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实体零售企业投身于电子商务的创新实践,但也不乏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网络零售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涉足实体零售企业。文章试图解释企业进行不同战略选择的原因,采取“互联网+”或是“回归实体”的依据。在分析互联网对零售企业影响的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包括消费者与零售企业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消费者选择不同零售企业的依据,以及零售企业的应对之策。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不同零售商店的相对支出比例取决于零售商店提供服务组合的相对效率。因此,基于“有限商圈”与“有限品类”的经营战略成为企业扩大销售收入的关键,现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战略选择本质上可以归纳为品类专业化与区域专业化之间的收益比较。  相似文献   

2.
关于科学消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消费,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开这个会也很有意义。我在这里,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消费?……  相似文献   

3.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10,(9):146-146
当我们说“消费者”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站在品牌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了。我们已经把“消费”设定为目的,希望利用种种手段,让消费者能够消费,同时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与企业的忠实客户。如果消费者没有能力消费,我们(marketer)就与银行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借钱给消费者来消费。这里的前提消费者仍然是理性的,能够在获取充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10,(4):F0002-F0002
3月13日,由攀西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主办,攀板花市西区工商局、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质监局、区农业水利局、区烟草专卖局等部门联合承办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大型法制宣传活动在西区清香坪商业步行街举行。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5,(6)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成熟,网络被应用于我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网络购物也凭借着其自身的优势,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接受。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些弊端和问题也显现出来了,要想网络购物能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到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必要对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爱情之酒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逐步走向成熟,消费需求也趋于多元化。饭省为迎合这种变化,取悦消费者,对服务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这种服务方式的推行在满足客人需求、占领客源市场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于是经营者近乎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个方面,并且争先恐后地想出各种“个性”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将作为。个性化服务”基础的“一般性服务”置于一旁.不去管它。在此我们且不说“一般性服务”是否执行到位了.只讨论我们接照它的标准进行的服务是否真的合理,真的方便了客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年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斌 《商业时代》2005,(26):22-23
老年消费者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者群一直是营销学界关注的对象,人们也总结出一些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方面的特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我国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真研究当前我国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通过实际调研发现,以前的一些看法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前老年人的消费心理,以前的一些经验已经不能作为企业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海成 《商场现代化》2006,(6S):262-26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经营者营销手段的日益纷繁复杂,消费者正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我国的消法对“消费者”这一基本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进而使得现实生活中许多关于消费者认定方面的问题不能得到较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9.
丁世和 《消费经济》2004,20(1):43-45
消费者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重视。在我国,消费者教育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发展还不平衡,声势、规模也不够大,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使之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和发展态势,还有若干问题需要加以探讨和澄清,为实践开辟道路并指导实践。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和体会。一、“消费教育”还是“消费者教育”目前,人们习惯用的是“消费教育”的提法。究其渊源,始于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91年下发的“关于广泛开展消费教育的意见”。当时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1999,(12):41-42
<正>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国民消费教育研讨会”,不久前在广州举行。包括于光远、尹世杰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就国民消费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认为,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对消费者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何为消费者教育? 尽管自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以来,积极推进消费者教育工作,一些成立较早的地方消费者组织也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些地方消协还在中小学开展消费者教育试点工作,但消费者教育仍然是一项崭新的工作,之所以没有充分开展,还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消费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才起步不久,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构建和谐社会掺入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为此,我们必须逐步从各方面,特别是立法和法律的实践方面,完善对消费者的保护体系,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加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全面完善和建设好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消费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小花 《商场现代化》2007,(9Z):276-27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弱者地位,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法律关系看,《消法》保护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形成的生活消费关系。但何为“消费者”、“生活消费”,立法不明确,造成司法实践中由于认识上的不统一带来适用上的混乱,生活消费的主体应为消费者,界定消费者身份,明确生活消费的性质,对当前实践中出现的新的消费趋势中的汽车消费应从立法上明确为生活消费而依据《消法》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的牛奶市场有“一冷一热”,一冷是包装牛奶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一热是液态奶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商家价格战打得“热”,即使市场的领导品牌如蒙牛、伊利和光明也纷纷降价。近两年来不断出现的“奶问题”事件都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的积极性,本就不够活跃的中国牛奶消费市场面临着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因此,在此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究消费群体,剖析消费特征,把握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纷纷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发展,金融领域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也日益增多,面对强势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由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提上重要议程。我们首先要对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范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和依据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才能如实确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从而具体构建起我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对中小企业做社会责任理念推广的时候,经常碰到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我们做的是可持续产品,可是我们的产品比那些廉价劣质的产品难卖多了”。怀着一腔热血,更为了营造可持续产品的良好市场环境,我们尝试协助他们推广可持续产品,倡导可持续消费,每每和业内人士交流,第一反应是“好事情”,接下来就是“不好做”;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和方方面面的人士交流过,大家给的定义就是“难以实现的好事情”。其实,可持续消费和企业社会责任一样,相当多的消费者在现实中有着很多的具体行为,只不过很多被冠以节约消费或者奢侈消费。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营销的核心原理——顾客价值原则,就是完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在讲问题前先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这叫“顾客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7.
汪峰  郑振刚 《商业时代》2003,(248):52-53
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理念的发展,消费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反映了金融业的蓬勃壮大,全面分析消费者理念可以让我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消费者,观察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历程中感受进步,从变化中找寻不足,学而后变,知而后行,我们应该坚信,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需要创新的理念来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墨汁粉条等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责任消费已成为一个摆在消费者和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鼓励消费者树立起负责任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通过他们自身负责任的消费行为,选择那些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高度负责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影响和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而促进企业和社会、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低碳消费尚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消费者参与低碳消费、企业主导低碳消费、市场规范低碳消费、政府引导低碳消费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消费的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团购,这个词现如今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频率越来越高。“折扣低”的团购产品和服务刺激了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将消费者模糊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明确的消费行为,促使消费者决定“在哪里吃”、“吃什么”;团购还激发了消费者对新店、新口味的尝鲜兴趣,以及对老品牌消费的重复度和忠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