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全球失衡的表现出发,从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调整的历史角度分析全球失衡的原因,指出当前的这种失衡是在美元本位制下国际分工体系调整所造成的。正是国际分工体系的中心——美国,不断向外转移制造业,才使其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而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又可以通过“印刷”美元和利用崛起国家的美元储备对这种贸易赤字进行融资,因此才导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越演越烈。这种失衡在美元本位制下是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对外债务显著扩张是当代美国经济外部失衡加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对外债务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对外债务的根本作用在于弥补美国政府部门财政缺口与私人部门储蓄-投资缺口。研究显示,在经济景气阶段,美国私人部门储蓄-投资缺口会扩大,工商企业会增加对外负债弥补储蓄-投资缺口;在经济衰退阶段,美国政府部门财政缺口会扩大,政府部门会增加对外负债弥补财政缺口。因此,无论美国经济景气还是衰退,其对外债务规模都在增加。考虑到美国经济对对外债务的强烈依赖性,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美国的对外债务仍然会持续扩张。  相似文献   

3.
邵国良 《南方经济》2001,143(8):79-79
传统经济学各个学派的货币理论都是建立在“金本位制”的基础上,自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本位制”的货币理论基础随之消亡,而到目前为止,这方面较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尚付阙如,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学派较完善地提出一套“非金本位制”条件下的货币理论来作为各国发行货币的理论依据。由唐智勇博士花费十余年心血研究撰写的,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的《新货币论-权本位制条件下的货币实质研究》著作,堪称这一领域的创新之作,填补了自“金本位制”崩溃后货币理论研究上的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4.
降级掀风浪,QE3暂缓——美国金融形势评论 8月的美国,“乱”字当头。 纠缠争吵了百余天的债务上限议案在8月2日终于获得通过,但仅仅三天后,标普就将维持了近百年的美国“AAA”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贬为“AA+”,从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5.
【日本《钻石》周刊12月13日】用4个指标来检测危险度 对冲基金等欧美金融机构对短期资金、股市的投资告一段落,第一阶段的危机已然过去。下一次危机的火种是什么?笔者用4个指标来检测新兴国家面临的危险度。这4个指标是“对外债务在GDP中的比率”、“相对于对外债务的外汇储备规模”、“经常项目收支在GDP中的比率”及“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对美元汇价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3,(23):61-61
作为一名研究美国经济的专业投资者,在我看来,描述当今美国经济最贴切的标签就是“疲软乏力”,而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无疑是债务问题就在本书付印时,美国的债务总额已达17万亿美元,这相当于每个美国纳税人都要为政府背负14万美元的债务,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这背后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是通过对内对外债务融资以取得资金并进行生产经营来获取利润最终实现其经济目标的。不管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渠道债务融资还是通过外部渠道来债务融资,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债务融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概况 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迅速累积的对美国的债权.2004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为6681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为6654亿美元,占GDP的5.7%,可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体现为商品贸易逆差;净对外债务余额为2.54万亿美元,净对外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为22%.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9.
谁都不希望美国发生债务违约,但又不得不防。因为,只要美国军事、货币、舆论——三大霸权无人可以撼动,那美国任何的“赖账行为”都是“损人利己”的。  相似文献   

10.
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国主导下的美元本位制。在这一体系下,一种新型依附——货币一金融依附——形成并逐渐得到强化。这一新的依附结构给中心国家美国和广大外围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作为一个典型的"贸易账户区",东亚在从美元本位制中获得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成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美国的货币-金融依附。广大外围要从当前的美元本位制及新的依附结构中实现脱钩自立,尚不具备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外围在当下仍需走依附式发展之路,在美元本位制下谋求体系内的增量改革,而非体系外的激进革命。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11,(17):10-10
债务危机可能把西方拖入漫长停滞期 今年以来,西方三大经济体的日子更不好过了:美国主权债务难以为继,失业率上升,房价下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希腊“国家破产”阴覆挥之不去;日本债务缠身,灾后经济恢复缓慢。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至今,经济已萎靡不振的美国一直在为自己寻找“财路”。然而,制造业刺激法案、刺激就业法案、减税法案等一系列针对国内的措施都回天乏术。美国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不断通过印钞票、提高债务上限、限制他国进口等各种“损人利己”的方法自我保全。如今,奥巴马又一拍脑门,想起了自己的“看家生意”——卖军火。  相似文献   

13.
王静 《科技和产业》2020,20(4):159-162
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整体呈较快发展趋势,投资潜力日益凸显。但是总体上当前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还存在着总体规模不大、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基础部分尚待夯实等问题。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通过对美国OFDI迅速成长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成长路径以及成功要素入手分析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谁之过?     
在欧洲债务主权危机上,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集体作弊”,名誉扫地的它们正在接受美国FCIC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连日来,美国两大政党为争夺执政权力,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债务上限”争吵的闹剧,而远离美国的头号债主——中国却如惊弓之鸟,如坐针毡。  相似文献   

16.
曹瑞 《魅力中国》2011,(14):134-134,169
美国利益集团是其政府制定对外政策时不容忽视的国内因素之一,它对美国现实政治和政府的对外政策都有重要影响。甚至有人说,“对各种问题的决策是由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共同做出的。”本文试图从对美国外交政策施加影响的几种主要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政策的作用两方面来探讨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怎么办?     
美国面对还不起的债务选择以继续提高债务上限的做法“赖账”。  相似文献   

18.
600亿美元债务如果是个问题,也无非相当于美国1.4万亿财政赤字小数点后的一个“偏差”,更何况迪拜并非孤立无援,而是背倚财大气粗的阿联酋。但是,迪拜的债务事件却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恐慌。  相似文献   

19.
金价下跌,很可能是华尔街金融巨头与美联储联手操控的结果。通过打压金价,摧毁投资者对黄金的信心,使美元持续走强,从而增强美元信用,使美元成为全球的“硬通货”,最终使美国的债务链条和金融循环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20.
王勇 《新财经》2011,(10):10-10
读了《标普戳穿“美债衣装”》一文,顿生开朗,望一吐为快。最近美国的政治经济动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政治内讧,却不惜拿债务违约当人质,引发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标普对美国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由AAA最高级降到AA+级,前景展望为负面,由此一直被作为零风险标准的美国国债神话被瞬间击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