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海兰 《中国经贸》2009,(24):181-18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解读报告中指出“各国经济同步救市计划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带来了世界经济明显的回暖势头这也是很多学者认为经济靠政府救市的危机时代即将结束,而“后危机时代”可能首先将面临这场危机各国政府所选择的救市方式(大量注资等金融手段)所留下来的“高通胀风险”的后遗症。”可见,通货膨胀会计应再一次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多来,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政府为避免经济衰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由于各国所受危机影响程度及在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不同,各国的救市措施同中存异。本文以美国及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救市计划为例,总结了这些救市措施的共同点及差异,分析了救市措施的前景及局限性。救市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危机的发展蔓延,但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贾品荣 《西部论丛》2008,(12):59-60
今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华尔街五大投行凄然倒下,全球股市竞相破位暴跌,世界经济发展减速。为了减少和控制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危害,世界主要国家政府紧急出手,注资、降息、减税等一系列救市措施相继出台。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表示,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对策。目前,欧盟各国公布的金融救市计划总额超过20000亿美元;日本政府向日本所有家庭发放现金补助:为了让议会顺利通过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众议院向议长下跪……事实表明,此次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受国内紧缩政策和美国次贷危机一再扩散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业在2007年10月份以后,呈现逐波走低、由繁荣进入调整的变化走势,许多地区商品房交易呈现“价量齐跌”的局面,由于商品房大量滞销、资金周转不灵导致房地产开放商感觉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始于2003年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与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衰落对整体经济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正是基于此种考虑,许多人提出中国政府应对房地产业予以“救市”扶助,更有人提出,美国政府面对金融和房地产业危机连续几次、多方位出台救市政策,“救市”资金多达一万多亿美元,中国政府不能对国内房地产业的低潮无动于衷。对此,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业不宜轻言“救市”。本文作者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对房地产业不宜轻言“救市”。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10月3日.美国众议院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使得这场巨大的金融海啸中出现了一些救生筏。但即便以最乐观的眼光来看.美国经济也已进入了一个极为不确定的时期。与此同时.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波及到欧洲甚至全球,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放缓。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多年有利发展之后,信贷危机、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衰退和不确定性如今正在全球肆虐。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在各国的一片救市声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7.
<正>物换星移,曾经辉煌一时的美元本位盛世已渐行渐远,近期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使金融危机的问题雪上加霜,多国央行投入巨额资金和联手降息救市。在这样一个全球金融与经济动荡并孕育着资本市场重组  相似文献   

8.
并购涌动     
商场如战场,这句话的经典意义或许正在于揭示了经济的动态发展中,不间断地上演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并购、被并购的戏码。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波在全球蔓延,引得各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不得不提供成百上千亿的流动性托底救市,而一场又一场并购事件已经在全球金融业展开,用现实验证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定律。  相似文献   

9.
伴随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升级,“救市”呼声乃至谣言甚嚣尘上大行其道,其中典型者如“温州市政府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6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温州银行机构增加对困难企业的融资规模”。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爆发后,为帮助中国经济重新回归稳健增长路径,中国政府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计划。时至今日,离救市计划最初推出已历3年有余,本文考察次贷危机前后(即2008-2010年)中国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变动,结合在此期间资产价格的表现,试图从资产价格的角度分析中国版救市计划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资产价格在庞大经济刺激计划的提振之下迅速止跌回稳,但通胀形势也发生逆转,通胀压力剧增,当初的救市计划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为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作出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大决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全年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态势回升向好,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恢复迹象明显,一些国家已着手考虑退出应对危机的积极救市政策。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讨论与分析更多的是将此次危机视作一种"金融现象",从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本文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从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出发,从公共政策和政府干预的角度来探讨此次危机的根源以及在危机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救市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金融泡沫的重灾地欧美政府至2008年以来一直在推行大规模的货币救市政策,而各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在随之而来的周期下行过程中又凸显出不断萎缩的状态,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一定会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挑战。如果中国不能看清我们抗衡危机所需要的结构调整及周期和政策协调的紧迫性,那么欧美国家所形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为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对未来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尽快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仰仗货币政策被动的对冲手段来缓解。本文提出了"企业家金融"、"关系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政府金融"、"国家金融"和"全球化金融"等不同的改革与发展模式来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建侠 《特区经济》2009,(6):121-122
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各地都在调整经济、金融等相关政策积极救市。当前,陕西省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环境差"、"创新不够"、"风险大"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纷至沓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求得生存,本文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多年有利发展之后,信贷危机、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衰退和不确定性如今正在全球肆虐.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在各国的一片救市声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有多大?这场危机何时能结束?政府是否应该“救市”?如何救市?成为业内学界讨论的热点。而股市去年的暴跌正常吗?刺激股市能否挽救经济?今年股市有机会吗?这些又成为投资者的疑问与困惑。  相似文献   

17.
有人呼吁救市,认为“救市,等于救散户的血汗钱”、“救市,等于救中国经济”。平心而论,如果说救散户的血汗钱尚情有可缘,救中国经济的论调则暴露了救市论的荒谬,在某种程度上是救市论自己曝光自己的“司马昭之心”!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来看,尽管短期前景仍不客乐观,但随着全球各国和地区政府的一系列大规模救市措施付诸实施.全球金融市场状况出现好转迹象,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后金融海啸时代的预期也愈加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20.
大萧条与次贷危机都源自于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美国,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在两次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非均衡发展;危机爆发是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痛苦纠偏;危机的扩散过程中,政府的救市举措及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危机持续的时间和后果.通过对危机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对金融危机演进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