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郭莉 《首都经济》2007,(11):26-26
过去几年中,国内创业投资行业一直是以美元为主导,创投退出也以企业的海外上市为主要通道。而最近,风向似乎正在悄悄地改变。随着中小企业板全流通的实现,包括同洲电子、远光科技在内的人民币投资项目取得了高额回报,人民币基金的募集也开始暗流涌动。一旦人民币基金大量设立,将有更多中小企业受益。  相似文献   

2.
<正>创投机构突击潜伏于待上市企业,IPO成功后平均获得超30倍投资回报。这一方面靠创投的人脉与背景,一方面是钻了新股发行制度的空子。创投业界暴富神话在国内市场愈演愈烈。记者获得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参股今年5月上市企业的17家VC/PE,平均获利30.74倍。而海外资本市场为投资机构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一般均低于3倍。业内人士指出,两者相比,国内市  相似文献   

3.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工在基金成立时表示,区县创投基金立足区县.汇集当地资本.吸引外地资本.主要投资于本地有发展潜力的非上市企业.可以为企业提供直接股权融资和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并伴随着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上市.最终实现创投基金持续增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国家对企业海外上市的支持和鼓励,选择海外上市融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首选。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条件似乎更为宽松,选择也更多。如在美国,除了主板市场一全美证券交易所外,还有NASQAQ、招示板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音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2003年,人保、人寿、平安的海外上市,拉开了我国保险公司上市的序幕。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它的上市,尤其是首次上市没有选择在国内,而是选择在海外上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大量资金供给的保险公司,以投资者的角色入市得到普遍认可后,现在又作为资金需求者进入海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我们在成功上市喜悦的同时,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首选海外上市,海外上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不利,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改善。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与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海外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本文从我国加入WTO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步伐不断加快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指出我国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意义及其本原则;阐述了国内企业海上市的五种模式;揭示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应注意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5,(38):21-22
中国目前在准备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国内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其中包括计划针对目前仅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推出一种新种类的国内上市股票。  相似文献   

9.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金融专家李扬表示,民营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成本只占整个融资额的6%,而海外上市的成本一般情况下是10%-12%,有时甚至超过20%,因此民企海外上市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国内上市。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辽宁经济》2005,(12):25-25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 1.目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国食业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融资渠道的进一步减少。自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来,很多过热行业得到了抑制,作为国内主要融资方式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大幅缩减。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度进一步上升。由于国内上市的审批与时间上的难度并没有丝毫的降低,加上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很多企业由此走上海外上市之路。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除了所需要的政府资源、产业链资源之外,其中还有一块不可或缺的就是金融资源,从资本融资的角度讲,我们应改变过去企业依赖银行的做法,而完善以资本市场为引导的,也就是非银行体系主导的资本再循环体系。当前许多国内企业加快了海外上市融资的步伐,那么国内企业该怎样进行海外上市融资呢?  相似文献   

12.
一周公司     
李嘉诚内地物业打包上市长和系主席李嘉诚1月7日表示,分拆内地商业物业,在港以人民币计价方式上市的计划进展良好。据悉,此番上市将以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式进行,该REITs的物业池主要包括北京东方广场及长和系持有的多个酒店及商场项目,初步计划筹资逾百亿元人民币。这将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陆续掀起一股海外上市的浪潮,一时间,房地产企业言必称“海外上市”.2004年以来,合生创展、上海置业以及上海复地等房地产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成功,更加激发了国内房地产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情,多家房地产企业纷纷表示要在2006年推行新的海外上市计划,新一轮房地产企业境外上市的序幕由此拉开.然而,愿望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远赴海外上市,真的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国内上市,企业在海外上市有很多优势,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低成本在海外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当然,海外上市也存在着风险,企业也必须考虑海外上市需要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在a股ipo停摆一年多后,近期,中国企业出现了一波海外上市的小高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有2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完成ipo,合计融资150.2亿元人民币。其中港股ipo持续活跃,赴美上市窗口也再度开启。  相似文献   

16.
企业寻求海外融资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经历过海外密集上市与集中退市之后,海外债券市场开始受到热捧。内地企业海外发债规模与日俱增。到海外进行融资的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因国内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渠道受限,中小企业到海外融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难以达到国内上市门槛的互联网行业,以及因调控政策而融资受阻的房地产行业,亦是海外融资的主力。  相似文献   

17.
段丹 《新西部(上)》2007,(6X):28-28,32
随着中国人寿等重量级国有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和学术界引发了海外上市是否存在“外包”现象的大讨论。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劣势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人寿等重量级国有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和学术界引发了海外上市是否存在“外包”现象的大讨论。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劣势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市,这个资本市场的通俗概念,正成为国内创业者们演绎创富传奇的经典路径。这场由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0.
继去年中国联通、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之后,今年2月底中海油的股票又在纽约、香港同时上市。而同时,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国网通也在积极筹备,准备于年内进军海外资本市场。诚然,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在筹集大量外资的同时,将国有企业置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制和融资”的双重目标。但笔认为,国企海外上市一定要谨慎,口子不宜开得过快、过大,否则极易出现短期化行为,最终影响到企业乃至国家的深层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