或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不能出资,指因客观条件变化使股东不能履行出资义务,如准备出资的建筑物在办理财产权转移手段前毁损或灭失.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3日,由中宏保险、微笑图书室和新民网联合策划的“微笑成就渴望”公益活动在上海宏伊广场举行隆重的捐赠仪式,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公益活动旨在建立100个“中宏微笑图书馆”,为贫困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书籍和关怀。活动历时2个月共收到捐赠书籍46031本。  相似文献   

13.
在公司治理中,控制股东因为"按资表决"这种天然的制度安排,拥有很大的权力,公司的董事、高管均代表他们的利益。公司的其他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小股东、债权  相似文献   

14.
保护公司、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平衡公司纠纷中各商事主体的利益冲突,是公司法的重要宗旨。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公司债权人保护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试对"香通国际诉昊跃公司股权转让案"进行分析论证,从香通国际的诉讼请求出发,以香通国际能否请求昊跃公司承担责任、香通国际能否请求昊跃公司股东承担责任为切入点,对该案例进行分析,试图解释认缴资本制之下股东出资义务与债权人保护问题。新注册资本制度修订的变化,使股东出资被赋予更高的自主性,其出资既不被限制最低额度,又可自主决定出资的期限。当公司不能偿还公司债权人到期的合法债务之时,非破产的场合下股东出资义务是否应该加速到期以清偿公司债务成为理论与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ST博元接受小股东巨额股权捐赠事件为例,探讨企业应如何对接受的小股东捐赠资产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根据此案及其会计处理的财务影响分析,提出应完善企业捐赠会计准则及严格相关资产捐赠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慈善私益捐赠包括私益募捐和个人直捐两种。但是,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尚未规定私益捐赠,导致私益捐赠参与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私益捐赠财产权的类型及其归属缺乏立法保障。建议尽快出台《慈善法》,采取"大慈善"立法体制,将私益捐赠、公益捐赠、赞助、资助和志愿者服务等利他行为统一纳入其调整范围。同时,要加强对慈善私益捐赠资金使用、慈善项目运作的监管,保障慈善参与人权利,确立慈善参与人的信义义务和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芳 《审计月刊》2007,(9):36-36
董事应根据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最大利益,忠实、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董事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其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老伯、阿姨,现在天气冷了,这个暖袋、这床被子给您们温暖过冬,祝您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是在"践行国学美德.温暖向阳"公益活动上的暖心场面. 近日,"践行国学美德·温暖向阳"公益活动捐赠仪式在汕头市礐石街道礐石社区举行.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陈凯华等嘉宾以及礐石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出席了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我国对股东出资方式做了重要修订,将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在公司无财产偿还债务,股东的出资义务又未届清偿期时,面临着公司、股东、债权人三方利益如何平衡的问题,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是否限于破产或解散两种情形,非破产清算情形下,股东的出资责任能否加速到期,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20.
股东作为公司投资人在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履行签字手续,承担相关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公司登记主管机关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了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股东签字的真假就成为审核的重点。近几年来,因假冒股东签字频繁发生,造成股东之间、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不断上升,这不仅损害了被假冒自然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完善配套法规,对假冒股东签字追究法律责任,切实加强对登记材料的审核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